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都聽過"球是圓的,不到最後一個出局數之前,甚麼都可能發生"。每一年世界大賽的最後一戰,都有結束比賽的最後一個出局數,而取得最後一個出局數,就需要有那顆造成最後一個出局數的球。大家有沒有想過,當您所支持的隊伍,拼戰一整個球季,終於贏得世界大賽總冠軍後,這顆深具紀念意義的"最後一球"去哪了嗎?
查爾斯叔叔從小觀看大聯盟比賽時,每次看到球隊贏得世界大賽冠軍後,總是非常好奇那顆"最後一球"去哪了? 因此還特別花時間去向相關單位查詢並深入瞭解,才發現根據大聯盟的規定,不論接到這"最後一球"的球員是誰,該球員可以決定這顆球的所有權。 因此,不論球員最後決定是要自己留作紀念,轉交球團公開展示,賣掉,隨手送給球場警衛,或是給自己家的小狗玩都可以。
時間回到2016年11月2日,世界大賽第7戰10局下半,1壘有人2人出局,等待最後一個出局數的緊張時刻,就像連結炸彈的引信上緩緩移動的火花,這時球迷們都睜大了眼睛,看著小熊投手Mike Montgomery投出手中的球,只見印地安人的打者Michael Martinez,揮棒擊出三壘方向的內野彈跳球,小熊三壘手Kris Bryant快步往前接到球,快傳給一壘手Anthony Rizzo後,一壘審舉起了右手確定出局,同時也確定,小熊隔了108年後再次贏得世界大賽總冠軍。
確定奪冠的那一瞬間,當時人在台灣透過網路平台看比賽的查爾斯叔叔,雖然是情緒激動並熱淚盈眶,但眼睛還是緊盯著Rizzo在接到球之後先高舉雙手,接著把這最後一球從手套中拿出,放進左後方的口袋裡,然後才與其他球員一起擁抱慶祝。
賽後記者訪問時還特別詢問Rizzo對這顆球的處理方式,是要自己留下來嗎?
當時Rizzo只回說"還不知道,但一定會被永遠珍藏"。
正當大家都以為這顆打破小熊108年魔咒的"最後一球",應該會被Rizzo自己留下來當傳家寶後,沒想到在小熊隊慶功大遊行時,Rizzo於舞台上公開地說: (翻譯的大意)
"朋友傳訊息給我(Rizzo),說手中的那顆最後一球價值3百萬美金,但我覺得如果沒有所有的球員大家一起努力,小熊也不可能得到總冠軍,而且我覺得贏球最大的功勞是小熊球團老闆Tom Ricketts,Ricketts為芝加哥小熊盡心盡力,花了很多時間與金錢,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因此我堅定的認為,只有把這顆球獻給球團老闆Tom Ricketts才是最正確的決定。"
而球隊老闆Tom Ricketts之後也表示,就算有人願意花超過3百萬美金向他買這顆很特殊的"最後一球",他也不會賣,他會好好珍藏這顆極具紀念意義的球。
Embed from Getty Images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然而,像Rizzo這樣只為了感謝老闆用心經營球隊,而把這顆價值3百萬美金的球,送給球團老闆的球員,在過去的世界大賽取得最後一球的球員中,算是極少數中的少數。
接下來就讓查爾斯叔叔挑幾個比較有趣的故事與球隊來聊聊,這些奪冠隊伍,在贏得世界大賽總冠軍後,那些深具紀念意義的"最後一球"去哪理了?
道粉
題外話
在「球隊」上我雖只心向道奇這一隊 (但未必喜歡道奇的王牌或球員)
但在「球員」上,我是族繁/從不管他們是屬於那一隊的
比如說我很喜歡(現役及剛退):
Max Scherzer(國民)
Tim Wallach(馬林魚的板凳教練。球員及教練生涯幾乎多數奉獻給道奇, 也是洛杉磯在地人, 最大的願望是當總教練, 但道奇及各隊總是忽略他)、
david ortiz(紅襪)、
Madison Bumgarner及Hunter Pence(巨人)、
Ben Zobrist及Kris Bryant及Anthony Rizzo(小熊)、
Aaron Judge(洋基)
Chris Taylor及Chase Utley(道奇)
以及.......等等
以前我超級喜歡作者老大在文內提到的洋基的Bernie Williams(儘管我從來都不是洋基迷)
Bernie Williams 的年紀還比我小了幾個月
但是昔日的場上丰采及退休後毅然拋開棒球, 從事音樂的人生夢想(還回學校修習音樂及入圍過葛萊美獎)
那份執著及捨得
卻是我遠遠不及的
.
cubsdesigner
題外話,
Bernie Williams還滿酷的, 算是很會過生活的球員之一, 某年(應該是2005年)與太太去洋基之前的球場看球, 在球員入口處遇到Bernie騎了台超帥氣的重型機車, 與他打招呼也非常友善回應, 當時還閒聊了兩句, 非常友善有禮貌的人.只是當時的Bennie應該比現在瘦個10公斤吧?
佳偉
我想過,如果我接到那最後一球〈九局下的再見全壘打,被我接到〉......
我...............應該會默默留給自己! 紀念意義啊...
cubsdesigner
除非打出全壘打的那位球員, 提出更好的方案來交換. 不然大家應該都會想留著吧?
佳偉
不會耶,我想留著當傳家寶!
cubsdesigner
確實有許多球員都把那顆最後一球, 留著當傳家寶了.
youuyouu
瞬間想到中華職棒那些有意義的比賽球用都去哪裡了? 幾年前, 太座從學校鐵櫃找到兩顆簽名球, 一個是廖敏雄簽的, 另一個是金臂人黃平洋簽的, 辦公室沒有棒球迷, 所以大家準備把球丟掉的時候, 太座覺得可惜, 就拿回家了, 我覺得球不是用來增值收藏用的, 而是整個國家對於運動重視的態度, 很顯然台灣似乎這三十年來還是沒有把球類運動深深扎根到普通人民的生活裡, 或者說, 台灣人對運動喜好的熱度就跟蛋塔效應一樣? 這顯然不是很好的事情..
cubsdesigner
如您所言, "球不是用來增值收藏用的, 而是整個國家對於運動重視的態度", 應該說是台灣所流行的運動缺了讓人"感動"的要素, 那種"感動"的要素是就算輸球, 球迷還會陪著那些輸球的球員, 幫他加油打氣, 不是謾罵. 好比小熊隊輸了那麼久, 球迷們還是不分老少的好幾代都全力支持, 而且相信真的會有得冠軍的一天, 所以等到真的拿下冠軍的那一刻, 所有人的情緒全部被釋放, 到現在, 查爾斯叔叔每次看到小熊奪冠那時候的短片, 眼眶都還會濕濕的, 那種感動很難用言語形容, 但是一輩子都忘不掉.
youuyouu
看過一篇感人的報導, 108歲的老奶奶知道小熊奪冠之後, 安詳的辭世了, 其實很多這類的新聞報導, 如果能用文字昇華到文藝層次, 報導就不只是新聞而已, 而有了文字傳世的文學價值..
很少人能活到一百歲, 我們又何其有幸在有生之年, 看到魔咒被打破, 另一方面, 破咒也不是純屬僥倖, 在這108年間發生的各種傳奇傳說, 都可是珍貴的運動文化的真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