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年MLB十大球星 — No.5 Clayton Kershaw

過去幾天,運動視界的幾位MLB專欄寫手已接連推出數篇球星介紹文 — 包括Manny Machado、Aaron Judge、Josh Donaldson、Francisco Lindor、...

作者:JK47
此文作者尚未審核通過成為本站作者群

暗夜貓咪

比較Kershaw與歷史上其他投手的盲點,除了目前Kershaw還身處巔峰期之外,還有一點是比較23~29歲這個區間,會忽視掉較晚成的投手。Randy Johnson或許是一個例子:他在未滿34歲前只有3個球季的WAR在5以上,而自34歲起的WAR是7、7.6、9.5、9.6、10.4、8.1、2.4(因傷)、9.6,34-41歲期間累積WAR是驚人的64.2,許多球員WAR累積至此數量便已夠資格獲得進入名人堂的門票了。因此我認為比較時最好找巔峰球季而非以歲數論。

另外,內文提到「Kershaw近三年在季後賽合計投了71局、xwOBA高達0.28,確實比例行賽水準(0.235xwOBA)高上許多」,我想71局這個樣本數不足以解釋這中間的落差;何況季後賽隊伍的確較強,我認為比較好的做法是挑出他每季對上進入季後賽球隊的投球成績與之相比,這樣才能解釋Kershaw在十月的表現是否如預期。

還有一點,去年xwOBA明顯較前兩年高,而生涯HR/FB%僅有8%的Kershaw在去年也突破了15%,這些數據使我對未來Kershaw能否維持以往高水準表現產生疑慮;本篇文章若旨於分析2018球季表現,卻未著眼於討論這點,我認為相當可惜。

JK47

感謝貓咪大的熱心回覆,必須要說有你這樣的讀者真的是我們寫作者的榮幸,願意這樣認真看文又認真回溫真的不簡單XD

不過照慣例的,有讀者提出正當的疑問我們這邊就要負責回答,所以以下是我的答覆

1.人類並不是每個人的生涯際遇都會一樣,即便算出平均數也確實會有很多例外,就跟你提出的Johnson一樣。

不過我想你這邊有點誤會我文章中的意思了,文章中提到的意涵是,像Kershaw這樣在29歲前就能有這麼猛的生涯的投手,大部分人的終點站都是名人堂。

這裡並沒有提到說「所以在29歲前沒有那麼猛的投手,未來就進不了名人堂」;這裡提到的主要概念只是「在29歲前跟Kershaw差不多厲害的投手,未來都進了名人堂,所以Kershaw也是希望濃厚的一人」。

29歲後才爆氣趕進度的當然大有人在,文章中也沒說大器晚成就進不了名人堂;強調的點僅只在於「在這群29歲前就很厲害的投手中,未來入選的機率很高」,所以表現跟他們一樣好的Kershaw機率可能也很樂觀,僅此而已。

至於為什麼要取樣23-29歲,其實並沒有什麼偉大的理由,就是這七年是大部分球員平均下來最巔峰的七個賽季、而Kershaw現在的樣本數據也截止於29歲而已;所以我們就可以拿Kershaw這七個賽季跟歷史比較,來看看過去七年他的表現在史上有多特殊

同樣的,我知道有很多大器晚成的投手在29歲後投得更好,但如果單純比較23-29歲個區域範圍,Kershaw就是歷史強豪之一;而好消息是,在這個歲數表現很傑出的球員中,未來進名人堂的機率極高。

2. 71局是個很小的樣本無誤,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數據派作家會認為季後賽數字參考價值不高。但相比ERA這種運氣影響成分的數據,xwOBA就跟投球內容比較有關聯了吧XD

而我想表達的是,0.235和0.280真的是差距非常、非常大的數據
過去三年Casey McGehee的wOBA是0.238 wRC+ 47
Cody Asche是0.280wOBA wRC+73

