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紹彬是2013年的事了,那年暑假回台灣透過教練的牽線到了崇越練球。一開始我話並不多,不過在球隊裡似乎本來也就不缺活潑的人就是了。
紹彬這個人也算蠻有趣的,他的偶像一直以來就是老虎的Cabrera,水手的Cano,和洋基的A-Rod,到這兩年又多了小熊隊的Bryant。站在球場上你會不時看到他又在和誰說我是 ( _______ ),今年又在大聯盟打了幾支全壘打之類有趣的對話。(請在括號中填入以上幾位大聯盟選手的名字。而是哪一個可能跟他那一陣子站的守備位置有關。)
在崇越科技打球的何紹彬(帕菲克運動經紀提供)
不過由此可知他不但是看大聯盟長大的,心裡也藏不住想要在美國打球的種子。當然,這本來就是每個打棒球選手的夢。而認識他的那年,他19歲。我完全能體會他的心情,畢竟我自己就是個高中因為棒球跑到美國的小孩。但他跟我並不一樣,平鎮出身、高中入選中華隊在帕馬拿過打擊王、又在成棒冬巡賽事拿過打點王,在去年中職選秀會落選後,或許他渴望的一直就是個可以再上層樓的舞台吧。
他找我聯絡時已經很任性的決定好了他要去挑戰看看了。於是2017年的一月十三,經歷了近十二小時的飛行,又在海關的小房間被詢問了四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出了洛杉磯機場朝向東邊的棕梠泉(Palm Springs)前進。
第一天到球場跑步(作者攝)
從2010年開始,加州冬季聯盟 (California Winter League) 每年一月都在這裡開打。選手是採取自由報名由大會分隊後,接著打一個月的22場的比賽。過去有蠻多的選手從這個測試大會得到一份春訓邀約,大多是獨立聯盟、但也不乏被美國職棒體系簽走的。從2015年起,大會甚至和獨立聯盟中的邊疆聯盟(Frontier League)簽了合作備忘錄,承諾提供31個名額。在這兩年簽約的最後遠遠超過本來的配額,有97人一圓了他們的棒球夢。
今年大會總共分了12隊,有超過三百人前來挑戰。
這次教練團的組成,主要由獨立聯盟中的邊疆聯盟(Frontier League)和美國協會聯盟(American Association)的教練組成。各隊各有一位教練,然後大會另外有數位投手、打擊、內外野手、和捕手加起來總計20幾位教練。有的打過大聯盟,有的在大聯盟當過教練,甚至有位在3A當了22年教練。現場另外也有四位美職體系的球探分別來自國民,遊騎兵,費城人,和道奇。只能說的確是個經驗豐富的團隊。
大會的第一天在球場總監(Field Coordinator) Barry Moss的開場後展開。他首先歡迎所有的選手來到這裡,也很明確的為這個大會的目標定調 Get Better, Get Signed (變更好,被簽約)。不同於一般的測試會,這個冬季聯盟提供了各位選手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表現自己。 大家可以在練球時好好表現自己的基本功,也能透過超過二十場的比賽證明自己是能打的。同時這也提供各隊球探教練可以深入的觀察的機會,畢竟有一個月可以看,對教練來說,遠比在一般幾個小時的測試會中更能找到他需要的選手。
雖然知道有12隊,在大會第一天練球時我們還是被嚇到了。我一輩子沒看過這麼多打棒球的人聚在一起。在第一項六十碼衝刺測驗時,光是野手就有近兩百個,全部人都測驗完就花了快一個半小時,只能說場面真的很壯觀。而每位選手的身材果然也都比在台灣成棒看到的壯了好幾個等級。這時,突然的喊到一個名字,很訝異的竟然是我高中在橘郡路德高中(Orange Lutheran High School)打球的學長。沒想到近七年沒見,竟然又是在棒球場上相見。
測試會現場(作者攝)
當天練球的模式是這樣的。投手野手分開。投手熱身後直接準備丟牛棚,每一個有五分鐘的時間。而野手先測六十碼衝刺,由捕手先跑,然後外野手,最後才是內野手。在衝刺完後,內野手先到一個人工草皮球場做守備練習,外野先做打擊練習,結束後在交換。只能說這天基本上是讓大家活動一下,人真的太多實在很難有什麼表現的機會。守備練習時,教練主要交代了一下基本的守備站位和內野的傳球。而真正的練習紹彬只在二壘接到五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