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一個暑假,甜瓜的鬧劇終於結束(Zimbio)
經過兩年瘋狂的大頂薪,在薪資空間增幅遠低於預期下,今年的暑假的劇本從大頂薪又重回以交易為主軸的模式,而且,誇張的交易一波接一波,直到九月底都有新的「驚恐」。
交易的序曲從塞爾提克換出狀元籤開始,接著湖人隊與老鷹隊先後清出了D’Angelo Russell與Dwight Howard,直到選秀會上公牛隊幾乎無預警的送出Jimmy Butler達到第一個高潮。當所有球隊都等著自由球員開市準備大顯身手時,火箭隊卻暗地裡開始另一波讓人嘆為觀止的交易計畫,透過球員與經紀人暗地裡運作,火箭隊與即將成為自由球員的快艇隊主控Chris Paul達成共識,在自由球員開始前的6月28日以七換一的方式換到了市場上最大尾的控衛Paul,火箭隊總管Daryl Morey透過交易來的不保證底薪合約與球隊本身的不保證底薪合約搭配幾名替補打包而成的包裹,讓人大開眼界。
過往的暑假,每支球隊努力的追逐自由球員,但在快艇隊與火箭隊率先起跑下,其他球隊也開始加緊運作,除了灰狼隊送出Ricky Rubio,確定明年夏天不會留隊的Paul George也被溜馬隊送往雷霆隊。
這幾筆交易也讓今年的自由市場格外冷清,節奏也更為明快,第一天結束除了Paul Millsap與Gordan Hayward之外的一線球星全數底定,當第四天唯一遵循古法一間一間面試的Hayward也確定遠走波士頓後自由球員市場也幾乎告一段落。
但交易市場還沒結束
▲ Irving 意外成為綠衫軍一員(Zimbio)
騎士隊主控Kyrie Irving突如其來的求去又挑起了市場敏感神經,風聲在騎士隊問過一輪後逐漸淡去,卻在八月下旬與塞爾提克達成用Isaiah Thomas、Jae Crowder、Ante Zizic與2018年籃網隊首輪選秀權交換Irving的重磅級交易,這是NBA歷史上第一次有總冠軍或分區冠軍賽的對手在系列賽結束後的暑假裡就交換明星球員的例子。這齣徹頭徹尾的鬧劇在Thomas的臀部傷勢下遲遲無法定案,最後塞爾提克在奉上一枚2020年第二輪選秀權後終於劃下句點。
NBA的新球季提前至十月初開始熱身賽,但此時尼克隊卻又丟出了重啟Carmelo Anthony的交易話題,當媒體又開始重炒火箭隊、騎士隊等冷飯時卻意外的殺出了雷霆隊,用替補中鋒Enes Kanter、替補前鋒Doug McDermott與2018年的公牛隊第二輪選秀權就換到了許多球隊爭逐的Melo,讓原本是單核球隊的雷霆隊只花了一個暑假就成了聯盟最新的三巨頭球隊。
多巨頭的迷思
這個暑假的諸多交易除了讓人目不暇給,也讓人開始發現現代NBA總管交易價值觀的轉變。首先,每一支球隊都想湊巨頭,但是在領頭羊勇士隊不只是三巨頭的效應下,每支球隊不僅要湊巨頭,而且至少要湊到三個巨頭才能交差,而且在湊巨頭的同時還得要保有替補的競爭力,這樣的思維正在改變整個NBA的交易市場,也改變了過往對等交易的觀念。大多數有志於大位的球隊都不願意損及球隊核心戰力,而無心競逐的球隊也不願意拿出籌碼變成只有一個球星落得不上不下的思維下,不得不交易的球隊幾乎都沒有辦法在市場上獲得太好的交易籌碼,最後只能在一堆不那麼好的交易包裹中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包裹,導致這麼多筆交易中這些不得不做交易的球隊雖然拋售聯盟裡的一線球星,卻換來一群身價與數據都不等值的球員,僅有塞爾提克將球隊的主力球星Thomas給放入交易之中。
過度保護的首輪選秀權有不如自己來
此外,過往的一線球星交易裡都會附帶著首輪選秀權作為球隊重建的資產,但在塞爾提克送出GAP時收了籃網隊三枚首輪選秀權與一年的選秀權交換權力後,近幾年的交易中所送出的首輪選秀權幾乎都帶著重重的保護限制,影響首輪選秀權的吸引力。例如選秀會前塞爾提克交易出手中的籃網隊狀元籤時從七六人隊收到的2018年湖人隊首輪選秀權,但這個市場上僅次於籃網籤的熱門選秀權居然只有落在第二到第五順位才能成真,堪稱是選秀權保護的極致。在無所不用其極的保護下,首輪選秀權淪為看得到卻吃不到的幌子,還不如球隊自己輸球坦來的簡單。導致這八筆交易裡除了塞爾提克送出的籃網籤外,只有在Chris Paul的交易裡火箭隊則附上了有前三順位保護的首輪選秀權,而Rubio交易中從爵士隊手中換了2018年的雷霆隊首輪選秀權,這個選秀權雖然沒有保護,但在雷霆隊組成三巨頭下幾乎確定與樂透甚至是前二十順位無緣,其他的交易裡只是放入今年選秀會上的新秀來做資產平衡。
傑米
塞爾提克的包裹裡送出在這個時代根本是天方夜譚的弱隊無保護首輪選秀權???