雖然都很差,但兩者相距超過25個百分點,差距依然明顯,代表Kershaw季後賽的投球內容真的比例行賽遜色很多(近三年);如果我們要試圖找出幫Kershaw「洗白」季後賽一條蟲的刻板印象,拿xwOBA出來完全於事無補、證明不了什麼。這就是文章要表達的點 — Kershaw在季後賽的實力是不是真的會自動降級,我們當然不能那麼武斷地去說;但很顯然,他在季後賽的投球內容真的衰退了一截,無論是因為對手比較強、還是小樣本的關係,都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說Kershaw真的不會投季後賽,我也覺得是太武斷的論述;但就算不看ERA、改看xwOBA,Kershaw在這方面的疑慮完全不能減少,會質疑他的人還是會繼續質疑他。假設他今年季後賽的xwOBA能更出色,那些論述可能早就能被輕鬆擊敗了;問題是直到目前為止,他也還沒拿出更出色的數據。

當然啦,讓季後賽的每個打者看起來都像是Cody Asche一樣,其實已經是很厲害了XD
但很多球迷就是對天下第一號投手有著更高的標準和期望XDDDDDD

而且比起例行賽偉大的數據,我真的沒很在乎Kershaw季後賽內容變差這個點啦,要不然我怎麼會說他是當今天下第一投XD

只是說,針對很多人認為他季後賽表現就會降一個層級,這點目前連我都找不到能幫他洗白的證據。他在季後賽的數據真的不賴了,但比起例行賽似乎就是差了一截這樣。

3.第一,去年整個聯盟的xwOBA和HR/FB都大幅提高了,這個也是要被考慮進去的點。

另外就如文章所述,Kershaw在2015/2016年的xwOBA確實都是第一名的水準、但去年再怎麼「差」,也還是有全聯盟第四的水平XDD

而且這還是他過去五年最「低潮」的一季喔XD

在2017年以前的四個賽季,他幾乎每一季的投球數據通通制霸聯盟,某一年不小心摔下來應該不是那麼大的問題吧?要連五年稱霸所有人實在太困難了,檯面上的其他好投手Max Scherzer/Chris Sale/Corey Kluber也稱不了那麼久啊。所以我覺得只有一年的略為衰退不算太大的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就是過去兩年都迫使他進過DL維修的背傷。他去年成績的略為衰退很可能就跟背傷多少有關,而且他年紀也要邁入而立了,正常來講巔峰期應該是已經快過了,成績就算有略微衰退那也會是正常現象

所以文章中已經不斷強調年紀和傷勢這兩點了。這兩項因素容易造成球員的效率下滑,而Kershaw現在這兩項數據都將會對他越來越不利。如果他之後成績繼續下滑,我認為主因不會是他2017的表現好不好之類的,而是他的年紀和傷勢一直往上追加,影響到了他的效率。相比2017年略為衰退的數據,年紀和傷勢才是更讓人擔心的部分,是吧?



何俠

光用防禦率來看 Kershaw百分之九十以上就是名人堂

1920年後 生涯超過1500局 防禦率最低的就是Kershaw 低到只有2.36 排第二名的是後援投手 第三是先發 防禦率2.75

Kershaw目前投了1935局

在這邊假設 他的生涯 如果4000局 那就還要再投2065局 而剩下防禦率算4.35好了 因為是自責分多1000分 較好算 那這樣算下來 生涯防禦率 還僅只有3.39 接近3.4

但實際上成績應該會更好 就算未來獎項成就都沒再得 憑著目前 三賽揚 等成就 也會進HOF

不過呢 季後賽 名人堂本就不列入考慮

至於生涯脈絡跟Kershaw最接近 覺得是Tom Seaver

300勝 3000K 大都會隊史最傑出的球員 生涯也是三賽揚 投票率第二高進入名人堂的

最主要他生涯前2100多局 也是防禦率才2.4多而已 最後生涯防禦率結算是2.86

過去幾天,運動視界的幾位MLB專欄寫手已接連推出數篇球星介紹文 — 包括Manny MachadoAaron JudgeJosh DonaldsonFrancisco LindorGiancarlo StantonJose Altuve;這也代表,「2018年MLB十大球星」專題還有五位球員尚未登板(Machado是遺珠之憾) — 因此從今天起,我們將進入前五名的部分。若您想對此系列的架構、意涵有更深入的了解,歡迎點進這篇前言閱覽;至於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是誰?答案就如你在標題所見到的 — 道奇隊王牌左投Clayton Kershaw。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聯盟歷史上(自1871年起算),共有1732位先發投手至少在MLB投滿500局;在這片投手海中,來猜猜ERA-、FIP- 兩項數據各自的榜首是誰?Pedro Martinez?Walter Johnson?Roger Clemens?Cy Young?Greg Maddux?Ed Walsh?通通都不是 — 沒錯,目前這兩項成績的歷史榜首都是Clayton Kershaw。他的生涯防禦率比聯盟平均低了38%、領先榜眼Martinez的67ERA- 五個百分點;他的FIP也比平均低了34%、微幅領先Martinez的67FIP-。或許這位「現代神左」的威力無人不曉,但Kershaw的實力顯然並不只是現代最強 — 他很可能是MLB史上最傑出的投手之一。

