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寶島夢想家 - 人物專題】網籃雙棲 韓駿鎧:職業夢一直都在

在臺灣,每個愛籃球的男生都曾有過籃球夢。不管是打校隊、打職業、披上中華隊戰袍甚至打NBA,大家都有過這種「曾經荒唐」的籃球夢。 經歷與現實的妥協,五個喜歡籃球的大男生找到延續夢想的另一種方式...

作者:JC 江納森

在臺灣,每個愛籃球的男生都曾有過籃球夢。不管是打校隊、打職業、披上中華隊戰袍甚至打NBA,大家都有過這種「曾經荒唐」的籃球夢。

經歷與現實的妥協,五個喜歡籃球的大男生找到延續夢想的另一種方式。在各自理念的互相認同下,勇敢往新舞台去闖。這是寶島夢想家的籃球故事。

 

【寶島夢想家 - 人物專題】網籃雙棲  韓駿鎧:職業夢一直都在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籃職業夢

「小時候對著鏡子運球,總會幻想自己身上穿的是中華隊戰袍,隊友都是台灣最厲害的選手。」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國小開始接觸籃球,韓駿鎧國中進入了新民國中,正式開始學習團隊、組織化的籃球。也因為灌籃高手「遠征美國」的形象太深刻,與家人討論之後決定高中去加州就讀。有機會打球,也必須唸書,完成親子雙方的期望。

 

「國三過去,身材、天賦跟人家一比之下真的是打不到球。」跟現實強碰,韓駿鎧對於籃球的第一個夢想也只能默默與實際妥協。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中返台後,韓駿鎧接受父親的建議,決定把運動專業訓練的重心放到網球上。「一開始的挫折感真的很大。」面對從小到大進行專業訓練的選手,韓駿鎧總是輸多勝少。「不過網球是個人運動,只要你夠努力,能站上球場,就有機會證明自己。」

 

「沒有事情是做不好的。只有你想要跟不想要而已。」身為Be Like Kobe的世代,韓駿鎧也把偶像Kobe Bryant在籃球上的態度帶進他的生活。

 

「努力是最重要的,只要肯花時間你就有機會做到。」

 

 

另一種圓夢的路

「其實我還滿實際的,夢很容易醒」職業夢醒之後,韓駿鎧投入運動經紀與行銷產業,帶著旗下海碩整合行銷公司用不同的方式築一個職業夢:「不過你喜歡一個東西不一定要當球員,辦比賽幫助更多好球員,也是圓夢的另一種方式。」

 

「我一直很希望台灣能出一個本土球員,一個真正土生土長培養出來的球員能成為產業中的超級巨星。」

 

「每一次比賽都要不一樣,讓每個球員在每一年這個時候都會期待來台灣比賽。」從臺北開始,海碩國際網球系列賽已經邁入第11個年頭,而對於這個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國際職業賽事,賽事總監韓駿鎧也對比賽有著期盼與夢想。

 

「辦了10年,每一次都是9天以上,有時候真的會疲乏。但每次看到觀眾進場,站在小巨蛋中間看一圈,那種感覺就不見了。」

 

 

熱情x制度

「熱情,台灣職業運動最缺的就是熱情。」談起台灣運動,韓駿鎧不假思索的就能說出答案:「鄉民為什麼會罵中華隊,因為他們在乎啊。職業比賽就是缺了一個認同感,少了這種投入的熱情。」

 

「台灣喜歡籃球的人真的很多。不管他在產業中扮演什麼角色,買票進場也都是一種支持。」而除了熱情,職業運動的制度面也很重要:「找回這些熱情是第一步,但熱情消退之後剩下的是什麼,我們必須好好去思考。」

 

「要完成一般人能以想像的期望很難,但我還是希望能看到本土球員持續挑戰自己。」對於籃球,韓駿鎧也希望能協助本土球員挑戰更高層級殿堂: 「(張)宗憲就真的很敢,相信他之後回顧這段追夢的過程一定不會後悔。」

 

「就像我對於夢想家這支球隊的期望,從態度、習慣跟文化著手。從小事情做起,我們整個運動產業就有機會更完整。」

 

「寶島夢想家這支球隊能承載著球員、教練還有大家的夢,即使只是中繼站也好,希望這個舞台能讓大家持續往更高的目標去挑戰。」

 

從小挑戰過的網球、籃球成為韓駿鎧走入體育產業的一把鑰匙,而他的職業夢,換了個形式,一直都在。

 

【寶島夢想家 - 球隊專區】

 

【寶島夢想家 - 人物專題】

張承中:籃球是生活特效藥

許東棋:從娛樂回到籃球

說一個認同的故事   張憲銘:「不被看好,滿好的」

燃起星星之火 陳建州:不確定的世代 更要勇敢做自己

網籃雙棲  韓駿鎧:職業夢一直都在

 

【ABL - 球隊專題】

 

 

【ABL - 聯賽專題】

夢想誕生的起點!五大焦點初探ABL聯賽

 
 

寶島夢想家粉絲頁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