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滿貫獎金每年不斷創新高,美網今年總獎金來到5040萬美元(約15.3億新台幣),光是單打冠軍就可以拿到370萬美金(約1.13億新台幣),驚人的高額獎金羨煞多人,但其實大部分的球員靠比賽賺到的錢少之又少,甚至是入不敷出的狀態。
一般球員在決定踏入職業後會從「未來賽」起步,這也是最低級別的職業賽,之後再繼續叩關更高層級的挑戰賽,進而挑戰巡迴賽和大滿貫,但現實狀況是,並非所有球員都能夠如此順利走到網球最高舞台,有的人甚至在未來賽不停地打轉,就是無法再繼續往上爬,最後礙於現實只能放棄。
據ITF資料顯示,2013年有超過1萬4000明職業球員,但其中有大概6000人連1塊美元都賺不到,如果再扣除交通的花費、教練費用、住宿、防護員等費用,據統計,只有336個男球員和253個女球員可以達到收支平衡。
「對一項總獎金達3億美元的運動來說,這是一件很驚人的事。」ITF職業網球資深執行總監Kris Dent說,「這些小比賽沒有電視願意轉播,沒有贊助商,也沒人願意花錢看這些無名小將比賽,之後也將是如此。」
節省花費
Laslo Urrutia曾擔任過Roger Federer、Novak Djokovic、Dominika Cibulkova和Ana Ivanovic等大咖球星的陪練員,但27歲的他目前還在未來賽征戰,世界排名598名,讓人感到心酸的是,Urrutia生涯至今只賺了2萬5697美元,對比美網在第一輪輸球都有5萬美元的獎金,職業球員的金字塔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其實Urrutia就是一般在未來賽奮鬥球員的縮影,他在俱樂部曾經擊敗了前200名的球員,也因此他給了自己1年半的時間繼續往職業之路邁進,Urrutia收拾好簡單的行囊,前往世界各地征戰,包含埃及、土耳其、泰國和突尼西亞,但基本上一踏出家門就是花錢的狀態,Urrutia還是希望能夠在德國附近參賽,將旅行的花費降到最低。
Urrutia找來了他的朋友Alfredo Quinteros擔任志工教練,2人一路開著車到布拉格,在網路上透過Airbnb找到一間公寓合住, Quinteros說,「這比一般的旅館還要便宜很多。」比賽還得在花費斤斤計較, Quinteros也只能安慰自己,「這可以讓你有真正處在城市的感覺。」
Urrutia為了能夠降低征戰的花費,試過各式各樣的方法,他甚至用過共乘的APP前往布魯諾參賽,但過程卻沒有那麼順利,回想起當時的狀況,Urrutia的首場比賽在不早於下午2點30分舉行,他在7點搭到車後出發,理論上可以趕上比賽,不過由於司機中途接了幾位其他的乘客,加上遇到塞車的情況,所以這趟車程長達8小時以上。
Urrutia最後在布魯諾跳下車後,攔下一台計程車後直奔球場,當時他還拖著所有的行李,但他只有2分鐘可以準備比賽,不然就必須退賽,而退賽的話還得賠上1000美元的罰款。
「我還穿著牛仔褲,然後拖著大大的行李箱,我只能在球場上直接換上衣服,結果不太意外,我們以1-6輸掉首盤,我的雙打搭檔十分生氣,但我很快調整好情緒,最終我們三盤獲勝,我們賺到了70歐元。」Urrutia說。
Urrutia雙打夥伴是來自波蘭的21歲球員Szymon Walkow,同樣沒有太多的資金援助,靠的是家裡的補助和當地網球協會的些微補助,在未來賽看到現實就是,他們不僅是場上的合拍夥伴,場外還是省錢的旅伴,Walkow和Urrutia在比賽期間一起租了Airbnb和租車,為的就是能夠降低旅費。
危險的金錢誘惑
對於未來賽征戰的球員來說,金錢的問題圍繞在他們身邊,除了要考慮省錢外,他們還得抗拒金錢的誘惑,避免身在危險的環境之中。
由於未來賽的獎金十分有限,一場賽事總獎金為1萬5000美元到2萬5000美元,實際上分給了單打、雙打晉級球員後,球員能拿到的獎金並不多,即便你拿到單站冠軍抑是如此。
正因為獎金鮮少,球員就會不小心跟「賭球」沾上邊,資料顯示,2016年被判定有賭球行為的7名球員,有6人排名800名外,過去11萬4126場比賽,有292場就被認定有人為操控的嫌疑,其中有152場來自男子的未來賽。
ENVY
非常值得分享的一篇文章。
對一般大眾而言,喜愛的永遠是贏家,贏家的風度、贏家的卓越技巧、贏家在失敗時所展現的韌性..,這都是我們喜歡一個巨星或明星球員的原因,無論情況無比艱難、多麼重大的一次挫敗,他們都能stay real,在這混亂的下墜過程中保有自我,奮力再起。
但一項運動,尤其是像網球、籃球等發展已經高度職業化的運動,人們所踏足的不是成功者的世界,而是跟我們現實生活一樣,平凡人的世界(我不會用失敗者,因為這不是相對的),我們努力,我們輸贏,我們苦樂,正如同這幾位世界偉大的球員在受訪時總是不約而同的提到一件事:他們很感激他們擁有的一切。因為能獲取今天的成就,他們知道有多麼的不容易,和困難。
話歸源頭,一項運動能讓人們如潮水般不絕的湧入的原因為何?除了功成名就、財富榮耀,我想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困難性。這種困難性絕不是努力一個月或不吃速食一年的這類困難,而是經年累月、千錘百鍊,血汗流盡到精疲力竭後,你以為會有所收穫,你告訴自己能有所收穫,但到頭來,卻還是一場空的困難,也許是本身對網球的愛好和歷史本科的視角,我特別喜歡這種仰角不同的結構性論述,這讓我們知道這站在競技場的神鬼鬥士們有多麼殘酷、有多麼榮耀。
最後,正是這些人們的狂熱與執著,灌注了網球這項運動不朽的養分,我們都是網球的一部份,網球也是我們人生的一部份,正如隔壁棚棒球常說的,我將之移花接木一番:
「How can you not romantic about tennis?」
你怎麼能不愛上網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