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7自由球員球隊篇(大西洋組)

簡單用五篇列出了各位置幾名比較重要的自由球員後,換個角度從球隊的視角來看看自由市場,本系列會從球隊的未來薪資架構來去探討該球隊的可能補強與操盤方向,也會更詳細的列出每一支球隊究竟有哪些球員將會投入市場...

作者:JGT

Andrew Yang

編大你好,這是我從另一篇打的留言,剛好跟這篇的主題也有關聯,希望可以和你分享討論哈。這留言主要是在討論籃網的重建計畫。

雖然籃網公開表明會努力追求Porter或是KCP,但是認真來講,Porter是篤定100%留在巫師(巫師有權跟進報價),另外KCP畢竟屬於活塞少數真的有用的年輕球員,除非真的是礙於團隊薪資的問題,不然活塞也是90%一定會跟進報價。

我倒是認為籃網可以去搶其他13梯次的球員,雖然13梯次爛歸爛,但是我認為Len跟McLemore則是還值得一睹,Len淺力跟實力都在,只是長期以來上頭有個Chandler卡著,後來又被Alan Williams硬生生比下去,球隊沒有像前一兩年向他餵球,在養成這一方面,實在是有點可惜。而層有號稱Ray Allen接班人的Ben McLemore才真的是被玩壞了,現在除了投三分,還真的是什麼都不會,雖然淺力可能不高了,但是放到對的體系下,場均10-13分應該是沒問題。搶下Len能夠及時補上Lopez離去的缺口(Lopez一定會在交易截止日前被送走),而McLemore也可以補上籃網外線跟進攻端貧攻的問題。薪資上籃網沒有太大的問題,基本上自由球員幾乎不會想來籃網,為了搶Len,我覺得可以溢價端出接近頂薪的價碼爭奪,而McLemore行情本來就不高,只要能端出比一般行情高一點的合約即可。這兩項簽約的額外考量,則是看籃網是否有想省錢搶明年暑假14梯的球員,但這我就暫時不再多做分析了。(編輯:Tim Hardaway的功能跟合適度也跟Ben McLemore差不多,只是算是升級版的,價格也會比較貴。)

另外在選秀方面,這兩支20幾順位的籤,我個人是推Luke Kennard跟Harry Giles,沒機會選這兩位,我也推TJ Leaf、Ivan Rabb以及Caleb Swanigan。我認為Luke Kennard進攻跟組織較強,可以補足籃網後場的不足,而Giles則是看在他的淺力,不再受傷的話,我想還是有可能成為17梯的一偷,好歹他也是一時的#1高中生。而另外幾位則是進攻較強的內線球員,Lopez走了之後,內線戰力淒慘的籃網勢必要找人來培養。

籃網季末拉出尾盤,Lin的影響力絕對功不可沒,我在想假設籃網想在這過渡期找到一線生機,是否要在Lin跳脫合約前,再跟他簽個2年短約或是4年長約,這也是蠻值得討論的。

JGT

您好~

我的看法與您類似,就是籃網今年夏天最有機會吸引到的就是13梯的球員們,至於會向誰出手我也不太能去篤定,畢竟對球隊而言,只要有簽到就是賺到,所以像您說的Len、McLemore真的都非常有機會。

選秀的話呢,17資質與潛力真的很優,也因此就算預計手中的兩枚選秀權預計都在25左右,也至少能夠碰碰運氣選到一些爆冷門掉下來的新秀,就算沒有那麼幸運,選到的球員未來也不太會有虧本的情形。

林書豪的話,我對籃網會想要保留他到什麼時候抱持比較保守的看法,NBA現在最大的特色就是控球後衛供過於求,總會有更年輕更好的慢慢出現,本季有林書豪在場上的籃網,競爭力的確比較大。假如說明年賽季他保持健康,然後像去年的Isaiah Thomas一樣突然爆發讓球團有種:「哇!暫時找不到人取代他了!」否則對籃網來講,以林書豪僅剩的1+1合約,就有點像是反正我現在不能擺爛,所以留一個中生代即戰力確保一定戰績就好。

以上是我的看法啦~,但未來誰也不知道會怎樣...。籃網現在的處境真的滿特殊的,所以發生什麼事情我都覺得不太意外XD

Andrew Yang

我同意你的說法,我指的再跟林簽兩年約,是假設籃網還想要打的稍微有點競爭力,而四年則是假設籃網覺得林真的可以當核心(機率小),假如不打算續約林的話,這也代表明年開始,可能就要想辦法交易走林,來收集一些資產,為18-19年以後的球季開始坦。林現在的年紀和戰力,不續約的話,應該就著他自己走掉去其他球隊了。

高涵謙

2013是選秀小年反倒是件好事,可能會有球員跟林書豪一樣,想證明自己而加盟籃網,Trey Burke就是很好的選擇,原本是爵士極力栽培的潛力新秀,但是上場時間卻逐年減少,從先發被貶為替補,今年被交易到巫師更是水土不服,場均上場時間剩12分鐘,Trey Burke或許不適合籃網,但是以籃網的角度只要有球員願意加盟就要歡天喜地,以'Trey Burke則是沒有比籃網更好證明自己的舞台。

Andrew Yang

我不太看好Burke在NBA的未來性,論得分能力,太過不穩,身高不高,防守跟傳球視野都佔劣勢。況且籃網還有林,第二和第三號後衛替補也有Dinwiddie跟Whitehead,Dinwiddie已經證明自己是個得分手,而Whitehead才剛進入職業,也還有進步空間。簽下Burke也許是可以當作交易掉Lin的備案,但是與其簽一個天花板可能已經到頂的球員,不如在選秀後段、FA或D-League挖寶,甚至簽下MCW來賭賭他最後的淺力也比較好。