World Series - Houston Astros v Los Angeles Dodgers - Game Two

 

當然,上述數據有其盲點 — Kershaw現在才29歲,不像榜上其他投手的成績多半已算入生涯後期的衰退;他再怎麼神,未來也終有衰老的一天。但事實上,就算只看截至29歲的生涯表現,Kershaw的數據仍是獨霸歷史等級 — 大聯盟史上共有1459位先發投手,在29歲賽季結束時生涯局數突破500局;Kershaw的62ERA-、66FIP- 都只些微落後一人:Martinez在29歲前投出了61ERA-、63FIP-。若是改看累積WAR值,Kershaw在29歲賽季結束時的生涯WAR高達58.0、排歷史第七高;排他前面的六人除了Clemens之外,其他五位投手平均比Kershaw多吃了1518局,因此才更容易累積更高的WAR。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扣除投球局數爆量、分工不明確的上古時代,上述排行榜中最接近Kershaw的投手,大概是Clemens和Martinez;前者在29歲前累積2029局、59.7WAR,後者則是1585.2局、52.8WAR — Kershaw的1932局、58WAR顯然足以和他們平起平坐。此外,生涯截至29歲、就能投出超過50WAR的14位選手中,扣除吸食古柯鹼的Dwight Gooden、用禁藥的Clemens、現役的Kershaw和Felix Hernandez,其餘10位全數入選了名人堂;單論成績,當中大概只有Hernandez、Gooden的生涯數據不夠格入選。而最接近50WAR的其他三位投手Bob Feller、Tom Seaver、Robin Roberts,後來也都進了名人堂。

World Series - Houston Astros v Los Angeles Dodgers - Game One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只看23~29歲 — 也就是Kershaw生涯至今最巔峰的七年期間,他的優勢看起來更加明顯。大聯盟史上僅有五位投手可在這段期間繳出更高的WAR,分別為John Clarkson、Johnson、Clemens、Mathewson和Martinez;其中僅有Clemens因禁藥問題未能入選名人堂,但他的生涯數據也絕對夠格。而排在Kershaw後面的14位投手,也全數進了名人堂 — 換句話說,史上在23~29歲期間投出最多WAR值的前20名投手中,僅有現役的Kershaw、用藥的Clemens未能入選名人堂;而且Kershaw的WAR在這20人中還僅輸了五位。

 

也就是說,即便他今年才將邁入30歲、未來的事情也很難說,但若Kershaw未來能避免重大傷痛、或別出太大的意外,基本上他已經是名人堂保證班的成員之一。或許大部分球迷都明白他是近代最強的投手,但此論述某種程上仍「低估」了Kershaw — 在30歲以前的生涯,他是整個歷史上最傑出的投手之一;拿他和Maddux、Clemens、Pedro相比,也一點都不為過。放眼歷史,他也不會輸Johnson、Mathewson這些上古神獸。由於時代變遷,他吃下的局數可能不如遠古強投多;但若要討論在場上的投球效率,大聯盟歷史能比擬Kershaw的人物並不多。

World Series - Houston Astros v Los Angeles Dodgers - Game One

 

除了累積數據驚人,Kershaw年與年之間的穩定性更是可怕。過去九年他的ERA- 從未高於76、八度低於70;自2013年後,他逐年的防禦率分別比聯盟平均低49%、49%、43%、58%、44%。Kershaw近五季也幾乎獨霸了所有和投球相關的數據:52ERA-、57FIP-、62xFIP-、26%三振率減保送率、0.195被打擊率、0.87WHIP、2.54SIERA、34.4WAR、37.9RA9-WAR全都排第一,而且領先榜眼都有一段差距。當然,這已經不是太讓人訝異的結果 — 身為MLB歷史最強的投手之一,在他所屬的年代稱霸也是剛好而已。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