老狐狸Danny Ainge不不是傻子,送出籃網的的弱隊無保護首輪選秀權,是因為Danny Ainge已經看到這支弱隊無保護首輪選秀權的價值,已經在下降了,趁這支弱隊無保護首輪選秀權還有點價值時,趕快清出,作者認為籃網還是爐主嗎??? I.Thomas是因為身高的劣勢外加合約要到期了,又要頂薪,老狐狸Danny Ainge不願意下注I.Thomas就交易他了,I.Thomas之所以有那麼好的成績,是因為塞爾提克的教練B.S為I.Thomas設計戰術的原故,I.Thomas若是在騎士的話,很難有這個好成績,因為騎士的教練素養不高外加又是喇叭詹的球隊。
另外,東區那些要重建的球隊是不會讓自家的巨頭交易到同一區的球隊,那只會阻礙並延長球隊的重建期外加對西區勇士的仇恨,當然是把自家的巨頭送到西區,去把勇士拉下台,順便加速自己球隊的重建,隔岸觀虎鬥,何樂不為?? 即使塞爾提克有更好的交易籌碼,也不會考慮的。
熊兒悄聲對我說
籃網下季應該不會是爐主了
但我很確定它還是一隻墊底的球隊
大概12~15名吧
熊兒悄聲對我說
籃網下季應該不會是爐主了
但我很確定它還是一隻墊底的球隊
大概12~15名吧
1977
任何時候有人理性的陳述籃網是弱隊,選秀權很有價值的事實時,某些人就會氣噗噗的跳出來嗆聲籃網不是弱隊,下季絕對會打臉看不起籃網的專家與球迷,但是真的跟他們賭籃網會不會進季後賽時,卻一個個藏頭縮尾不敢正面回應,但這不意外,豪迷的日常。
傑米
LaValle ball 1977,你怎麼不說說清掉自家的球星的泥巴和公牛和溜馬也是個弱隊,每次看到籃網和林書豪的文章,就衝出來亂吠,但這也不意外,豪酸偽老外的日常。
LaValle ball 1977,念你一代想當老外卻又當不成老外的嘴跑宗師,武功蓋世,你自盡吧!!!!
1977
又開始罵人了,豪迷都這樣的嗎?
1977
再補充一點,好像沒有尼克、溜馬或是公牛的球迷,氣噗噗的出來嗆說他們下季會是強隊不是弱隊,而且很可能進季後賽⋯
只有籃網有人這麼做耶!你要不要說說看呢?
