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這禮拜一,洋基隊投手群在美聯分區系列賽第四戰中,清楚呈現了棒球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傳達給世人一項事實:目前發展愈趨極端的大聯盟賽場,未來將持續演變的更極端。喔不,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並不是用牛棚來打季後賽,雖然洋基用了這招挺過外卡驟死戰、而他們也應當用這樣的方式來打明天的第五戰。事實上,我要講的是快速球的飛行時速 — 當晚,洋基投手群平均的直球均速高達98英哩。98英哩欸!那晚洋基投手所有投出的速球中,沒有一顆比96英哩還要慢。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以下這張表格顯示他們那晚的快速球到底有多誇張。數據資料取自Baseball Savant網站:
(Total FF:四縫線速球總數、FF%:四縫線速球用量、BA:被打擊率、Iso:被純長打率、BABIP:被打進場中後形成安打的機率、wOBA:對戰打者wOBA值、xwOBA:根據實際擊球強度/仰角,對戰打者的預期wOBA值、Hits:被安打數、ABs:打數、Spin Rate:轉速、Velocity:平均英哩)
今年賽季,印地安人隊擁有全大聯盟最低的快速球使用比率,僅有40.1%;今年MLB平均值是49.7%,而這個現象也蠻合理的 — 印地安人投手群今年擁有史詩級的變化球績效。這禮拜一,他們的先發投手Trevor Bauer相當倚賴他的曲球(但或許在這個系列賽第二次對上他的洋基隊打線,已經開始摸熟他的這顆球種);但他們的對手 — 紐約洋基投手群,不僅用超快的速球還以顏色,而且還投了很多高角度的速球跟印地安人周旋。整個晚上,洋基投手群多數時間是成功且充滿宰制力的。以下這張圖,顯示洋基投手群當晚的速球進壘點分布:
洋基隊先發投手Luis Severino,他尤其喜歡將球投到高處、以及右打者內角的進壘點。當晚他三振了三分之一的對手打者,即便印地安人是今年全MLB被三振率第二低的球隊。再來讓我們看另一張圖 — 它用顏色來區分球速的範圍,速度越低顏色會越藍。仔細一看,我們能發現當晚洋基投手群所有的投球,不僅幾乎沒有藍點、連變化球或變速系球種幾乎都是紅色的 — 這個表包括了所有球種。當晚,Severino的變速球擁有92英哩的速度,就連後援投手Tommy Kahnle的變速球都接近90英哩:
也許之前曾經有發生過單場均速更快的比賽,但洋基禮拜一充滿宰制力的表現絕對值得大書特書。當然,以火球聞名的Severino整整吃下七局,絕對是提高這個數字(單場直球均速)的主因;但牛棚其他具有更快球速的投手,譬如Aroldis Chapman等人甚至都坐在場邊觀戰、還沒上場刷數據。在洋基隊投手群霸氣的瘋狂飆速後,Driveline Baseball(投手鍛鍊營,專門提供投手特訓課程、提升他們的球速)負責人Kyle Boody也在推特簡短留下了他的想法:
如我們所知,自從Pitch F/X投球追蹤系統安裝以來,我們早就發現投手的球速每一年都在顯著變快,無論先發或後援都是如此。前大聯盟投手Tom House前些日子告訴紐約時報,100英哩的球速將會變得越來越日常、不再讓人吃驚或畏懼。
我認為,根據所有的研究和趨勢都指出,未來五到八年,絕大部分想跟職棒隊伍簽約的投手,都會備有一顆隨便能催上97、98英哩、最快也能輕鬆投到101、102英哩的速球。
而這正是洋基隊已經開始示範的趨勢。他們在禮拜一展現了這句話變成現實的可能性。那麼,假設洋基在禮拜一的球速在未來數年漸漸變的日常化,打者要如何跟上投手的腳步?這是一個我最近試圖在找出答案的問題。目前我們是還有一些樂觀的消息 — 根據現有的研究、包括Driveline投手訓練營提供的資訊,他們發現人類打者是可以經過長期的訓練適應球速的。打一顆飛的很快的速球,是可以經過大量訓練來增強反應能力的。
然而,如果這個趨勢永遠停不下來,總有一天打者的進化會遇上瓶頸吧?不是嗎?再怎麼說,本壘板和投手丘的距離都是固定的60呎6吋;球速越來越快,打者反應時間只會越來越少,總有一天人類的眼睛有可能根本再也跟不上一直在增快的速度。針對這點,Boddy本人的回覆是:「我認為投手的球速只會無限制地繼續往上成長,就目前的趨勢來看;但打者的反應能力也會隨之進步 — 那些小聯盟的打者每天都能看到越來越快的速球,而他們要證明自己能夠適應這樣的歷練,才能被拉上大聯盟。」「照理來說,那些大聯盟打者都是已經證明過能跟上投手演化速度的人物。」
eric310204
所以台灣媒體真的不要再用"可以投出"145公里直球這樣的字眼來描述本土的年輕投手了,直球催到145真的沒啥好說嘴,別說美國MLB了,看看日韓就好。
Jen
『洋基隊投手群讓我們預見了未來數年的棒球趨勢?』
看到這個標題我還以為本文是要介紹7月19日TOM VERDUCCI在Sports Illustrated上的大作:
Slow down: The Yankees are leading a change in baseball by abandoning a principle of pitching
•在該文標題下這篇文章的簡介是:
“By having its pitchers throw fewer fastballs and rely more on breaking pitches, New York is trying something that might seem radical but could become the future of the sport.”
請參閱:https://www.si.com/mlb/2017/..
這兩天FANGRAPHS的 “目錄”上:排在 “The Yankees Have Shown Us the Future”
by Travis Sawchik - 10/11(即本文) 前一篇的剛剛好是: “The Death of a Fastball, with CC Sabathia” by Eno Sarris - 10/11 ----是為了所謂的『平衡報導』?!
當然『火球』對於國內球迷向來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所以本文中讓球迷最為讚嘆的大概是這句了:
『當晚,洋基投手群平均的直球均速高達98英哩。98英哩欸!那晚洋基投手所有投出的速球中,沒有一顆比96英哩還要慢』。
事實上10/06 的第二場CC Sabathia的四縫線快速球:最快球速是93.6mph、平均球速是92.2mph,他2017整季的平均球速是92.10mph!
10/08的第三場田中將大的四縫線快速球:最快球速是95.3mph、平均球速是93.7mph,他2017整季的平均球速是92.80mph!
很抱歉:沒有一球達到96mph!
而且這場球CC投了13個四縫線快速球,占全部的16.88% (13/77),
田中也投了13個四縫線快速球,占全部的14.13%(13/92)!
同樣的標題:『洋基將引領未來的投球趨勢』,怎麼居然是完全不同的方向?
冒昧的建議版主大大:似乎應該再寫一篇以示『平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