雖然沒什麼球員會想要加入籃網,但是籃網目前的陣容也沒有未來性,就因為這原因,籃網更應該尋找年輕淺力,像熱火、76人或太陽一樣,也許可以找到幾個未來可以進入球隊輪值的球員。

高涵謙

籃網去年的操作處處碰壁,4年5000萬美元跟熱火搶Tyler Johnson,四年7500萬美元跟拓荒者搶Allen Crabbe都失手,所以我認為今年除了Plan A跟Plan B之外,還要準備一個Plan C,以防萬一,Michael Carter-Williams跟林書豪就是Plan A跟Plan B,Trey Burke則是Plan C。

高涵謙

就如同當年黃蜂簽下林書豪,籃網不妨以一至兩年短約簽下Trey Burke一試,以目前Trey Burke的狀況來看,合約不會太佔薪資空間,籃網現在的情勢來看,選擇真的有限,去年都願意簽Anthony Bennett一試,今年應該也能嘗試Trey Burke還有多少天賦。

簡單用五篇列出了各位置幾名比較重要的自由球員後,換個角度從球隊的視角來看看自由市場,本系列會從球隊的未來薪資架構來去探討該球隊的可能補強與操盤方向,也會更詳細的列出每一支球隊究竟有哪些球員將會投入市場。

NBA總共將30支球隊平均分配在6組,本文將先從東區大西洋組開始介紹,本季這組雖然有著波士頓塞爾提克與多倫多暴龍兩隊強佔東區前四種子的兩個席位,但另外三支隊伍紐約尼克、費城七六人、布魯克林籃網名列NBA倒數前六名,實力落差非常懸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塞爾提克在籃網的「幫助」下不但一邊角逐總冠軍另一邊還順勢重建;暴龍許多重點戰力的合約都將在暑假到期面臨「只有現在」的煩惱;尼克究竟是要力圖振作還是要打掉重練「陷入了兩難」;七六人培養出贏球氛圍後重建進入尾聲只需等著潛力股們一一「從傷病中歸隊」;籃網則是思考著怎樣在「沒有選秀權」的情況下進行重建......

本季爐主籃網的重建受惠的反而是大西洋組龍頭塞爾提克

 

(註:1. 以下薪資結構圖來源自Basketball-Reference。2. 圖中藍字代表球隊選擇權、綠字代表球員選擇權、粉紅色字代表提前終止選擇權、斜體字球員代表已被球隊買斷。3. 明年球季預估薪資上限以稍早公布的1億100萬美元為基準。4. 自由球員U為非受限自由球員、R為受限自由球員、P為球員選擇、T為球隊選擇、ETO為提前終止合約選擇。5. 適合補強人選為個人評估,僅供參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波士頓塞爾提克

#薪資結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由球員:

Amir Johnson(U)、Jonas Jerebko(U)、Kelly Olynyk(R)、James Young(U)、Gerald Green(U)

綠衫軍陣中的兩名重點輪替球員都有可能下季改披他隊戰袍

 

波士頓雖然是美國境內繁華度名列前茅的城市,又擁有NBA歷史上最多的17座總冠軍,出產非常多的名人堂級球星,若要挑個缺點就是天候寒冷,即便有著許多優質條件,但波士頓一向都不是大咖自由球員的第一選擇,也因此為何當去年夏天明星中鋒Al Horford以4年1億1300萬美元(第四年為球員選擇權)加盟時其意義更勝提升戰力。

繼2010-11賽季後,塞爾提克再度嘗到例行賽突破50勝的滋味,也預估能夠重返大西洋組龍頭寶座,看似已經是支頂尖強隊的背後,事實上這支球隊仍「重建未完」,從上面的薪資結構圖可以看見17-18賽季暫時擁有接近3000萬美元的薪資空間,若將下個賽季即將入隊的兩名16梯首輪中段新秀Guerschon Yabusele與Ante Zizic兩人,也預估還有2700萬美元,假設一切順利手中的籃網首輪籤選到17梯狀元,仍然有大約2000萬美元左右的空間能運用,在Olynyk不確定是否有必要留下的情況下,這樣的薪資空間足夠讓總管Danny Ainge好好發揮。

不過看似亮麗的未來,背後還是有些無奈,明年賽季陣中三大後衛Isaiah Thomas、Avery Bradley、Marcus Smart都將進入合約年,今年順利挺進東區決賽也更加確立Thomas的重要性,未來開出平均年薪大約3000萬美元的頂薪合約勢在必行,屆時後兩人就有可能被迫擇一成為交易籌碼調節薪資空間;而從籃網手中獲得狀元籤也預計將留著自用並在三大超級新秀控衛Markelle Fultz、Lonzo Ball、De'Aaron Fox中做出抉擇,至於Thomas能留就留就算留不住也做足心理準備。

對球隊而言,如果能夠順利於自由市場甚至運用交易添得一名超級巨星固然是好,但同時球隊陣容上仍有不少問題要解決,像是「缺乏稱職替補控球」「缺乏合格護框籃板長人」,物色幾名有助於填補傷口的即戰力可能會比一心運用手中的籌碼去追求「第三個巨頭」更有直接性的幫助。

明年賽季這三名合約年後衛或許會有一人成為交易補強的籌碼

 

#適合補強人選:

Gordon Hayward、Danilo Garllinari、Darren Collison、Aron Baynes。

恩師Brad Stevens坐鎮,不排除Hayward會東進加盟塞爾提克

 

多倫多暴龍

#薪資結構:

 

#自由球員:

Kyle Lowry(P)、Serge Ibaka(U)、Patrick Patterson(U)、PJ Tucker(U)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