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01/15

春訓雜談1---寫在開始訓練之前

筆者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正好有機緣觀察與陪伴職業選手的訓練。春訓,賽季,季後賽,總冠軍,休賽。 再一次的循環。這幾年來看見了一些,又多懂了一些,便想透過這系列文章來紀錄一下這過程。 鋪陳的...



筆者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正好有機緣觀察與陪伴職業選手的訓練。春訓,賽季,季後賽,總冠軍,休賽。
再一次的循環。這幾年來看見了一些,又多懂了一些,便想透過這系列文章來紀錄一下這過程。
鋪陳的東西可能有點多,還請各位耐心見諒。



^mlb.com

特殊的職業性質
職業選手表面上賺取令人稱羨的高額薪資,可能又有相貌不凡的另一半,簡直人生勝利組;但風光的另一面,卻是需要犧牲與重要家人的互動時間、冒著受傷隨時結束職業生涯的高度風險、上場前吞止痛藥來與慢性疼痛相伴…等不為人道矣的辛苦。


中華職棒大聯盟目前的生態看似熱鬧,吸引年輕選手不斷投入,但卻只有四支隊伍,導致球員的不可取代性降低。球團容易採取短視作法,看起來是賠錢貨的選手,沒有養久一點讓他發光的選項,儘早認賠殺出才是合理的投資選擇,以致於選秀狀元沒幾年就被釋出的案例。中職目前投手平均約四年多、野手五年多的生涯來看,其實生存壓力相當大。頭洗下去,除了身為高階運動員渴望勝負的舞台外,也是為了那看似表現好就可以挑戰更高薪水的誘因。(但實際上台灣職棒的待遇、社會地位完全比不上韓國、日本,更不用說美職了。)


有些人可能很樂天,抱著起碼我比同齡的人賺更多,或是我已經挑戰最高殿堂就夠了的心態,隨時都可以結束這場夢,那我們當然祝福他們。但若一般正常的人,當你還是菜鳥時,年底的釋出潮你還可以看看就好,開心過個兩三年之後,倘若還沒在一軍佔有一席之地,大概突然就會開始有危機意識了;此外,這時間點大概就是年輕球員結婚後,孩子開始出生的階段。於是,有個念頭會從心底冒出來。


迷樣的聲音
身為男人,我今年一定要好好地拼,要給孩子更多的保障,我一定要有成績,不然年底就危險,被釋出我臉就丟大了。」因為這樣的內在信念,讓覺得只能靠自己一肩挑起家庭經濟的人開始想東想西。這便是磨亮「拼命」這把兩面刃的開端。


^konami.com

傷己的利刃
當你只明白不拼不行,卻渾渾噩噩、不清楚自己該如何創造贏家情境時,你會發現你陷入一個困境---為什麼我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卻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沒關係,逼著自己練更多總可以吧!?』隨著身體越來越疲憊,卻越練越退步。帶著鬱悶的心情返家只想休息,卻聽到家人不諒解我為什麼整天都在外面、為什麼沒比賽還要訓練、為什麼不多花心思幫忙照顧家裡?都是藉口吧!?
你只覺得沒有意義。你只想放棄。你被拼搏的刀刃所傷,血淌在心裡卻沒地方流去。


傷人的利刃
當你心念分明,明白贏家模式是需要被苦心創造的。於是乎你的目標明確,燃燒內心的熊熊烈火,投資自己,搭配專業的訓練人員,建立明確的訓練計畫,妥善規劃高效率的訓練模式,輔以優質的飲食營養,休息與恢復。訓練完成,帶著滿足的笑容回家,補上你與家人寶貴的相處時光,當個神隊友,你會創造一個正面的循環---對於投入的心力、汗水,只與強大呈現正相關。來年的球季,你會變成傷害場上敵方的一把利刃;而家人,會是支持你向前最大的原動力。


你想磨亮哪一面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