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打從推特在2006年7月正式推出後,這樣的社群交流除了開始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風氣、甚至部分政治的發展之外,也開始對NBA的球賽和周邊效應起了重要的影響。
尤其近幾年,透過結合更多品牌經營,進而達到商業效益,社群的經營已經漸漸成為球迷看NBA,不可或缺的一種參與和觀察角度。
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想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主題:
NBA的社群經營效果,與球隊和球星的實質表現是否有密切的正向關聯?
這次要探討的是金州勇士隊,透過觀察勇士約三週內的650篇推文,搭配球隊勝敗結果、球星表現,以及話題的營造來連結,進而證明上述提出的問題。
勇士隊官方推特的追蹤粉絲數,在11月中下旬時,突破500萬大關,在NBA排名第二,僅次於洛杉磯湖人的712萬;而球隊的總推文數也在近期突破7萬,排名全聯盟第三,推文數前兩名的球隊,可能會讓各位略感意外,分別是公鹿隊10萬(超會推文)、籃網隊7.1萬。
雖然過去的粉絲成長率,已經無法確切追溯,但可以推測的是,打從推特開始活躍的2010年代之後的「總冠軍球隊」,大多都擁有較高的粉絲數,分別列出於以下表格。
總粉絲人數 | |
湖人(09-10) | 712萬(most in the NBA) |
小牛(11) | 143萬 |
熱火(12-13) | 454萬 |
馬刺(14) | 303萬 |
勇士(15&17) | 506萬 |
騎士(16) | 284萬 |
勇士身為近三年內,兩次奪下總冠軍的球隊,擁有高粉絲數自然不令人感到意外,然而湖人的高粉絲,我推測除了曾身為連霸王者之外,球隊在NBA的傳統性與指標性也是重要因素。
底下再分別列出幾支球隊的追蹤人數,方便做個簡單比較。
塞爾提克296萬、雷霆231萬、公牛398萬、拓荒者107萬、尼克198萬。而剩下的所有球隊中,仍有十二隊的追蹤人數在100萬以下。
想當然爾,球隊的粉絲人數多寡,也和所屬城市的市場大小、城市規模、和居民人數有關,但這裡暫不探討。
先回到主角勇士隊。
在觀察了600多篇推文內容後,想透過幾個主題和大家分享,搭配一點點統計上的數據分析、和勇士近期的表現做連結,來推論一些可能的事實。
幾個主題分別是「球星表現與球隊勝負」、「熱門及常用標籤」,以及「指標性推文」。
球星表現與球隊勝負
勇士隊的兩個指標球星,Stephen Curry 和 Kevin Durant的個人推特頁面,分別擁有1100萬和1700萬的粉絲人數,儘管KD是略高於Steph,但透過以下的勇士隊官方推特數據,將證明一件事。
那就是勇士隊的球隊文化,絕對是建立在Steph Curry身上,這是無庸置疑的。
先給一個簡單的數字。在我觀察的這三周內,勇士隊的650篇推文平均讚數約為1220左右。
所有貼文中有標記KD本人的貼文,讚數平均為970;而標記Steph的貼文,則有1850以上的平均讚數,足足KD的兩倍之多。
而在貼有"#StephGonnaSteph"標籤的貼文中,讚數平均為2840。
勇士全隊也只有Steph Curry有他自己個人專屬的搜索標籤。
球星文化固然是影響一支球隊關注度一個很大的原因,但在勇士這個文化中的主角是誰,透過這些數據我們就能夠略知一二。
而對於粉絲來說,無法關注球賽的時候,當然希望能透過社群關注賽果,和球員的表現囉。勇士隊的官方推特大部分用以下的方式呈現:
Final 📊
— Golden State Warriors (@warriors) 2017年11月20日
Steph - 39p/11r/7r/2s
Klay - 23p/10r/2s
Omri - 12p/8r
Andre - 12p/5r/3a
Nick - 8p/3r
Shaun - 6p
Draymond - 5p/7r/8a
D-West - 4p/3r/2a
Kevon - 4p/3r/2b
Zaza - 3p/2r/4
JaVale - 2p/3r/2a/2b
Ken
延伸幾個自己對於社群媒體的想法供參考
儘管推特美國外使用的人數在增長,但臉書整體來說還是比推特有更大量且國際化的使用者,若要看國際知名度的話臉書的粉絲團是一個不錯的標籤,老派的湖人、公牛真的都不差,但按讚數我認為不等於粉絲黏著度,因為有強大基數的球隊比較是不公平的,可能獲得大量的按讚卻不見得所有人都在討論比賽,若能計算關鍵字的討論熱度與轉貼次數或是留言,我覺得會有更有趣的結果。
內文提到的標籤,在共通社群中有沒有更多獨特語言,哪些會讓球迷最常使用?快艇去年是用it takes everything、雷霆是Thunder up、馬刺go supers go,像拓荒者之前的rip city就讓人印象深刻。有沒有可能口號很帥,但球迷不愛?XDD
推特的性質允許大量推文,甚至鼓勵時時刻刻狂發,但IG、臉書不允許,再加上臉書演算法很機歪,所以為了達到更好的觸及數,單篇貼文的內容反而格外講究,性質也很有趣,從這點來看,IG更能看出球隊對於說故事能力的掌握,推特有時則以一些表情符號甚至神來一筆能創造更好的效果,此外同一張圖片在不同社群媒體上的文字敘述有沒有可能不同?
楊明勳
台灣用IG跟推特的朋友比例還是低,一些回覆的習慣不同讓這兩個軟體普及率大大不如FB,不過從社群網站的經營真的可以看出球隊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