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7/07/30

「Stuff」究竟是什麼?

有關注美國職棒的朋友,常常可以聽到或看到,有人在討論投手時會用到「Stuff」這個詞。但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跟中文的「尾勁」一樣嗎?由本文來帶你一探究竟。 「Stuff」、「Stuff」、「St...

作者:藍血球

Simon

好文!終於知道知道神秘的Stuff

  有關注美國職棒的朋友,常常可以聽到或看到,有人在討論投手時會用到「Stuff」這個詞。但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跟中文的「尾勁」一樣嗎?由本文來帶你一探究竟。

「Stuff」、「Stuff」、「Stuff」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的『Stuff』真的非常好,」以善於帶動球隊氣氛聞名、擁有「鬼才」之稱的小熊隊總教練梅登(Joe Maddon),在討論到某位投手時如此說道:「我從來沒有看過這種事-由一堆純粹的『Stuff』所組合出來的結果。」

  「我可以清楚感受到我球路的『Stuff』。」K功了得、兩屆賽揚獎得主的國民隊強投薛澤(Max Scherzer)在2015年10月3日投出了該季第二場無安打比賽,並且對大都會隊的打者們送出了17張老K,賽後接受訪問時給出了這番說詞。

  同時期還在辛辛那提紅人隊、並且拿下2015年全壘打大賽冠軍的強打佛雷澤(Todd Frazier),被問到對大都會隊投手哈維(Matt Harvey)有什麼看法時則表示:「即使他那一天的『Stuff』平平,他還是可以讓打者吃足苦頭。」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在關注美國職棒的朋友們,應該常常可以聽到「Stuff」這個詞。棒球場上不論投手、打者、或是總教練經常有意無意就會冒出「Stuff」這個單字,上面那些例子還只是冰山一角。「Stuff」通常用來形容投手,就像我們用「五拍子」球員來形容打擊、力量、守備、速度、傳球樣樣精通的野手一樣。「五拍子」不會用來形容投手,「Stuff」也不會拿來形容野手。

追本溯源

  「Stuff」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遠達一個世紀以前。1911年,《泰唔士報》有一篇文章在探討當代最強投手是誰,波士頓惡棍隊(Boston Rustlers,勇士隊前身)一壘手譚尼(Fred Tenney)稱讚紐約巨人隊投手、同時也是初代名人堂成員馬修森(Christy Mathewson)時說道:「我認為他是棒球界有史以來最強的投手,他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Stuff』。」

請繼續往下閱讀

  「Stuff」英文原意「東西」,這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詞彙,譚尼想表達的應該是有些比其他投手多出來的「東西」讓馬修森比其他投手更難對付。其後不論是「打擊之神」威廉斯(Ted Williams)、或是號稱擁有非官方紀錄最快火球的費勒(Bob Feller),都用了這個詞來評價投手,「Stuff」因而被流傳了下來。

  那麼「Stuff」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呢?前一陣子《紐約時報》提出了這個問題,造成了棒球界熱烈的討論。

Stuff」的確切定義

  「這是個好問題。」目前在MLB Network擔任分析師的前大聯盟投手丹普斯特(Ryan Dempster)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我來說,『Stuff』就是一種即使把球投進好球帶,也可以壓制打者、主宰打者的能力。」

  目前同樣是MLB Network分析師,但球員成績更加輝煌,以史上唯一拿下200勝外加150救援成就風光入主名人堂的史莫茲(John Smoltz),他給的定義十分霸氣:「『Stuff』的意思就是你的投球會讓打者多不舒服。」他認為這個詞可說是既有意義又沒意義,無法給出單一的定義,只能用一個又一個問題、案例來證實。

  另一位棒球作家史寇卡(Tom Scocca)在綜合了大大小小的意見以後,給出了較為完整的定義:「當一位投手擁有手上的球路時,他已經比打者多出了多少優勢。」他認為一種球路是否擁有「Stuff」,關鍵點在於它是否能夠完整呈現該球路應有的樣貌,比如說速球就是要球速快、曲球就是掉落幅度要大。如果速球不只快,而且還帶有位移,那就是極品中的極品。

  「Stuff」並不只用來評價單一球路,也可以判斷一位投手所有球路的綜合威力。一個速球上看三位數的火球男,他的「Stuff」無庸置疑;但一位速球最快95英哩、卻擁有犀利變化球的投手,打者也不會認為他的球好打到哪裡去。「巨怪」強森(Randy Johnson)之所以可以讓打者尿褲子,是因為他除了超快的直球,還有一顆殺爆全大聯盟的變態滑球;「穆帥」穆西納(Mike Mussina)的各種球路雖然都不算頂尖,但種類繁多,搭配起來也能讓打者眼花撩亂。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