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進行不到一半,湖人就拉開了20分以上的領先優勢,此後比數再無拉近,終場馬刺再被海宰29分。
這場關門賽Derek Fisher打出了生涯季後賽代表作,三分球7投6中拿下28分6籃板5助攻。
事實上,他整個系列賽20投15中,擁有高達七成五的三分命中率,光是Fisher一個人投進的三分球就超過了馬刺全隊。
而系列賽的MVP首推Kobe Bryant。
33.3分7籃板7助攻1.5抄截,馬刺隊在Derek Anderson受傷後找不出一個球員能限制住Kobe的進攻,Avery Johnson和Terry Porter太老、Antonio Daniels本來就不是防守好的球員...
打出了生涯最棒系列賽Kobe,在此之後從人們眼中的明星球員、湖人二當家,成為了逐漸和O'Neal平起平坐、邁向了MVP等級的巨星。
最終,聯盟當時最好的兩個禁區球員的第二次季後賽對決,由Shaquille O'Neal率領的湖人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報了99年被橫掃的一箭之仇。
來到總冠軍賽,湖人的對手是當年度獎項大贏家的費城七六人。
年度MVP、最佳防守球員、最佳第六人、最佳教練... 從來沒有一支球隊能在同一年囊括這麼多獎項。
照道理來看,擁有聯盟最強得分機器、最會防守的球員、板凳上最高效的球員、最會運籌帷幄的教練,他們應該是足以獲得不少關注
但眾人們的焦點卻都放在湖人隊身上,畢竟七六人一路走來是辛苦的幾乎打滿每個系列賽的每場比賽,相對的,湖人這邊還未嚐一場敗績... 單一季後賽11連勝也追平了89年紫金老前輩們的紀錄。
現在大家的話題都圍繞在湖人到底會不會全勝封王?
總冠軍賽前,竟然就連七六人的球員們都被媒體問到過湖人隊11連勝的看法。
甚至被問到打算用什麼方法阻擋湖人?
這種一面倒的猜測和提問簡直是對七六人的一種汙辱,也刺激到Allen Iverson的自尊和好勝心。
而湖人這邊,過度的吹捧似乎讓這群不敗之師越發的飄飄然,每個球員眼睛好像都長在頭頂上了一樣... 相比於國王和馬刺,他們根本看不起一路辛苦爬上來的東區代表。
想不到第一戰作客的七六人,馬上就給這群驕兵一記當頭棒喝。
首戰的湖人在防守上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第一,他們太看不起除了Iverson以外的其他球員。
第二,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誰要一對一守住Iverson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第一線的對位要夠水準外,球隊的協防佈置也相當重要。但湖人竟然天真到以為靠著Brian Shaw或Fisher在第一線就足夠?反正被過了,後頭還有一個O'Neal嘛... 怕什麼?
看到七六人這邊,Larry Brown教練做了一個調度上的小改變,把球隊主控,守優於攻的Eric Snow放在板凳上,最佳第六人雙能衛Aaron McKie拉上先發搭配Iverson。
雖然此舉或許會損失掉板凳上穩定的後援火力,但能控、能傳、能投又能防守的McKie擺上先發拉長上場時間,確實有效的活絡了七六人的半場進攻。
防守上,他們也要做出抉擇,因為你不可能同時守住Shaquille O'Neal和Kobe Bryant,萬一再讓他們倆串連起湖人其他球員,那失分肯定會像水銀洩地一般... 前一輪馬刺就是最好的例子。
於是,七六人決定鎖住分球能力更好的Kobe,讓Mutombo放對O'Neal... 想當然,Mutombo是不可能一對一扛住這頭怪物,縱使你拿了四次最佳防守球員在他面前也像是不堪一擊。
但這一策略對於球隊勝利來說似乎奏效了。
在幾乎不包夾的情況下,O'Neal完全炸裂七六人的禁區,44分20籃板,也是他今年季後賽第三次40分20籃板以上的表現... 不過Kobe卻在一票防守悍將Raja Bell、Eric Snow、Aaron McKie的圍堵之下大失水準,除了切斷和隊友的傳球路徑外,更逼使他做出一些高難度的出手,結果Kobe整場比賽22投7中,僅拿15分還發生6次失誤...
刻意讓O'Neal單打和封鎖住Kobe的情況下,大大降低了湖人其餘球員進攻的參與程度,相當聰明的策略。
Jeff Chen
...........想不到的是,這也是97年Tim Duncan入隊和David Robinson組成雙塔以來,頭一次在季後賽和湖人對上........
*******************************
其實這兩隊在1998-1999球季就已經交手過了。那才是馬刺雙塔跟歐布連拳季後賽的第一次交鋒。
尼可拉斯
沒錯,這是個人筆誤,當時馬刺是橫掃湖人。
感謝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