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7/01/07

三千安以外 by Derek Jeter

鈴木一朗的傳奇事蹟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靈活的打擊、迅捷的快腿、強勁的臂力,朗神的球技是無庸置疑的。但是是什麼東西造就了他的球技呢?答案就是態度。這篇文章是已退休的洋基隊長Derek Jeter在鈴木一...

作者:藍血球

Annoying Dog

好文給推,一朗讓人尊敬的不僅僅是場上的表現,場外的言行舉止更是讓人肅然起敬

帶頭大哥

好一個英雄惜英雄,東西方兩大當代球星
尤其是從基特口中說出:他眼中不平凡的一朗
感動的好文

Mike Li

一朗一直在享受屬於他的棒球人生

Evan Chang

推好文

전애기

什麼時候"挖"字已經取代"哇"字了?

  鈴木一朗的傳奇事蹟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靈活的打擊、迅捷的快腿、強勁的臂力,朗神的球技是無庸置疑的。但是是什麼東西造就了他的球技呢?答案就是態度。這篇文章是已退休的洋基隊長Derek Jeter在鈴木一朗快要達成3000安的時候寫的,他寫出了一朗剛到美國時是可敬的對手,而後到紐約變成可靠的隊友,惺惺相惜的情感表露無遺。

原文:http://www.theplayerstribune.com/derek-jeter-ichiro-suzuki-yankees-mariners-3000-hits/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如果你看過鈴木一朗在打擊準備區,你會發現-這個人動作停不下來。

  不信你可以去看一些影片,他會先揮幾下球棒、突然又蹲下來、彎曲他的膝蓋、一邊用完換另一邊、然後又站起來揮幾下球棒、接著腳步大開、肩膀往前轉又往後轉。這些例行公事看起來就像一段很長的舞蹈動作。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朗總是在伸展。賽前、賽後、沒有比賽的時候、在打擊準備區、或是站上壘包的時候。如果你在比賽前到球場,你一定會看到一朗在休息室以各種姿勢伸展。

  在我看到一朗本人以前我就知道這個人了。2001年球季剛開始的時候,水手隊來洋基球場作客。我已經忘記有多少跟他有關的傳言,我那時候只知道他是一個來自日本的野手-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在我的職業生涯裡面,確實遇過不少來自日本的好手,不過通常都會是投手而不是野手,更不會是一個27歲的菜鳥。

  一朗打了一個平凡的滾地球到游擊區,我甚至不需要移動我的腳步來接那顆球,但那時我的眼角突然瞥到-他已經快要跑到一壘了,他差點擊敗我的傳球。那時我在想:"挖靠!這傢伙是誰?他會飛欸!"我真的嚇到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第一次跟他有所交流是在那一年的另一場比賽,在二壘上-一朗真的很常出現在二壘上。前幾次我們交談的時候,他表現得很親切,不過話並不多,他的英文還沒有很好。

  一年以後,我記得他打了一支二壘安打接著滑進二壘。我對他點頭,他拍了拍身上的紅土然後對我說了一句:

  "過得如何,我的兄弟(Main man,黑人用語)?"

  Main man?我笑死了,這傢伙從哪裡學來這些東西的。

  接下來幾年,我越來越常看到一朗站在二壘上。他一直都很友善,而且隨著他英文進步,我們的對話也越來越長。很快的我們就能在每一顆投球之間講個一兩句話。他總是會笑笑地說幾句他從隊友那邊亂學的幾個新片語,他說大部分都是從Mike Cameron那裏學來的。Mike會教他說一些像是"怎樣啊,我同父異母的兄弟?"之類的話,可以看出一朗已經完全融入這個國家、還有他新的隊伍。西雅圖水手隊是一個很棒的地方,有著非常良好的氣氛。

  對於一朗的英文進步神速,我並不意外。他對學習英文的積極度應該就跟他對棒球一樣-努力、然後再努力。

  現在大家都把焦點放在一朗即將要打破3000安,他將會進入棒球界中某一個具有指標性的群體,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如果再加上他26歲以前在日本的1278支安打,他的表現可以說是這個世代、甚至是任何世代的頂尖。

  一朗真的是一個全能型的球員。

  他的跑壘-純粹的速度-無視賽場上的其他守備員。這就是以速度作為武器,馳騁職棒25年的男人。

  一朗的手臂也令人難以置信。大家都知道他打擊很好,但容易低估他的防守能力。如果你看過他從右外野把跑者刺殺出局,你就會懂我意思了。或許這都是伸展的功勞。

  在打擊區中,他的手眼協調還有揮棒機制純粹地就像是與生俱來的。許多人喜歡把他歸類為打擊型的球員-而他確實是。身為打者,你的工作就是站上壘包,而一朗又比任何人都還要常站上壘包。不過我覺得稱他為打擊型球員好像少了點什麼,我們常常會看他打出一壘安打或二壘安打,但是他還是有能力向我們展現他那深藏不露的力量。

  2001年在西雅圖舉辦全明星賽的時候,我跟一群水手隊的球員在聊天。當他們提到鈴木一朗應該參加全壘打大賽的時候,我真的以為他們在開玩笑。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