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華隊仍有林志傑、田壘、曾文鼎等「黃金世代」在陣,搭配中生代蔡文誠、洪志善,整體戰力完備,但禁區勢單力薄難以和西亞甚至中國一票高大球員對抗這點一直是中華隊的痛,畢竟外線沒有天天準的,當外圍火力失常,有沒有辦法在禁區取分往往將成為左右勝負的關鍵。
而戴維斯的歸化,讓中華隊禁區多了一個進攻選擇,他壯碩的身材讓他可以對抗對手人高馬大的鋒線,而且聰明成熟的球風讓他不會只知道拿球蠻幹,讓中華隊在外線熄火的時候,還有一個穩定的方式可以拿下分數。
但筆者認為戴維斯加盟改變最多的,是中華隊的防守。
過往,我們往往能在前面幾節憑藉出色的外線及充沛的體力取得領先,但是等到對方回過神,拼命抓著禁區,也就是中華隊的痛腳猛打時,我們卻只能仰賴曾文鼎能「天天鼎」,但今天禁區守不住對方,前幾節建立的優勢往往就這樣被蠶食鯨吞的花掉,或者在膠著的狀態下發生被「一波帶走」的窘境,這點持續追著中華隊這麼多年的我是最有感觸的。
但是,戴維斯的加盟讓禁區的防守大幅改善,過往不論領先再多分,在看中華隊防守的時候,我總是有一種怕怕的感覺,因為面對能力差不多的球隊,防守的不穩不論領先再多分都不保險,但戴維斯的加盟,給了看比賽的我很大的安心感,因為他的補防觀念純熟,協防又很積極,拼勁更是令人激賞,這些都是讓中華隊的防守產生質變的原因之一。
說到拼防的態度,這或許是比賽中最難被數據化,但是卻是最重要的關鍵。近幾年,每當中華隊在國際賽失利,「年紀」、「傷勢」時常是戴維斯被拿出來檢討的地方,但是從來沒有人會質疑戴維斯「不認真」。
「在場上,我就是盡一名球員的本分,用心去做好教練交付的任務,拼盡全力幫助團隊贏球。」
這段某次比賽後戴維斯所說的話,正是他在場上態度的最佳寫照,這樣的精神對整個團隊的影響是巨大的,它能感染每一位隊友,一場場重大的勝利,靠的就是一個個微小但卻不放棄的信念累積而成。
最激勵人心的戰役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筆者心中的經典戰役,2013年亞錦賽對戰菲律賓和中國的經典逆轉秀。
那是戴維斯第一次穿上國家隊的戰袍,參與攸關亞洲席次的國際賽,而小組賽的對手分別要遭遇球風剽悍的菲律賓及長人林立的中國,雖然當年在瓊斯盃拿下近年來最佳成績的亞軍,但面對這種各家無不精銳盡出的亞錦賽,當時的我實在不是很看好中華隊。
可令人開心的,中華隊在這次的賽事中,狠狠地打了我的臉,這邊先來說說自己看球時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每當中華隊陷入大幅落後時,我就會習慣關掉電視不忍看完最後的結局。但這兩場比賽真的讓我看完熱血萬分,尤其是對中國逆轉的瞬間,坐在電視機前的我也和電視中的林志傑一樣大吼。
第一次,「我們真的能贏中國」的想法油然而生;第一次,一直用「雖敗猶榮」安慰自己的我們真的有機會前進西班牙(當年世錦賽舉辦地點),看到在板凳席的中華隊球員個個手扣著手,象徵萬眾一心拿下一場場漂亮的勝仗,說真的,這樣的熱血真的很難不讓人愛上籃球。
這也是第一個讓我看到掉眼淚的賽事,我不會說這一切全是戴維斯的功勞,但確實他的加盟,帶給中華隊的,是質量上的改變,不再因為進攻當機就全面潰堤,反而能靠紮實的防守拿下勝利,雖然最後沒能取得世錦賽的資格,但戴維斯在2103的亞錦賽中,不論是命中率、平均得分、籃板、阻攻都是賽會前五的成績,這樣體質的改善,使中華隊成為不可小覷的亞洲隊伍,不只讓中國在吞敗後開始反思是否也該採用歸化球員,更讓韓國在之後的仁川亞運「朝令夕改」只為了不讓戴維斯打亞運。
突如其來的轉折
不過好景不常,長期的國際賽與比賽,讓戴維斯日漸年長的身體開始吃不消,2015年,戴維斯被診斷出椎間盤突出,給即將挑戰四連霸的璞園沈重的打擊,而與其讓他帶傷上陣,球團更希望他好好養傷備戰國際賽,因此找來曾在CBA與簡浩當過隊友,也是現今富邦的洋將Garret Siler應急,而戴維斯則轉任助理教練。
「球團賦予我的任務就是幫助新來的洋將,使他儘快融入璞園的體系。」
「不能上場我很難過,但為了更大的目標,我願意配合。」
fb - Jay Lian
內文有2個錯誤喔
1.當年4:0橫掃對手的是達欣
2.今年例行賽戰績排名是第二
阿准
感謝您~已訂正囉~謝謝提醒~~~
adamwang
激勵人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