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星除了與球團的鉅額簽約薪資之外,許多提供消費型產品的企業也希望藉由球星的高人氣來拉抬產品知名度與銷量,特別是眾所周知的球鞋品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也捧上大把鈔票請NBA球星代言,其中包括:騰訊、阿里巴巴、李寧運動球鞋服飾。
LBJ連續兩年拿下NBA代言王,2017代言費高達55 Million美金,約16億台幣。主要的代言產品有Beats耳機,Kia汽車,Nike, Coca Cola, 三星。
Kevin Durant連續兩年蟬聯代言二哥,但是差LBJ將近20 Million美金。
Stephen Curry則是代言大爆發,除了UA球鞋、止汗劑、濾水壺、連醫療單位也找上門!總代言費暴衝到35 Million美金,拿下今年第三。
Chris Paul連續兩年在前十名,算是業者青睞的球星,據說是因為有Camera Face多數人認為He is CUTE.
James Harden個人形象非常鮮明,所以代言產品也很廣泛,有耳機、銀行、運動貼布、Vidoe Game.
2017幾進前十的還有Russell Westbrook. 老實說,多數人一定同意他的球技比人帥氣太多,即便如此,代言也不少。
Kyrie Irving最為人知當人就是那Uncle Drew四部曲。加上如日中天的知名度,今年殺進代言前十名。
2016 Kobe Bryant還在第三名,但是畢竟已離開球場,所以今年已退出前十名。Blake Griffin今年也掉到前十名之外,應該跟海扁自己球團的人加上受傷出場次數變少有關,因為畢竟商業價值已經降低。
比較令我意外的是Derrick Rose,打沒幾場球,傷勢不斷,還會突然失蹤,竟然還能拿到14 Million美金的代言,只能說經紀人打理的真好。
xo
早謝玫瑰啦
Toddy
玫瑰的代言主要大部份還是來自愛迪達吧,之前顛峰時簽了一張好像10幾年的代言合約,總額多少我忘了但平均一年好像也有個千萬美金吧,現在的玫瑰變這樣想必愛迪達的高層臉上應該是............................
蕭阿伯
Toddy 好記憶。2012 Rose跟Adidas簽下當時最肥球鞋贊助約高達185 Million USD. 今年一度想退隱就會變成毀約而拿不到 80 Million USD.
運動視界編輯
您好,幽默表達仍需留意界線,請留意您的文中用詞,避免自己給球員加上不雅綽號涉及人身攻擊,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