vantora
首先,謝謝您看完整篇文章,並花了時間打完這麼長一篇。會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很簡單,再跟騎士隊的交易裡,塞爾提克球團、媒體、球迷都將交易Thomas導向「在商言商」這個一切都是商業的原因,只是觀察了一整個暑假的交易,這筆交易顯然是最不在商言商的交易,而甜瓜這筆交易更突顯了這個問題。
這是一篇比較這個暑假每一筆交易價值的文章,重點在每支球隊付出與收穫間的差異,Ainge的交易動機在早前兩篇文章已經都提過,你說的籃網籤價值下滑在那兩篇文章裡也有提過。
該問的問題是,Ainge是否真的認為Thomas的價值如此之低,所以Thomas之外還要送上Crowder,Crowder交易價值如此之低,所以還要送上Zizic,不夠還要送上籃網籤好換取Irving?當然,如果您或其他讀者認為很划算,那也就是這樣了。
就像文章裡說的,年紀與天份的價值原本就是不可以說明的事情。
但,還是要回到前面兩篇提過得,Ainge跟C's並不是跟媒體或是球迷所說因為Thomas想要頂薪就交易他,如果連這點談判的能力都沒有,Ainge大概也不用在聯盟裡混下去,重點在老闆口中的球隊不在高層想要的位置上。
交易首輪選秀權,跟首輪選秀權選擇不保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議題。事實上,有保護與無保護的選秀權在交易上是有完全不同的價值,即使是火箭隊都在交換Chris Paul的交易中幫自己做了前三順位保護,火箭隊幾乎連進樂透的機會都沒有,但還是要順手來做個樣子,又或者七六人隊也將湖人隊在加上一層保護,Ainge完全不保護的動作,要麻是他不在乎,要麻就是加了保護可能會讓交易觸礁。
這又突顯出他有多想要交易的這一件事情,而不是在商言商,或是另一種的在商言商,畢竟在商業世界裡任何種類的人都有。
至於將球員交易到同區的禁忌是這行業很古老的傳統,但當溜馬隊拿到雷霆隊的包裹時,溜馬隊是有回頭來問過C's的,而當尼克隊拿到雷霆隊的包裹時,尼克隊是有回頭找過騎士隊的,甚至有傳說Melo找LBJ要他幫忙,這些舉動,都說明了換到同區這件事情事實上並不是真正考量的重點,所有球員都往西區走,是結果而不是所有球隊都不想把球星留在同區。
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建議您可以從西強東弱的軍備競賽與東區目前主要強隊的薪資跟球員結構下手思考。
最簡單的反證,就是如果騎士隊都不擔心將Irving送往東區現在與未來明顯最大的敵人塞爾提克,當然,反之亦然,塞爾提克都不擔心幫助自己最大敵人,那這些早就一心向坦的球隊,要翻身可能是三年五年後的球隊,為何要擔心送到同區球隊會阻礙並延長重建期?送往同區還可以讓自己戰績更差,讓自己更好坦不是嗎?
事實上,老鷹隊不就是把自己的當家中鋒換去給同區的黃蜂隊?
至於塞爾提克有更好的交易籌碼為何不考慮,就如前述,溜馬隊是有來問過的,但塞爾提克沒有正面回應,原因,就在於塞爾提克只能夠在簽下Hayward之後再用Avery Bradley做成的包裹來交易其他球星,而這些球員的交易在自由球員開始之前就已經因為後續的布局而提前出清,如公牛要換籤選Lauri Markkanen,溜馬隊要在自由市場裡做自己該做的補強,對兩隊而言這些都比空等一個不見得會成真的C's包裹更重要。
謝謝
傑米
感謝vantora大,小弟受惠了,但是vantora大,塞爾提克之所以要給出讓騎士無法拒絕的包裹,不就是騎士幾乎要答應馬刺的包裹嗎???
我記得太陽的包裹也是不錯,壞在太陽的Eric Bledsoe的經紀人是惡名昭彰的Rich Paul,跟LBJ同一位經紀人,Eric Bledsoe又跟LBJ關係不錯,Rich Paul之前有逼迫太陽給Eric Bledsoe一份大約,而騎士本身已經被LBJ和他的小弟們+Rich Paul聯手佔據其是大部份的薪資空間,外加LBJ為避會留隊,怎麼可能會再簽一位LBJ的小弟進來,騎士都迫不及待地想清出LBJ的小弟,好因應LBJ可能會出走的慘況。
老鷹隊把魔獸丟到黃蜂,是因為魔獸本身的價值,每況愈下,老鷹為了要重建順便維持薪資空間的健康,當然趁魔獸還有點價值,趕快甩開他,雖然魔獸本身的數據還不錯,但是他的確不符合老鷹的體系,每到了決勝期,都看到魔獸在板凳上。
塞爾提克的薪資空間的確很吃緊無誤,請問vantora大,為何塞爾提克不用先簽後換的方式來換Hayward?? 就像Chris Paul一樣,可以保有Hayward的鳥權,不會讓薪資空間的負擔變大。
1977
道理很清楚明白,但豪迷只要聽到認為籃網是爛隊,籃網籤有價值他們就會氣噗噗的跳腳,沒辦法,豪迷就是堅信有豪籃網就會變強,就會進季後賽,時間會證明一切,籃網是龍是蟲82場例行賽後就知道,但豪迷只會將希望寄托下季,並開始責怪隊友、教練、裁判、甚至是全世界⋯
1977
順風駛舵,立馬轉彎囉!現在就不再追問籃網籤是不是很有價值這個問題囉!
