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7/12/25

【諸羅山盃後記】擊敗京都的那一刻

2017年諸羅山盃已經在上周五順利落幕。我非常幸運地能夠連續兩年擔任日本少棒隊的球隊領隊,也在本次賽事中見到動人的一幕──擊敗強敵日本京都隊。就是那支2010年起拿過6座冠軍,今年來挑戰三連霸...

作者:鹿識百義

K.C.

好感人的小故事,感謝分享,也希望能多看到這些細膩的故事。台灣的棒球文化的厚度,就是從這些細微的紀錄中堆疊的,謝謝您!

  2017年諸羅山盃已經在上周五順利落幕。我非常幸運地能夠連續兩年擔任日本少棒隊的球隊領隊,也在本次賽事中見到動人的一幕──擊敗強敵日本京都隊。就是那支2010年起拿過6座冠軍,今年來挑戰三連霸的球隊。
  這應該是個值得細細咀嚼玩味的比賽,卻不見有記者來訪問我們。不只是我,連教練與球員都覺得有些可惜。
  也因此想要把這場比賽紀錄下來,因為這是太棒的回憶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年,我們在決賽第二輪就碰上京都隊,當時隊上兵多將廣,還期待著能夠與京都隊打一場好比賽。事實上卻是我們毫無反抗之力,對手無論攻守皆高過我們,小選手們拚盡全力最後也只是以六比一敗陣下來。
  反觀今年,原本應該有十個選手來台,卻因為其中一人出發前染上流感,最終來台的只有九人……這就表示無論如何都不能受傷。再加上今年的投手投球限制,投滿六局強制退場(以近兩場出賽合計局數計算、退場後禁止上場守備、下一場比賽不能以投手身分出賽),這也表示所有投手只能投五局,不然場上就剩八個人了。


  在完全不利的狀況下得知要對上京都,教練與球員都相當有壓力。去年在同一個場地、遇上同一個對手,我們輸得落花流水。雖然今年帶隊的教練與球員都不同了,但身為同一支球隊還是希望能放手一搏。


  比賽開始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局上半靠著2、3、5棒的安打拿下的寶貴的第一分,也是比賽時間限制內拿下的唯一一分。先發投手也非常爭氣,面對京都隊還是能頂住壓力,前面兩局無失分,不過三局下半因為保送與安打失掉一分,後續穩住陣腳力保不失分。
  打完五局維持一比一平手,因已達比賽時間未分出勝負,進入到突破僵局制,由無人出局滿壘第一棒上場打擊。
  第一棒抓準第一球擊出一分打點右外野安打取得二比一領先,後續並未擴大分差,只能帶著一分領先進入六局下半。當然京都隊也是無人出局滿壘開始攻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六局下半,考慮到投球限制教練換上後援投手,此時內外野全部趨前防守,拚盡全力要守下這一分,畢竟比賽打越長對我們越是不利。
  對手同樣抓準第一球全力揮擊,這球擊向游擊手,游擊手先傳本壘再傳一壘成功製造了兩個出局數。此時二壘跑者為了搶下分數奮不顧身衝向本壘,一壘手將球再傳本壘,跑者就在本壘一步前遭到觸殺,最後成了一次6-2-3-2的三殺守備。

 

  二比一比賽結束。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贏了京都隊,就靠著僅有的九個人。


  或許是因為喜悅加上壓力釋放,賽後大家都哭了,教練也泛著淚光,跟著來加油的家長也在一旁拭淚。
  再向大家強調一次,京都隊自2010年起拿過六次冠軍。而我們擊敗了擁有風光歷史的京都隊,成功進入16強。
  我們的另一支球隊在自己的比賽結束後趕來加油,同樣目擊這歷史性的一刻。當這群偉大的球員正要走出球場,外頭另一隊早已準備列隊歡迎,選手們一邊與另一隊的戰友們擊掌一邊走到球場外,教練與家長也獲得同樣的歡呼。

  雖然隔日第一場比賽就敗陣下來(兩隊都是…)(笑),以16強的成績結束本次賽事,但所有選手早已使出全力,獲得了太多比起輸贏更有價值的東西。


  在選手們歸國後,得到了這樣的消息:一位家長說,小朋友回到家後滔滔不絕地細說他在台灣發生的所有事情。家長也發現到小朋友細微的改變,過去只要家長在身邊,小朋友便會要求媽媽幫他拿球具。這次回到日本,媽媽問他是不是要幫他拿東西,小朋友的回應卻是「不用,我自己拿」。

  讓小朋友到外頭闖一回,無論最後結果如何,總會有成長的,是吧!

(照片包含對京都一役與其他賽事,取自:自己拍攝、球隊工作人員LINE群組)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