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Livan、右為Orlando(vancouversun)
除了被大聯盟優渥的薪水所吸引,這些古巴球員在開始有叛逃新聞後的出國比賽,每每在外地時都被當成罪犯來監控,這讓他們飽受壓力。因此,在外面的吸引力與內部往外推的力量下,古巴的叛逃球員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就算冒著海難的風險,被人蛇集團的監控,他們也在所不惜,只為了能搶灘到美國,尋找屬於自己的美國夢。
【延伸閱讀:美國、古巴、棒球夢】
就算當局說過,跑了一個人,還有千千萬萬的人正等著排隊進國家隊這種大話,但大家心裡都很清楚,不是人人都能擁有如Yoenis Céspedes般勁爆的爆發力,也不是人人都能跟已故投手José Fernández一樣把三振對手視為理所當然。在古巴政府拒絕徵召這些叛逃的球員打國際賽的前提下,國家隊的實力就開始青黃不接,慢慢的衰弱了。
Fernández當初歷經海上生死交關才千辛萬苦地跑到美國,卻在要大紅大紫時因意外死在海上,讓許多球迷悲慟不已(Slate)
鬆綁
2011年,古巴邁向了下一個紀元。蘇維埃社會主義的大旗雖然仍在哈瓦那飄揚,但政府的領導人已不再是那位讓美國恨的牙癢癢的老卡斯楚。因為健康問題,卡斯楚(Fidel Castro)在2011年正式將權力交給了其弟 - 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下稱勞爾)。勞爾也非常清楚棒球在自己國家的處境。於是,2013年,他做出了一項的變革,在符合下列條件後,政府將准許被挑選過棒球員放洋國外。球員如果願意繳20%的稅給政府,對國際賽的徵召來者不拒,並在冬天願意回古巴聯賽打球(政府還會針對你參加國內聯賽比例的多寡發給你出勤獎金)。2014年,古巴以受邀請者的身分,重返加勒比海大賽。
日本職棒軟體銀行鷹的洋砲Alfredo Despaigne是少數被政府認可可以出國賺外快的球員(Japan Times)
所以,古巴球員因為生活變好,而達到不叛逃的目的了嗎?答案是,效果不彰。其一,因為古巴球員仍無法到大聯盟打球。其二,該政策受惠的球員大多年紀偏大,且他們對政府忠心不二,甚至做過效忠的宣示。對年輕有天分的球員來說,能在大聯盟賺取白花花的美金比還要遵從三從四德般的規定簡單多了。所以,叛逃的的消息仍時由所聞。
現狀
大聯盟對於古巴的態度其實都蠻開放的,尤其在2015年,歐巴馬政府恢復和古巴之間的建交後,也慢慢開放一些旅遊、貿易上的限制。而為了"響應"美國政府對勞爾政權遞出的橄欖枝,大聯盟也做了些一系列的活動,如讓坦帕灣光芒前往古巴與他們打了一場表演賽。叛逃的Yasiel Puig和Jose Abreu也回到了故鄉進行參訪,讓他們重溫在故土的回憶。這些熱絡的活動,讓很多人認為,古巴球員要像其他中南美洲的球員一樣,能循正常的管道進入美國之日已不遠矣。甚至在2017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前,曾傳出古巴將接納叛將球員,組成最強的古巴國家隊,來對抗世界強權,不過,最後只聞樓梯響,讓球迷空歡喜一場。
另外,雖然筆者不太喜歡大聯盟主事者近年來的一些措施,但他們對於古巴的態度上有一點是讓我相當滿意的,那就是,他們不太喜歡大聯盟球隊漫無天際的狂挖(利誘)古巴球員,他們認為再這樣下去,古巴的棒球人才遲早會被搬空,因此對古巴球員的簽約態度是希望走向比較嚴格的程序。
Puig返鄉(洛杉磯時報)
不過,等到川普政府上台後,這些期許似乎又慢下了腳步。川普對於古巴的態度就不像歐巴馬時期這麼客氣了,尤其在去年11月9日,一系列的法案簽署又加重了對古巴制裁的力道。這對於美古之間的棒球交流是否造成影響,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想看到古巴開放棒球員自由出入美國的時邊間表,恐怕又要等等了。
結尾
古巴,與棒球的結合,讓這塊近乎與世隔絕的島嶼上,淬鍊出半世紀來最強的棒球強權,靠著奔放的打擊與風馳電掣般的速度,為他們贏得了紅色閃電的美譽。然而,不斷的叛逃與其他因素,讓這道美麗的閃電,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愁,而他們的命運,將會走向何方?與美國之間的對立,雖不像上個世紀般的嚴峻,但他們何時能做到真正的自由開放?我們都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