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近年對後援投手的評價開始逐漸改觀。以往,只能投一局的後援投手,被認為對球隊貢獻度不夠,難以吸引買家開出極具價值的交易包裹。不過,自從 2015 年費城人送走 Ken Giles,並換來具備王牌球威、時任百大新秀 #86 的右投手 Vince Velasquez,以及時任百大新秀 #31、昔日狀元 Mark Appel 時起,後援投手的價值節節高升。去年,更有 Andrew Miller 與 Aroldis Chapman 兩筆核彈級交易,除了肥了洋基農場之外,甚至成為改變世界大賽冠軍的關鍵因子。
現階段仍在重建的教士隊,戰力自然無法與前段班球隊比擬。不過,今年還是有一位選手,本季繳出傲視聯盟的成績,並入選生涯第一次明星賽。他就是教士當家佈局投手 Brad Hand。
(Brad Hand。Gerry Angus/Icon Sportswire)
Hand 原本是馬林魚於 2008 年選秀以第二輪選進的選手,被球隊定位成先發。當時陣中的輪值表缺乏左投,期望能借助 Hand 左投優勢+高三振的能力,增添戰力。2011 年被球團從 2A 拔格至 MLB,雖然四次上下大聯盟,但還是在該年獲得 12 次先發機會。
不過,新人年的成績並不佳,帳面成績雖然僅有 4.20 ERA,但控球狀況不佳(保送與三振幾乎等值)、被全壘打數過多(HR/9 1.5,當年可不是弓單年代),幾乎沒有製造滾地球的能力(滾飛比 0.53)。
2012 年,馬林魚的老闆 Jeffery Loria,一如往常他不按牌理出牌的性格,決定讓球隊徹底大梭哈,一口氣簽下一大票強力球星,輪值表迎來 Mark Buehrle、Carlos Zambrano、Nathan Eovaldi,完全沒有 Hand 的機會。那一年大梭哈的結果便不多說了。到了隔年,超級新人 Jose Fernandez 的橫空出世,也進一步擠壓其地位。而其兩年在 3A 的表現仍舊沒有好轉,在 230 局中雖然送出 222 次三振,卻也丟出 120 次保送,滾飛比分別是 0.92、1.20。
14、15 兩年因選擇權用盡,而逃過下放的危機。不過,先發、後援兩頭跑,成績依舊沒有起色。Hand 的 WAR 值趨近於 0,對球隊幾乎沒有正面價值,球團就這樣抱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心態,將就用了兩個賽季。
Brad Hand(2011~2015)表現 | |||||||
出賽(先發) | 局數 | ERA- | FIP- | K/9 | BB/9 | HR/9 | WAR |
90(43) | 288.2 | 125 | 123 | 5.92 | 3.74 | 1.00 | -0.2 |
2016 年,在開季前夕,馬林魚將其指定讓渡。選擇權用光的 Hand,要否接受安排下小聯盟(但被移出 40 人名單)、要否成為自由球員、要否等待其他球隊接手。正在重建的教士隊,很有眼光地在讓渡名單撿走 Hand。馬林魚球團-或許沒有看見其價值,根本沒打算取消讓渡(馬林魚有權收回讓渡並放上交易桌談判),就這樣讓教士隊毫無成本地取得一位選手。
Hand 在教士隊的安排下接受調整建議,並轉任專職後援。沒想到,價值徹底大翻身,從幾乎被放棄的 replacement level 選手,變成大聯盟最具壓制力的後援之一。以下是 Hand 近兩年成績在聯盟的排名。
Brad Hand(2016~2017)表現排名(Min: 70 IP) | |||||||
出賽 | 局數 | ERA- | FIP- | K/9 | BB/9 | HR/9 | WAR |
125 | 137.1 (2nd) | 66 (28th) | 72 (28th) | 11.27 (19th) | 3.21 (73rd) | 0.79 (47th) | 2.8 (9th) |
Hand 的 ERA-、FIP- 大約在聯盟前 1/4,而其健康、耐操的特性,得以在投球局數做出巨量貢獻,因此堆高 WAR。一個原本掙扎求生的 4A 球員,究竟做出什麼改變,成為各隊垂涎的後援左投呢?
最直接的改變來自球種的變化。Hand 剛上大聯盟,是以四縫線速球、曲球、變速球為配球主體。現在則是完全除去效果不彰的變速球,並大幅降低曲球使用比例(20%→5%)。速球系的比例由 65% 一路下降至本季的 51%。
Sanjay
教士也爛夠久了
我滿擔心把他送走換回來的又打不出甚麼所以然Q口Q
米古爾
小市場球隊最深的陰影就是如此
變成bust真的大大影響未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