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7/02/17

2007MLB總冠軍賽—這次只等三年!

波士頓紅襪 4-0 科羅拉多洛磯 MVP: Mike Lowell 2007美職的大事件,首先就是Barry Bonds,歷經22個賽季,在8月7日對上國民隊揮出MLB史上第一的756...

作者:68OB

波士頓紅襪 4-0 科羅拉多洛磯    MVP: Mike Lowell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7美職的大事件,首先就是Barry Bonds,歷經22個賽季,在8月7日對上國民隊揮出MLB史上第一的756轟

 

禁藥疑雲纏身的Bonds,最後以762轟收尾,普遍是沒有接受其破紀錄的事,連名人堂也沒得進去,但今年得票率有提升,或許過幾年會有不同結果,至於用藥這件事的正反意見,很難有結論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談其人和及禁藥的問題,Bonds的球技真是頂尖

 

台灣關注仍持續在王建民身上,儘管季前受傷,延後一個多月才歸隊,卻勢不可擋再拿19勝!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水手隊差一點達成完全比賽

 

另一位是郭泓志,小小郭本季"照例”因傷只出賽八場,但是在6月13日主場對大都會,和隊友共演連三打席全壘打的紀錄!

 

這一支全壘打使郭泓志成為台灣首位在MLB開轟的選手!(從1:45開始看)

 

和馬林魚隊一起加盟,科羅拉多州的洛磯隊第三季(1995)就先一步以外卡資格晉級季後賽(77勝67敗,勝率.535是隊史第三高),可是接下來戰績大部份在低檔徘迴,眾所週知主場Coors Field是打者天堂,但是投手在這裡就不好過,所以缺乏競爭力。

 

查資料才發現這個鮮少人知道的過去:Joe Girardi是洛磯創隊的主戰捕手,1993-1995待了三季(取自Trading Card Database)

 

Todd Helton是球隊的代表人物,生涯17年都在洛磯,留下重重打擊的障礙讓後輩去追趕,2013退休

 

Coors Field對台灣也有特殊意義,陳金鋒第一次在MLB出賽ヽ曹錦輝和郭泓志首次亮相陳金鋒在大聯盟的第一支安打,全都在這座球場,和台灣選手很有緣。

 

對日本來說也是很重要的球場,1996年野茂英雄在這裡完成無安打比賽的壯舉!

 

洛磯先在加賽擊敗教士,相隔12年再拿外卡,這場加賽的獲勝增進士氣,勢如破竹般首輪橫掃費城,聯盟冠軍賽又是四場擊敗響尾蛇,成軍以來第一次在國聯稱王!

 

科羅拉多州第一次的職棒冠軍!

 

不用多說打擊是強項,Helton雖然長打力衰,但打擊率.320上壘率.434仍是頂尖,其他小弟們長短程的好手皆有,松井稼頭央ヽWilly Taveras在壘間偷跑30+成功,Matt Holliday去年竄起今年更亮麗,216安打36全壘打137打點和.340打擊率是打線核心;游擊手Troy Tulowitzki第二年大爆發,99打點24HR,其他人Garrett AtkinsヽBrad Hawpe也有超過25轟和110打點,一如往年是令人喪膽的攻擊火力!

 

Tulo這一年國聯新人票選排在第二(取自Bloomberg Sports)

 

投手最搶眼的是Jeff Francis,拿到17勝215.2局,還有其他兩位主戰投Aaron Cook及John Fogg,和Francis有些差距,另一個新人Ubaldo Jimenez投了82局,牛棚則是Manny Corpas和Brian Fuentes先後擔任CLOSER,LaTroy Hawkins及Jeremy Affdelt都是不錯的中繼投手,比起前幾年整齊,反而是爭冠的利器!

 

Francis是洛磯隊的王牌(取自getty images)

 

紅襪隊三年前破除魯斯魔咒奪冠後,2005年被白襪橫掃,去年沒有拿到季後賽門票,今年回來了,Josh Beckett去年被轟出全壘打非常多,本季下修後回復身手拚到20勝,初來乍到的平成怪物松坂大輔第一年表現算是不錯,一如在日本般耐投吃200局還有加15勝,老蝴蝶Tim Wakefield身手還在,但Curt Schilling不敵歲月成績是比較難避免的情況。

 

野手方面可以提及的是Mike Lowell,去年和Beckett一起來波士頓,打擊層次忽然升級,本季灌進全隊最高120打點(也是生涯之最);還有Kevin Youkilisヽ最佳新人Dustin Pedroia從旁輔佐,當然最恐怖的Manny+老爹雖然數據比去年略差,但兩人相加依舊威震美聯!

 

有像喬治克隆尼的Mike Lowell,非常喜歡在Fenway Park比賽,如魚得水(取自Alchetron)

 

紅襪首輪三場把天使請回去放假,美聯冠軍賽和克里夫蘭碰頭遇上麻煩,搶第一勝後卻連吞三敗,但是紅襪硬是在後三場全勝,把印地安人的美聯冠軍硬生生搶下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