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彬本來是國內崇越科技成棒隊的選手,一直沒有被國內職棒看上,今年一月到美國參加測試性的獨立聯盟,在美國期間,因為守備能力優異,最後和MLB馬林魚隊簽約,即將展開旅美的生涯。

中職沒選上,所以只好去MLB馬林魚,聽起來怪怪的,MLB是世界棒球最高殿堂,CPBL不要的選手才去MLB,這是不合邏輯的。這件事情暴露出國內職棒在選才上有著很大的問題。
說到選才有問題,相信內行的朋友會馬上聯想到球探。阿宏在球場上遇到幾位相熟的現役本土球探,常常聽到他們的心聲,他們最大的困難就是一個人要做兩三個人的工作。大聯盟球探們只需要尋找有潛力、各項條件適合送去美國栽培的選手,但本土球探們必須跑遍整個台灣,盡可能看遍所有選手,提出許多人選讓球團在選秀會做參考。
(影片來源:帕菲克運動經紀團隊)
本土球探對於有可能在選秀會被選上的每一位選手,必須準備充分的資料,要有文字、要有影像,什麼都要有,一個人要做這麼多工作是不可能的,但球團往往在球探這個部分編制得很精簡,預算上也很精簡,他們太辛苦了。
由工作量太大,大部分球探都只能先挑最重要的部分去做,例如先看重大比賽、先注意強隊,因此,國內選手如果沒有顯赫的資歷,參加的球隊也不是最強的那幾隊,是很難被國內職棒選上的。
再者,國內職棒雖然每年都會舉行測試會,但測試會的流程往往流於草率。一位參加過2016年測試會的選手曾經反映,他以野手的身份報名,由於人數眾多,球團也往往已經有想要選的內定人選,所以測試會只是讓全部人幾在一起做一個簡單的內野練習,就這樣而已,沒有機會表現什麼。
依照阿宏的球探經驗,要真的了解一位選手,必須追蹤一段時間,除了看比賽還要看練球,看夠了才能寫出精準的報告。每個球團只有一個球探,實在沒辦法把這些工作做好。

2001年MLB紅襪隊曾在日本舉辦一場測試會,吸引大約200位選手,為了好好測試,球團安排整個流程為期兩天,美國方面派出六個人,包括四位球探,最後也真的相中一兩位選手,把他們送到美國去打球。
此外,被選進國內職棒球團的選手,往往也沒有被適度培養,就被丟上戰場。阿宏的前輩Lee Sigman曾經說過:「一個職棒聯盟,如果常常有新人一進來就可以上台面,那就表示這個聯盟的水準不高。」我們回想去年國內職棒,選秀會之後一個個的新人被放上一軍,很多媒體也把新人上一軍當作喜事爭相報導,卻很少人能體會出其中的隱憂。
新人被球團爭相放進一軍,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國內的二軍不健全,對新人的培養有限。早期的二軍人員不足,為了比賽往往需要向業餘借將,現在的二軍還是常常人手不足,所以有些比賽野手兼投手、或者守自己不熟悉的位置,拼湊著打完比賽,導致比賽強度不足。
比賽強度不夠,選手能練到什麼?
球探人員太精簡、二軍人員不足,國內職棒球團培訓功能不足,很多好的選手找不到舞台,這已經是國內職棒的「久年老症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改善。
小龍捲
阿宏叔叔 你也是球探
請問何是怎樣的特色被馬林魚看上挑入旗下?
佳偉
文章裏頭有寫:守備能力優異!
小龍捲
如果只是守備優異應該不是被馬林魚看上的重點吧?
例如具有潛力的打擊能力 還是選球能力等等
阿宏叔叔
我知道阿彬的打擊好,但沒但過他守游擊。很有可能他的守備方式美國人喜歡,因為他的守備是他的父親何献凡教練教的,何教練精通美式的內野守備。
羅威拿
請問報導沒有簽約金 是真的嗎?
我想目前以他年齡去推 然後換算成未來性 恐怕三 四 年內要上大聯盟
的機會不是很高,但如果二年內被釋出 我想被中職球隊選入的機會
肯定會比上次好,問題來了 這樣馬林魚沒給他簽約金 那中職內規
要付他簽約金嗎?
阿宏叔叔
沒有簽約金應該是真的,以我對大聯盟的了解
小龍捲
理論上是要給簽約金,
當初中職不給旅外簽約金第一個例子是余文彬
楊天發的理由是 在旅外拿過了回台灣不需要拿
但前一個例子蔡森夫去日本沒有簽約金回來台灣也沒拿到簽約金
Gao-Le Liao
不用簽約金的陪考書僮,對小市場馬林魚來說,完全不吃虧!對~何來說,也算尋一場夢,曾經陪考過!
能不小心通過鄉試(2A),基本上對何來說,就已是極大成就了!那些拿著三五十萬簽約金,有的連2A都碰不著呢!甚至209萬的買夢人,在2A都還打到二二六六!
所以~何已是CP值最高的旅美選手了!加油!
阿宏叔叔
我覺得阿彬有機會,因為他的打擊還不錯,如果攻守都能維持在一個水準,是真的有機會上AA,那就很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