如果自知無法用理服人,就不要再聽到有人說籃網是弱,不會進季後賽就氣噗噗的跳腳,但最後也拿不出道理出來凹,難看啊~~~
vantora
剛跟馬刺隊的專家查證了一下,馬刺隊的包裹那篇文章的可信度應該很低,至於太陽隊的包裹,Eric Bledsoe的數據雖然漂亮,但頂多就是抵銷C's的Thomas,再下來的配菜跟不願意放入名單的JJ,都有差距。
老鷹隊當然同樣有丟出Howard的千百種理由,新總管的建隊方向跟背後的政治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因素。但這些都改變不了他們是將他丟到同區球隊的結果,在現在的NBA交易包裹普遍不理想下,是不是同區已經不是最主要的考量。
至於我們為何不效法火箭隊,第一是當火箭隊消息曝光時已經是6月28日,離自由市場開市只有幾天,其他球隊幾乎沒有可能複製這個私底下可能已經運作了許久的交易與談判。至於為何沒想到這方法,聯盟裡其他28隊都沒想到,這是思想走在其他競爭者前的紅利。
其次是Hayward並沒有決定要跟C's簽約,自然沒有辦法在自由市場開市前就跟C's談妥並去逼迫爵士隊就範。確定加盟C's後,賭錯薪資上限的C's回頭找爵士隊談先簽後換來解決薪資空間不足問題,但這時候已經不可能談出類似Chris Paul的交易,而且就事後來看,C's也沒有要在交易中吃虧的打算,畢竟Hayward已經在手,沒有任何讓爵士隊佔便宜的理由。
對Ainge而言,Avery Bradley與Jae Crowder是簽下Hayward之後要再做交易的重要籌碼,絕對不能在Hayward確定前就出手,如果不是薪資上限下修,迫使C's沒有辦法只能送出Bradley,否則如果多出三百萬美金的空間不需要動用Bradley,Ainge是有可能再用這兩個人加上籃網籤去做交易。
這還是回到原點,當所有強隊都留住手中的巨頭來堆疊新的巨頭時,C's的舉動並不是要堆疊巨頭,而是在改變球隊前進的方向,至於合不合理,那就是見仁見智。
Paul Ho
我想球員交易一向不是交易這個球員而是交易這個球員的合約,所以問題不在於IT的価值有多少,而在於他剩下一季的這個合約価值有多少。這時候IT的傷情就是交易對手所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IT的傷勢讓他無法趕上開季,這張合約的価值首先就必須要打個折扣,極端來說,最差的狀況是IT需要開刀整季報銷,那時這張合約的価值是負值(他的薪資要佔薪資空間),我相信交易雙方都有仔細考慮過這張合約的価值,這個交易才會是大家看到的這個樣子(只是談定的交易再反覆就有點⋯)。至於騎士,有非送走kI不可的理由,如果因為同區強敵這原因而放棄市場上最好的包裹,而選擇了較差的包裹,這反而不是在商言商了。
至於PG,我想安吉應該一開始就不認為他會留在波士頓。我個人還是覺得放過了公牛的JB有點可惜,他的価值比hayward高薪資卻較低,球風也適合綠衫軍,只是必須要貼上其他籌碼,還有恐怕就是總管及教練的喜好問題了。
vantora
不大懂所謂"IT的価值有多少,而在於他剩下一季的這個合約価值有多少" 的意義.
就內容來看,應該比較偏向不是過去IT有多少價值,而是IT在剩下一年合約裡有多少價值的討論,而不是針對合約價值.
這裡面有一點要注意,就是IT的傷勢是C's說甚麼都要咬死拍胸保證沒有大礙,這是整筆交易最碰不得的項目,也是最後被抓住尾巴的點.但這還是IT的價值,而不是他實際合約的價值.
至於IT的合約價值,他的合約是6,26M一年,無論用甚麼標準來看,他的合約是標準的實際價值遠高於帳面上的六百萬美金,六百萬在市場上就是個介於先發與替補控衛的球員,IT就算只能打半季,他的價值都遠高於此,這合約特質跟Crowder是一樣的情形.
