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義大犀牛拿下2016年中華職棒總冠軍後轉賣,富邦悍將一系列的戰力調整、教練團異動,也讓人感覺到葉君璋總教練的野心及眼界。富邦悍將在2017年留用葉總教練,場內的戰力規劃、教練團任聘都交由葉總負責。從2015年下半年接任總教練起,葉總一步一步規劃的戰力,相信能撐起三至五年的天下,再陸續由往後補進的球員填上落差。
(前義大犀牛隊、現任富邦悍將隊總教練葉君璋)
2016 vs 2017打線
2016 | 左外野 | 中外野 | 指定打 | 一壘手 | 右外野 | 二壘手 | 游擊手 | 捕 手 | 三壘手 |
---|---|---|---|---|---|---|---|---|---|
胡金龍 | 林哲瑄 | 高國輝 | 林益全 | 高孝儀 | 林威廷 | 陳凱倫 | 林琨笙 | 李宗賢 | |
棒次 | 第一棒 | 第二棒 | 第三棒 | 第四棒 | 第五棒 | 第六棒 | 第七棒 | 第八棒 | 第九棒 |
2017 | 指定打 | 右外野 | 中外野 | 一壘手 | 左外野 | 二壘手 | 游擊手 | 捕 手 | 三壘手 |
胡金龍 | 高孝儀 | 林哲瑄 | 林益全 | 高國輝 | 林威廷 | 陳凱倫 | 林琨笙 | 李宗賢 |
(2016打線以2016年總冠軍戰後三場排定,2017打線為推估)
以2016年總冠軍賽的後三場打線來看,葉總的安排相當讓人訝異,高孝儀打第五棒而非前二棒、高國輝打第三棒而非第五棒,種種考量都是為了「得分」。但總讓人覺得「長程火力」壓在前四棒,跟過往的「兄弟象隊」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就結果來看,對義大犀牛是好的。相信葉總應有與打擊教練馮喬許、陳該發兩人討論過打線的安排。
短期賽可以這樣安排打線,不過放到2017年,要面對長期例行賽的洗禮,這樣的打線有可能會面臨第四棒後的打者熄火、前四棒不一定能上壘等狀況。因此調整部分棒次,唯獨人選部分不動,讓高孝儀「承先啟後」打第二棒,讓攻勢可以延續到第五棒。當高國輝發揮長程火力,或是順利上壘之後,林威廷可以不用背負承接的壓力,只要順順地打擊、讓自己能上壘,把火力延續到整個打線即可。
(富邦悍將隊主戰捕手林琨笙)
打線當中唯獨兩個狀況,其中一項是富邦的「捕手」一環是比較讓人擔心的。2016年方克偉打出生涯最佳成績,林琨笙則在總冠軍賽配球與「突襲戰術」讓義大能一舉反攻、逆勢拿下總冠軍。不過兩人總有「打擊好時守備不穩定」、「守備順利時打擊卻成無效出局數」的狀況出現,要怎麼改善兩人打守不穩定,就是葉總需要多多花費心力去調整的目標之一。
「小花賢」李宗賢第一年成績相當亮眼,其他球員曾有「第二年症候群」的狀況發生,李宗賢踏入職棒第二年,也會被這樣的症候群纏上嗎?相信各隊都會針對前一年度的對手缺點、打擊破綻進行討論,進而突破以利贏球。所幸富邦悍將兵馬充足,可遞補的人手大有人在,接下來談談「兵馬充足」如何調配。
兵馬充足的內、外野
守備位置 | 捕 手 | 一壘手 | 二壘手 | 三壘手 | 游擊手 | 左外野 | 中外野 | 右外野 |
---|---|---|---|---|---|---|---|---|
主力球員 | 林琨笙 | 林益全 | 林威廷 | 李宗賢 | 陳凱倫 | 高國輝 | 林哲瑄 | 高孝儀 |
板凳可用 | 方克偉 | 陽冠威 黃智培 | 于孟雄 石翔宇 | 林瑋恩 陽冠威 | 高國麟 石翔宇 | 胡金龍 吳宗峻 | 高孝儀 林旺衛 | 張建銘 林旺衛 |
在排出各守備位置的主力之後,扣除年輕捕手經驗稍嫌不足,其他7個守位都有至少兩人以上可以遞補,對富邦而言是一種「甜蜜的負擔」。承接上一部分所說,當李宗賢遭到破解、針對時,教練團必須立刻做出決定,改由其他球員上場,讓李宗賢調整自己。也能讓其他球員維持球感及上場表現。
不過這樣的表格會比較讓人質疑的是,獲得520萬簽約金的申皓瑋呢?申皓瑋從來都不被預設為2017年外野解答,在高國輝、胡金龍、張建銘都還能守備、正常上場的狀況下,申皓瑋本來就該在二軍穩定出賽,調整打擊、適應長期比賽節奏。不過2017都無緣看到他在一軍嗎?這倒不然,只是關注申,不如就讓他在二軍擁有更好的發展。更該關注的反而是高國麟、陽冠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