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的運動傷害可以分成非過度使用與過度使用兩種傷害,非過度使用的傷害,舉例來說像是摔車、擦傷、骨折、曬傷等等。而過度使用的傷害與盛行率依序如下:頸部疼痛(50%)、膝蓋疼痛(42%)、臀部或鼠蹊部疼痛(36%)、手痛(31%)與下背痛(31%)。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篇先來討論膝蓋疼痛的問題,以下先舉幾個最常見的膝蓋疼痛來分析
1.髕骨股骨摩擦症候群或者髕骨軟化症
原因: 爬坡太多、大齒輪訓練、肌肉不平衡、Q angle較大、跑步太多、不適當的深蹲訓練等等
治療: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腳踏車調整通常可以有幫助:調高坐墊讓膝關節彎曲的角度不大於25度;往後坐一點也會有幫助;
- 強調轉速不強調大齒輪,建議85rpm或者更高的轉速;
- 避免爬坡,如果真的要爬坡可以多站起來騎;
- 如果問題是因為髕骨的軌跡有問題,那麼可旋轉的卡踏板可能會有幫助;
- 膝關節彎曲超過30度的話通常會給髕骨帶來比較大的壓力,所以,重量訓練時要特別注意,尤其是蹲舉訓練,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跪.下樓梯.下坡或者跑步等等。
- 如果是pronated foot也可以考慮用鞋墊來矯正。
- 如果是肌力不平均的話就要用肌力訓練,股四頭肌的伸展通常也會有幫助。
2.髕骨肌腱炎
原因: 坐墊太低,爬坡太多,身體太前傾
治療: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調高坐墊讓膝關節彎曲的角度不大於25度;往後坐一點也會有幫助;
- 強調轉速不強調大齒輪,建議85rpm或者更高的轉速;
- 避免爬坡,尤其是爬很長的坡
- 日常生活該注意的項目跟髕骨軟化一樣
3.鵝掌肌肌腱炎
原因:
- 過多的壓力會讓腳比較外八,或者雙膝分比較開
- 卡鞋脫卡踏的過程中也會造成膝關節內側肌腱的壓力
- 不適當的坐墊位置
- 本身的結構:脛骨旋轉,腳內璇,O型腿
治療
- 針對外八:如果是使用固定式卡鞋,可以調整卡踏的位置,矯正腳的位置以減少外八,如果是用浮動式踏板,可以限制旋轉的角度在五度以內。
- 針對脫卡:減少卡踏的張力,讓脫卡容易一點
- 針對雙腳分開太遠:可以調整踏板的位置
- 不騎車的時候,也要減少跑步,尤其是爬坡,特別是上坡的那隻腳會特別不舒服
4.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原因
- 腳太內八,或者踏板條的太內轉導致內八
- 坐墊太低
- 雙腳的距離太近,可能是因為較窄的bottom bracket或者cranks with little offset
- 過多的壓力:來自于大齒輪或爬坡
- 外傷撞擊之後
- 內在因素:骨盆較寬.臀肌緊繃.髂脛束緊繃
治療
- 針對內八:調整卡鞋,讓腳稍微外轉一點,或者限制浮動踏板旋轉的角度不超過五度
- 讓雙腳的距離遠一點:用較寬的bottom bracket或者cranks with more offest
- 減少爬坡
- 調整坐墊,確保坐墊不會太低,太高或者太後面
- 不騎車的時候,也要減少跑步,尤其是爬坡,特別是上坡的那隻腳會特別不舒服
有點複雜吧,所以,看表格比較快,只要依據膝關節疼痛的位置,然後就可以找到該如何做車子的調整,可以先嘗試調整看看,如果還是沒有改善的話,還是要找醫師診斷和接受治療喔!
膝蓋疼痛部位 | 可能原因 | 調整方式 |
前側 |
|
|
內側 |
|
|
外側 |
|
|
後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