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的時候,我曾經寫過一篇跑步功率計Stryd的介紹,那時候Stryd剛推出第一代,很多數據以及功率訓練理論還沒有太明確的方向。事隔三年,Stryd已經推出到第三代,採用了類似一般步頻器的設計(foot pods),因此可以在不同的跑鞋上使用;與此同時,跑步功率訓練方法也有了不少進展,國外很多教練也開始嘗試使用功率計去訓練跑者。

我在2016年底也購入了Stryd,開始紀錄跑步功率數據,並透過TrainingPeaks與WKO4進行分析,也分別讀了Jim Vance的《Run with Power》,以及Ron Van Megen與 Hans Van Dijk所寫的《The Secret of Running》。
由於我在2016年時出版過《徹底看懂自行車功率訓練數據》,對自行車功率訓練的理論有一定基礎,所以很快就能吸收跑步功率的知識。到現在接觸跑步功率也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除了自己訓練跟讀書外,也經常瀏覽跑步功率論壇的分享與討論,累積了一定的知識跟經驗,所以近期我會開始在這裡分享有關跑步功率訓練的文章,將這方面的知識帶進華人跑步圈。
關於Stryd
Stryd除了可以測量並紀錄功率(Power)之外,也可以紀錄到很多相關的數據(點我查看目前支援的裝置),包括:
- 姿勢功率(Form Power)
- 配速(Pace)
- 步頻(Cadence)
- 觸地時間(Ground contact time)
- 垂直振幅(Vertical Oscillation)
- 下肢彈簧剛度(Leg Spring Stiffness)
- 距離(Distance)
- 高度(Elevation)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什麼是「功率」。
功率的定義為能量轉換或使用的速率,以單位時間的能量大小來表示,單位為瓦特 (Watt, W)。簡單來說,在運動中功率是用來表示你的「耗力程度」(effort);只要你以愈快的速度從A點移動到B點,你的功率輸出就愈高。在計算自行車功率時,由於踩踏的動作是固定的,所以功率計是透過應變規測量踩踏的力量再乘上轉動踏板的速度,即:
功率 = 施力(Force) x 速度(Velocity)
然而,跑步時雙腿的動作並沒有固定軌跡,所以Stryd是採用演算法計算功率,由於施力 = 質量 x 加速度,所以:
功率 = 質量(Mass) x 加速度(Acceleration) x 速度(Velocity)
由於我們在跑步時身體的質量(體重)是固定的,所以Stryd是透過測量動作的加速度與速度來推算出功率,並即時傳送到手錶螢幕上。
因此,當動作的幅度愈大或速度愈快,跑步功率就愈高。功率可以準確測量身體當前的能量代謝消耗(metabolic energy expenditure),不受風向、地形等的影響,同時由於其即時測量的特性,所以相對於配速與心率,功率顯然是一個絕佳的運動強度指標。

測量跑步經濟性
除此之外,由於跑步功率可以準確測量跑者在跑步時消耗了多少能量,所以我們也可以透過跑步功率計來測量自己的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在過去,跑步經濟性只能到實驗室測量跑步耗氧量來計算,跑者或教練不可能隨時知道。然而,有了跑步功率計,只要在相同配速下的功率輸出愈低,代表跑起來愈省力,跑步經濟性就愈好。我們可以透過功率計了解到什麼樣的跑姿最有效率、最適合自己,這是跑步功率跟自行車功率最大的差異。
其中Stryd的Form Power是指用於維持身體姿勢,但無助於身體水平前進的功率輸出(所以我暫譯作「姿勢功率」);在相同的配速下,姿勢功率佔總功率輸出的比率愈低,代表跑步經濟性愈好,透過長期的數據紀錄可以知道自己的跑步經濟性有沒有進步,相當便利。
延伸閱讀:
- 跑步功率最重要的數據:找出你的臨界功率
- 跑步功率計量化跑步技術:水平功率 vs. 姿勢功率
- 跑步功率計量化跑步技術:跑步效能(Running Effectiveness)
- 跑步功率計量化跑步技術:下肢彈簧剛性(Leg Spring Stiffness)
- 如何找出自己的跑步功率區間?
- 如何找出不同距離比賽的目標功率?
- 紐約馬菁英跑者的功率數據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