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超過百年歷史中留下眾多經典時刻,一個美技、一支全壘打、或一次重要三振都可以讓觀眾為之沸騰,有時候場上會出現讓人記得一整晚的精彩防守,而有些具有時代意義的美技則會讓人記得一輩子。
從 Willie Mays 的 [The Catch] 到鈴木一朗可以掛在羅浮宮上的雷射 9 傳 5,以下是別具意義的精彩防守:
10. 大都會隊左外野手 Endy Chavez
在棒球場上總是下一場、下一次打席,但來到了第七戰,每個 play 都將決定整個系列賽。
2006 年國聯分區系列賽大都會、紅雀第七局戰成 1-1 平手、1 出局,一壘有人輪到 Scott Rolen 打擊,Oliver Perez 被擊出左外野方向深遠「全壘打球」,不斷後退的 Chavez 在不減速的情況下硬生生用球檔前緣沒收超前全壘打,還傳向一壘抓到兩個出局數。
即使最後紅雀還是帶走勝利,但 Endy Chavez 的這一接將會永遠留在大都會球迷心中。
榮譽提名:大都會隊三壘手 David Wright
大都會近期還有這麼一接值得紀念,2005 年美國隊長 Wright 邊退邊伸出沒戴手套的那一手,精準抓住飛球,成為個人的代表 play 之一。
9. 西雅圖水手隊外野手 鈴木一朗
過了 125 年,大聯盟在 2001 年迎來史上首位日籍野手,而在挑戰大聯盟之前,鈴木一朗用 1278 支安打證明自己的世界級實力,至於讓所有大聯盟球迷記住這個來自東洋的名字,只花了大約 8 秒鐘。
生涯的第八場比賽,球迷對這位來自歐力士藍浪的日本選手仍舊充滿不確定性。第八局上來接替右外野守備,一壘上是腳程不算慢的 Terrence Long,Ramon Hernandez 擊出右外野方向安打,8 秒之後鈴木一朗用一次長傳,正式宣告「一朗世代」來臨。
「這一球,應該裱框以後掛在羅浮宮牆上,就在蒙娜麗莎的微笑旁邊。」
- 西雅圖郵訊報
在驚人的 play 過後,鈴木一朗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回到右外野防區,留下來不及反應的運動家主場球迷,而接下來一朗和他的十座金手套讓跑者清楚明白在推進前必須承擔的風險。
榮譽提名:蒙特婁博覽會外野手 Vladimir Guerrero、匹茲堡海盜隊外野手 Jose Guillen、奧克蘭運動家隊外野手 Yoenis Cespedes
8. 印地安人隊二壘手 Roberto Alomar
在 play 中二壘教科書 Alomar 展現廣大的防守範圍,一隻幾乎安打的球打到二壘管區,Alomar 展現名人堂級的防守路徑還有腳步,用驚人的協調性完成整場比賽最後一個出局數。
7. 底特律老虎隊游擊手 Jose Iglesias
18 歲從古巴叛逃到美國打球,Iglesias 靠著過人的防守天份和一雙「快手」站穩大聯盟先發游擊位置,不論是腳步或手眼協調,甚至是游擊區後方飛球的判斷,Iglesias 的能力都屬聯盟上乘,也因此才能完成如此高難度的空手接球。
Iglesias 日常:看起來稀鬆平常,但快得不得了的跑傳過程
Iglesias 從小的偶像 Rey Ordonez 跨區辦案的超級守備
6. 巴爾的摩金鶯三壘手 Brooks Robinson
連續 16 年獲得金手套的 Brooks Robinson 或許是大聯盟史上手套最出名的三壘手,因此獲得人間吸塵器美名,1970 年世界大賽,金鶯對決當時正崛起的國聯強權「大紅機器」(Big Red Machine),當時打向三壘附近的每一球,都被 Robinson 用撲的、反手接掉,最出名的界外區長傳也出現在這個系列賽中。
不只用手套壓制大紅機器,Robinson 的打擊也在世界大賽中爆發,.429 的打擊率外加 2 發全壘打還有 6 分打點,幾乎以一己之力擊退強敵,1970 年的世界大賽又被稱為「Robinson 系列賽」,使得當時的反手接長傳更具歷史意義。
榮譽提名: 巴爾的摩金鶯隊三壘手 Manny Machado
和前輩致敬的這個界外區長傳,似乎有那麼幾分神似。
5.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捕手 Sandy Alomar Jr.
往後飛的界外球不止在練球的時候考驗教練功力,同時也因為倒旋增加野手判斷難度,在場上很難看到穿著全套護具的捕手全速往本壘後方護網追去,而不提早放棄的 Sandy Alomar Jr. (Roberto 的哥哥),當時瞬間掌握了圍欄高度,用不可思議的角度接到這極具代表性的一球。
adam700304
Rey Ordonez~~~
小時候最喜歡的SS,那陣子最愛看就是由Ozzie Smith主持的This weekend Baseball, 一代傳奇游擊手介紹當時SS瑜亮Vizquel與Ordonez的好球!!
漢克阿潘
謝謝您冒著透露年紀的風險跟我們分享~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