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7/01/30

運動,從了解自己開始(肌肉型態篇)

我們認識了肌肉細胞以及肌肉怎麼收縮之後,可以更進一步來看肌肉有哪些型態以及不同型態肌肉的特性。 肌肉纖維可以依收縮的特性與生理上的特性分成兩大類,分別是慢縮肌纖維(slow twitch...

我們認識了肌肉細胞以及肌肉怎麼收縮之後,可以更進一步來看肌肉有哪些型態以及不同型態肌肉的特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肌肉纖維可以依收縮的特性與生理上的特性分成兩大類,分別是慢縮肌纖維(slow twitch fiber)快縮肌纖維(fast twitch fiber),又可以叫做 I 型肌纖維(type I muscle fiber)II 型肌纖維(type II muscle fiber)。不同的運動型態,運動員的快、慢肌肉型態會有不同的組合,Gelatin在這邊主要與大家討論的以跑者為主。

 

慢縮肌纖維較低強度且時間長的運動類型主要依賴的肌肉,例如長距離以及馬拉松等項目的優秀選手們,他們小腿慢縮肌纖維的比例普遍偏高,甚至有些選手慢縮肌纖維比例高達80%或以上。慢縮肌也是我們一般常講到的「紅肌」,這些紅肌中有著較高比例的肌紅素,肌紅素和血液中的血紅素有著類似的功能—攜帶氧氣,而且肌紅素與養的之間的結合力比血紅素強,所以可以從流經的血液中不斷地擷取氧氣到肌肉組織中,供肌肉中的粒線體使用。慢縮肌纖維的另一個特色是粒線體的密度,有較高的有氧代謝能力,且更耐疲勞。同樣纖維數的慢縮肌纖維的截面積會比同纖維數的快縮肌小。所以!不要再被「跑久了腳會變粗」這樣的錯誤觀念騙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快縮肌纖維的生理特性上可想而知與慢縮肌纖維相反,在需要高爆發力運動項目的選手中可以觀察到有較高的快縮肌比例,快縮肌通常又叫作「白肌」,因為其肌纖維中較缺乏肌紅素,所以在顏色上就有了白與紅的差別。使用肌肉肝醣的能力以及肝醣儲存量較高,因此在短時間內可以提供大量的ATP供肌肉使用,但無法像慢縮肌那般持久。Type II纖維又可以再分為Type IIa以及Type IIb

Type IIb是典型的快縮肌纖維,具有高爆發力、高醣解效率、截面積大、高收縮力量等特性。比較特別的是Type IIa,在爆發力、醣解效率、收縮速度相較IIb來得低,但是在一些已有有氧的能力上優於IIb、劣於Type I,是一個介於中間型的肌纖維。Type IIa纖維會依據不同的練習型態(刺激)往Type I或是Type IIb發展,是具有可塑性的肌肉纖維。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除了先天基因上的優勢與天分之外,努力的練習還是免不了的啊~ 所以成功真的是1%的天份加上99%的努力而得的。

最後幫大家整理出一簡單的比較表格

  慢縮 Type I 快縮 Type IIa 快縮 Type IIb

收縮速度

力量

醣解代謝能力

有氧代謝能力

耐疲勞

粒線體密度

截面積直徑

希望這次的文章有幫助到大家釐清一些運動生理的觀念,了解自己也能動的聰明,動的聰明才能動的有效率!

之後Gelatin會陸續寫一些相關生理代謝的文章,帶大家一起來瞭解運動中的能量系統以及一些訓練會帶來的影響,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Gelatin,你們的回饋以及支持是給我最大的鼓勵!真的很感謝每位看完文章的讀者,能讓大家從文章中帶走一些知識是我最大的目標!

 

參考資料

Physi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5th Edition)

Human Physiology by Stuart Ira Fox (12th Edition)

Taylor, A. W., and Bachman, L.(1999). The effect of endurance training on muscle fibre types and enzyme activities. Can. J. Appl. Physiol. 24(1): 41-53. ©1999 Canadian Society for Exercise Physiology.

Huxley, H. (1969). The mechanism of muscular contraction. Science, 164(3886), 1356-1366.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