問題就出在這.因為Irving是18.7M一年,塞爾提克在不得不換走Bradley之後,實際上是沒有辦法不動用到IT的合約來交換任何聯盟一線球星,因為除了Crowder之外,只有IT有超過六百萬的合約,要湊那就只能動用IT加上一張新秀約來達到最起碼能match的程度.
如果IT真的是球隊的基石,那C's根本不會去考慮做後續的任何交易,因為光用薪資看,就知道球隊得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來換取KI或任何頂尖球員,而且這不具有繼續堆疊巨星的作用,而是球隊要擺脫IT改走新路線.
問題還是在於C's認不認為IT可以奪冠?值不值得四年以上的長約?C's有多想賣掉IT與有多想要KI,從這個角度來看,C's要賣掉IT恐怕不是因為騎士隊要拿KI出來而臨時起意,而是IT本來就在可被交易的名單裡.
這中間的思考,不是一般認為因為IT想要頂薪所以就把他賣掉這麼簡單,而是如果IT真的學KD同意比頂薪退一檔甚至兩檔的年薪,要求四年合約,C's願意跟他綁四年嗎?
這才是C's沒有在交易大限前處理掉IT時得要面對的問題,當IT真的不堅持頂薪,C's還有拒絕的合理性嗎?顯然C's並不認為值得這樣做.
Paul Ho
抱歉讓您誤解了,如果改寫成[在於他這個剩下一季的合約的份量]也許比較能表達我想強調lT的合約是到期約的意思。IT的合約可以說是聯盟最超值的,可惜只剰下一季(騎士還用不到一季),如果還有3年,IT雖然還是一樣的IT,但這份合約的份量將不可同日而語,我相信安吉也不會在此時扣下板機。
IT的傷勢眾說紛紜,因為包括各大名嘴在內沒人看過他的體検報告,安吉也承認IT的傷勢將使他趕不上開季,但騎士顕然認為更加嚴重,不過鬧了半天也拿不出佐證就是了。我是真的希望IT能好好把傷治好,該開刀就開刀,不要因為是合約年就帶傷硬拚,因為他的身材跟打法非常依賴速度,不要像rose一樣受傷後雄風不再,那就太令人遺憾了。
我完全同意安吉就是想交易IT的看法,IT多次高調宣示要頂薪我想某種程度也加強了安吉交易的決心(至於IT之後是否真會主動降價續約,這種臆測之詞就不好說了),所以他才會不惜貼上之前揑在手心當寶的籃網籤及還有三年超值合約的crowder也要進行交易,而這兩樣也應是騎士點頭的主要原因。安吉的作法你說他是升級也罷,避険也罷,我還是寧願相信他是爲了這隻球隊的未來著想(無情無義的標籤是早就貼死了)。
1977
我覺得安吉一早就已經鐵了心要交易IT,所以不管是傷情或是是否值得頂薪,都只是借口而已,現實就是安吉認為IT的上限贏不了冠軍,用IT當第一主將連東區都衝不出去,眼前有盤來KI的機會,所以安吉就出手了,就算沒有拿來換KI,我也不認為他能安穩待到下季結束換大約,我相信安吉還是會找機會交易IT出去的,事實上,下季成為自由球員的IT真的能等的到頂約嗎?我不是很看好。
熊兒悄聲對我說
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
但我不是蘭這裡亂嘴的
我是真的認為籃網下一季還是後段班球隊
在東區同為後段班的還有老鷹、公牛、尼克、溜馬、魔術
籃網有沒有比這五支球隊都好?不見得吧?
我是湖人球迷 我超喜歡Dlo
但我沒有很看好籃網下一季的發展
他能進步 但不會進步很多
這幾年戰績暴衝到季後賽邊緣的球隊也沒幾隻
比對一下球隊體質 會發現籃網不太像這樣的球隊
個人淺見而已~
1977
這個豪迷的特點有幾個...
1.聽到籃網是弱隊會很生氣
2.聽到籃網籤很有價值會很生氣
3.聽到籃網要重用DLO會很生氣
4.聽到有人說林書豪僅是稱職,而不到頂尖會很生氣
所以大家常常可以看到某人聽到上述幾點時,氣噗噗的出來嗆聲
但最有趣的是,真要跟他賭籃網進不進的了季後賽,他又不敢賭了...
還有某迷特喜歡用言語攻擊人,這水準我也不知道怎麼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