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兄弟在2017年下半季大量起用年資較淺者登場,甚至季後大幅釋出主力球員,引起球迷不快。不過球團似乎不以為意,更有一番打算之感。究竟球團方會有什麼打算?2018年球季,在經歷2017年行銷、票房都不如預期的中信兄弟,戰績面能藉由球迷口中的「太史公」運籌帷幄,打出好成績嗎?
(詹子賢今年能否續扛第四棒並發揮實力呢?)
2018年一、二軍教練團名單
職務 | 總教練 | 首席教練 | 打擊教練 | 投手教練 | 牛棚教練 | 守備教練 | 體能教練 | 投捕教練 |
---|---|---|---|---|---|---|---|---|
一軍 | 史耐德 | 丘昌榮 | 普力斯 許皓銘 | 伯納 | 葉明煌 | 黃泰龍 | 謝志綸 朱偉銘 | (無) |
二軍 | 林威助 | (無) | 威爾森 石志偉 | 霍爾 佛斯特 | 林恩宇 | 林明憲 | 陳弘桂 | 陳智弘 |
中信兄弟的教練團組成方向非常明確,大致是以外籍帶領本土,讓本土教練團有吸收新知、新觀念的機會。2018年的教練團變動極大。以二軍來看,原先的大威總教練不續約,由效力日職11年、中職4年的林威助接替,投手教練另聘佛斯特擔任「投手復健教練」,重點放在傷後復出的投手群復健與重返投手丘上。打擊教練則改由威爾森出任,一軍打擊教練石志偉也調整到二軍。
一軍總教練史耐德於2017年就確定續約,打擊教練因克魯茲無法配合整季而改由普力斯擔任,並找來曾是兄弟象隊二代象時期的外野手許皓銘(許誌為)出任助理打擊教練。此外投手教練銳威退休,接手的是有10幾年小聯盟執教經歷的伯納,牛棚教練因應許銘傑赴日職西武獅隊,邀來與霍爾、史耐德皆認識的台籍教練葉明煌。
(中信兄弟二軍總教練林威助)
2018打線我這樣排
打 序 | 第一棒 | 第二棒 | 第三棒 | 第四棒 | 第五棒 | 第六棒 | 第七棒 | 第八棒 | 第九棒 |
---|---|---|---|---|---|---|---|---|---|
推測打線 | 二壘手 | 游擊手 | 中外野 | 右外野 | 指定打 | 左外野 | 一壘手 | 三壘手 | 捕 手 |
王威晨 | 吳東融 | 張志豪 | 詹子賢 | 周思齊 | 陳子豪 | 許基宏 | 曾陶鎔 | 陳家駒 | |
私心打線 | 二壘手 | 左外野 | 指定打 | 三壘手 | 中外野 | 右外野 | 一壘手 | 游擊手 | 捕 手 |
王威晨 | 陳子豪 | 周思齊 | 林智勝 | 張志豪 | 詹子賢 | 許基宏 | 王勝偉 | 陳家駒 | |
恰迷打線 | 二壘手 | 左外野 | 中外野 | 一壘手 | 指定打 | 右外野 | 三壘手 | 捕 手 | 游擊手 |
王威晨 | 陳子豪 | 張志豪 | 彭政閔 | 周思齊 | 詹子賢 | 曾陶鎔 | 陳家駒 | 吳東融 |
王威晨的打擊能力在冬盟發揮得不錯,如果持續帶到新的球季,相信續扛第一棒應該沒有問題,選球部分要更精準,提升上壘率會更好。而以推測打線來說,吳東融這棒應該會擺在第二,如果是SAS我個人私心打線,則是希望長打能力提升不少的陳子豪,直接擺在第二棒。第三到第六棒則是視狀況調動。
陳家駒過往備受期待,不過2017年傷退後,黃鈞聲也扛得不差,兩人要擇誰,應該取決於敵隊先發投手及打擊近況。至於岳東華會不會先拉上一軍?個人覺得不會,二軍先打一陣子再看吧!而林智勝與王勝偉?希望不會只出現在私心打線上,真的。
(2018年究竟是吳東融先發游擊呢?還是王勝偉?)
投手戰力預測
先發投手 | 後援投手 | ||
---|---|---|---|
一軍 | 艾迪頓→洋將二→洋將三→鄭凱文→洪宸宇 | 常駐組 | 吳蔚驊、陳柏豪、鄭錡鴻、彭識穎、 張凱倫、 江忠城、王梓安、官大元、 歐耀宗、邱品睿 |
輪替 | 蔡齊哲、王則鈞、楊志龍 | ||
終結者 | 王鴻程、謝榮豪、吳哲源 | ||
二軍 | 陳琥、潘韋辰、杜家明 | 李吳永衡、鄭佳彥、楊達翔、周磊 |
野球夢小子
哈哈哈 私心打線很有趣
但大家可能會想...那我恰哥在哪?
Sas
在我心裡(不對)
在周思齊放DH的狀況下,恰哥要登場,就是一壘或代打,以打線來看,如果真是「推測打線」的排法,那恰恰放四棒守一壘、許基宏只好退到板凳上了。
周育昇
在恰恰守一壘的情況下 許基宏也不一定要退到板凳上 他可以守3壘啊
就是把曾陶鎔退到板凳上 恰恰1壘 基宏3壘 也可以
Sas
決定放個恰迷打線自己過癮
野球夢小子
是也不用第四棒啦 哈哈哈~
蔡版第
周董守中外野!!太狂啦xd
鐵粉
私心打線 詹子賢跟周思齊應該是名字放反了吧
Sas
我換來換去,漏掉了守備位置 ...考量很久的排法啦!
大嘴砲領主
長久來說,陳柏豪有沒有機會養成SP?感覺有潛力,至少不是ACE,2.3號應該也還可以
以前的想法是,先讓年輕人中繼出發,適應強度後再來調整體能轉任先發
但現在比較傾向,一開始就以先發為目標,真的不行,再轉後援,這樣子沒有體力控制的包袱,把能量在短局數裡釋放,應該也是不錯的防波堤
Sas
我期待蔡齊哲、王則鈞、楊志龍、陳琥、杜家明、吳蔚驊、陳柏豪、鄭錡鴻這些人是先發角色,但這支球隊這麼多先發嗎?在過度仰賴洋投、球隊數不足的情形下,有些人只能規劃拉往牛棚、當個強力的後援。
野球夢小子
直覺啦,就個人直覺,陳柏豪在職棒可能後援比較好,屬於先發型的應該還是蔡齊哲、楊志龍,只是他們要養起來也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大嘴砲領主
因為他還年輕,所以想說練個3年實在練不成SP,也還不到22歲,再放到牛棚應該還可以
Paul Kangaroo
原作您在文中說到「恰迷立場」?
只有恰迷會排恰恰先發?
嗯...
呵 呵 呵
如果球團真心考慮戰力
那怎會有去年底冷凍跟釋出事件
除了戰力(理性的球迷如您)考量跟聽話(噁爛的球團高層)考量之外
還有現實票房考量
今年是恰恰表定退休的一年
站在球迷流失跟票房的角度
怎能不讓恰恰場場先發?
我認為
恰恰再怎麼爛
會場場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