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01/17

春訓雜談2---你需要更了解自己

^運動視界 16年尾,2017年初,最令台灣人感到興奮和與有榮焉的新聞,就是陽岱鋼選手風光轉戰巨人這支深具歷史的豪門球隊了吧?除了未被證實的高薪複數年合約外,又承接了深具意義的背號2號,...

鄭淳碩

作者你好,透過這樣的方式找到你可能有點失禮,不過我是就讀於輔大心理系的學生,目前正積極準備出國考試,未來想當希望考取運動心理學的研究所,一日恰巧看到學長有相關經驗跟從是我嚮往的職業,很希望可以與你進一步認識,向你詢問許多職業上的問題做為參考。再次抱歉用這樣的方式冒昧打擾...。附上我的信箱:[email protected]

shrink小瑋/許皓瑋

嗨你好~很久沒動筆寫專欄,現在才看到你的留言。如果你仍然有什麼好奇的地方想找人討論,歡迎你來信唷~
[email protected]


^運動視界


16年尾,2017年初,最令台灣人感到興奮和與有榮焉的新聞,就是陽岱鋼選手風光轉戰巨人這支深具歷史的豪門球隊了吧?除了未被證實的高薪複數年合約外,又承接了深具意義的背號2號,社長也期許陽選手是以「勝利使者」的角色來帶領巨人軍奪取冠軍。


如果是你陽選手,你會只是在檯面上爽完就沒事回家睡覺了嗎?
如果你是陽選手,你會感受到眾人的期待猶如千金鼎壓在你肩頭嗎?
如果你是陽選手,你會認為唯有開幕一軍,才是符合能力與身價的證明嗎?


接下來的狀況我們都知道了。陽選手在春訓時就因傷暫停一軍合流,之後的復健賽也跌跌撞撞;期間巨人軍的戰績不理想,媒體鋪天蓋地的渲染「屈辱」、「恥辱」,紛紛指責是幾位高薪FA的選手毫無表現。


如果你是陽選手,你能繼續悠哉悠哉的復健嗎?
如果你是陽選手,你能壓抑著被眾人指責的嫌惡感,繼續低頭完成復健課程嗎?


大家似乎也都忘了一件事,陽選手在16年時,在肋骨斷裂傷勢未癒的情況下,仍然按照教練團的指示持續出賽。

陽岱鋼被迫重傷上陣 


^侯子旅攝


當時就沒有好好停戰修養,帶傷拚搏到季後賽,接著便承接了上面的脈絡。
你認為春訓期間出現的下半身緊繃,跟右胸肋骨傷勢未痊癒毫無關聯嗎?
你認為是選手就該拼命,無視於最終結果其實是對球隊帶來傷害嗎?


陽岱鋼選手絕對是近年來旅日最成功的典範人物,我們從個人的專訪也得知他的成功是奠基在「認真、忍耐、苦練、全力以赴」等信念上。苦行僧式的紀律,已經牢牢刻畫在他血液中。沒有達到他的高度前,我們看不見他選擇的背後倚靠的是多麽強大的意志力。但我們可以猜想的是,有沒有更好的做法來免除自己、球團、球迷三輸,最後三敗俱傷的結果?


上面舉出陽選手的例子,只是要讓大家更明白職業選手不僅只是領著白花花的銀子,他們的壓力來源與形式,可能比你我想像中的更巨大,更鋪天蓋地。而這樣的情境下,當你不知道該信任什麼,就往往會回到自己最信賴的做法---以陽選手而言,可能就是咬著牙,逼著自己苦練苦練,再苦練,為的就是要「不辜負自己/別人對我的期待」。然後頂著一顆不定時炸彈的身體,隨時等著被引爆。


筆者認為是有機會可以創造另一種局面的。前提是職業球員必須先認清自己的壓力源,認識以及辨識自己的個性與習性。


A)壓力源:

1.你最大的壓力是來自內在對於自我永遠的不滿足,其他的聲音對你來說猶如耳邊風。你想要達到一種高度被稱為自我的實現,所以你只在乎自己,你的飢渴成為一種正面驅力,促使你永不妥協?這可能是會讓你走更遠,但卻十足孤獨的內在壓力。


2.抑或最大的壓力源,來自於永遠無法被滿足的外在環境?你常常看著別的人臉色來決定自己該如何做事,你想要討好他人,你總是擔心別人對你的評價,你想要讓周圍的人對你刮目相看,你不想要讓別人失望?雖然這可能讓你在社群、在關係中保有適度的關愛,但這可能是會讓你失去自我的外在壓力。


B)個性與習性:

1.你相信能力是隨著努力而成長的。你企圖心強烈,相信人就是要設定目標,堅持目標,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因為對自己不滿足,堅持相信努力可以克服一切。你認為事在人為,凡事靠自己就對了。然而面對不順遂的情境時,你容易責怪自己,逼迫自己,甚至認為一定是自己不夠努力才會面臨現在的窘境。這可能讓你情緒憂鬱,過度訓練。


2.你相信一個人的天賦是固定的。我能打到這個層級,是因為我能力比較好。覺得靠天份,能走多遠是多遠,不需要努力規劃一切,船到橋頭自然直。失敗對你來說,是天崩地裂的不可能!到最後你只好推論那肯定不是自己的問題,應該是運氣不好,場地不好,隊友不好。面對突然其來的挫折,你可能會選擇逃避,而不是選擇努力。因為你擔心一但努力了,那不正是親手打臉自己,否認自己的能力嗎?你可能會有對周遭他人感到憤怒,導致人際關係大受干擾。


人類是理性的動物,但很可惜的,在你還沒化解一些癥結點時,又遭逢與生存相關的窘迫感,你最理性、最划算的選擇,就是回到過去讓你生存下去的舊有模式。是戰、是逃、還是只能僵住不動,隨波逐流?


你的模式又是什麼?
你訓練肌力,同時也訓練覺察力嗎?
你的肌力已經足以讓你擊出場外全壘打,但你的覺察力是否足以讓你打破舊框架,開創新局面?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