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NBA的Chritmas Games 重頭戲Cavs vs GSW由於比賽過程緊張刺激,第四節剩下1分:59秒雙方比數92:92, 所以已經符合NBA官方必須發行Last Two Minute Report (L2M)的條件。而L2M裡又坦承誤判,因此讓這場賽事的討論又餘波盪漾延續了幾天。
那L2M到底是甚麼報告,為什麼要搞這個對比賽結果沒影響的事?裁判看了臉上無光、球員看了更杜爛、賭徒看了一直幹!那不就是放馬後炮嗎?不是的!我認為NBA官方很有勇氣,L2M主要是為了挖掘真相,做到檢討透明化沒有隱瞞,同時也給裁判們當作案例檢討,讓往後的比賽更加公正。即便這報告或許得罪一缸人,但是只要對球賽公平、公正、公開有幫助,甚至對NBA的地位有助益都應該去做。就是要有不怕得罪人的魄力去執行該做的事組織才會進步,這跟轉型正義的概念是一樣。
要發行L2M是有條件的,而今年2017 ~ 2018球季的條件又更加嚴苛。也就是每場季賽/季後賽,第四節或OT終了前2分鐘比數差距在3分內,NBA就必須發行L2M. 上個球季的門檻是第四節或OT終了前2分鐘比數差距在5分內就必須發行報告。
以12/25 (台北時間12/26) Cavs vs GW 的比賽為例:NBA官方L2M報告 👈請按連結。從報告可以看到總共有4次的Incorrect Non-Call (INC), 也就是誤判沒吹哨,有3次是KD犯LBJ;有1次則是反過來。報告裡還附上影片連結。L2M的格式如下截圖:
今年球季至今,只有10/19, 11/8, 11/14, 11/18, 11/26, 12/14, 12/17這七天不需要發L2M, 其餘有比賽的日期都有賽事達到要發行L2M的門檻,這也表示很多場比賽非常緊張刺激。
L2M是從2014 ~ 2015球季3月1日開始實施,不過4個球季。但是爭議卻頗大,NBA裁判公會甚至發過聲明稿請NBA總部取消發行L2M的制度。反對理由不外乎,報告對比賽結果於事無補;追求透明化,公正、公開只會製造更多對立,還有對裁判的仇視。想要追求毫無瑕疵的比賽事不可能的,哪樣的比賽沒人要看!裁判也是人,人眼就是有可能誤判,那是比賽過程的一部分。NBA裁判工會聲明稿原文。我認為裁判工會真丟臉,連接受真相的勇氣都沒有,既然已知道人眼比不上鷹眼就應該虛心接受指教,面對並採納科技的優點,想想以後應該如何再提升判決精確度。而不是要NBA官方掩蓋真相,太令人不齒了!
其實,我真希望有一天可以看機器人當裁判,而且把裁判機器人裝扮成金正恩、Donald Trump, 超級名模Doutzen Kroes也饒有趣味,看看機器人以科技執法的比賽是不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公正。
參考來源:
http://official.nba.com/2017-18-nba-officiating-last-two-minute-reports/
https://697f6f9668a0bb24cd4b-78390edf330c094418f39edbaa9073b0.ssl.cf1.rackcdn.com/2016/06/NBRA-L2M-Position-.pdf
http://official.nba.com/nba-last-two-minute-reports-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王信雄
可是機器人裁判弄成川普樣,大家會不會故意撞他或拿球砸他呢?
那如果弄成美女裁判,會不會造成失誤大增呢?
以上說說笑。
但說真的。我覺得事後看比賽做檢討是提升的一個方法。
但只看最後兩分鐘有意義嗎?
如果最後兩分鐘還真的都沒誤判,但前面46分鐘亂判一通,那可以說這場比賽輸贏很公正嗎?
舉勇騎聖誕大戰來說,KD應該在衝撞卡德隆那一次。理應領到第二次技術犯規了。
那最後結果雖然不敢保證。但是否比賽會完全呈現不一樣呢?
蕭阿伯
攻擊裁判是會被驅逐出場的!特別是侵犯金正恩很可能被砲決或是在機場以莫名毒物送上黃泉路,就像他幹掉他哥一樣喔!另外,雄性動物在美女面前一般都會更賣力表現!應該會增進球賽精彩度。以上說笑回覆。
裁判也是人,跑一場球下來體力也下降了,加上球賽緊繃做出錯誤判決的機率一定是會相對提高的。所以如果裁判能挺住,賽後的L2M也證明誤判次數低,那裁判的評價就會高。而判決一致性、證確性高的裁判才能被選為季後的裁判。
季後賽裁判選擇的方法跟你分享,選37位裁判在地一輪執法;Conf Semi Final變30位;Conf Final變20位;最後再精選出12名當NBA Final的裁判。
基本上,是不敢亂判的,因為這工作也不是金飯碗,表現不好、誤判率高就會被削職的。NBA史上第二名女裁判就是因為表現不如預期所以被請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