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戰 | 打擊三圍 | wRC+ | 滾地球率 | 滾飛比 | 強勁打球率 |
Vs.左投 | .232/.336/.286 | 71 | 50.6% | 1.80 | 24.4% |
Vs.右投 | .280/.356/.458 | 111 | 37.7% | 0.92 | 36.6% |
去年直到六月底止,Byron Buxton看起來像是又要重蹈2015-16年的覆轍、仍然是雙城隊打線中的「自動出局數」,但是來到七月份,Buxton彷彿是打擊技能突然覺醒似的,打擊率突破三成,並且夯出12支全壘打,瞬間變身為隊上負責攻城掠地的進攻核心。Buxton去年的被三振率已經有所進步、下降約6%,只是29.4%的數字仍然有持續的改善空間,這點會是打擊率未來能否向上提升的關鍵。盜壘大概會是Buxton最令人高度期待的部分,整季發動30次盜壘嘗試、僅1次失敗的可怕成功率,如果他有辦法能夠穩定上壘的話,「單季30+盜」的成就應該是手到擒來。嚴格來看,Buxton只能算是打了半季的好球、攻擊火力還稱不上是穩定,新球季仍然需要證明自己於去年後半戰的打擊高潮並非曇花一現,不過Buxton是一名具有達成「全壘打/盜壘雙20」,甚至是「單季20轟、30盜」的潛力與身體能力,他可能會是今年選秀會上,投資客們最積極選購的年輕小將之一。
期間 | 打席 | 打擊三圍 | HR/SB | wRC+ | babip |
~六月底 | 251 | .195/.269/.328 | 4/13 | 47 | .282 |
七月初~ | 260 | .309/.358/.538 | 12/16 | 133 | .391 |
全年 | 511 | .253/.314/.413 | 16/29 | 90 | .339 |
Billy Hamilton去年以59盜的成績在國聯盜壘王的競賽中高居第二名,光他一個人的盜壘產量,就已經足夠打平(落磯、費城人),甚至是超越部分大聯盟隊伍的團隊盜壘數(大都會、運動家、藍鳥、金鶯)。Hamilton已經連續四年至少跑出56次盜壘,並且於這段期間累計大聯盟最多的230次盜壘,今年依舊是玩家想建立盜壘項目優勢時必抓的風火輪快腿。但是,你我都知道除了盜壘這項特長之外,唯一能夠期待的部分可能就只剩得分產量而已,持有者會需要其他強打來掩護Hamilton打擊能力不佳的弱點(生涯wRC+:71)。
球員 | 盜壘成功數 |
Billy Hamilton | 117 |
Rajai Davis | 72 |
Starling Marte | 68 |
Jarrod Dyson | 58 |
Mike Trout | 52 |
Mookie Betts | 52 |
Tommy Pham上季是從小聯盟3A迎接開幕,一直到球隊出現外野傷兵過多的麻煩,才在五月上旬獲得晉升大聯盟的機會。不過,當時誰也沒想到這次Pham面對大聯盟等級的投手會打得如此精彩,不僅洗刷2016年被三振率超過38%、被K得滿頭包的屈辱,成為隊上無可取代的外野手不動先發,而且同時達成「全壘打/盜壘雙20」,以及被視為強打者指標的「3/4/5」門檻,在進攻端寫下跟印地安人隊Jose Ramirez共同並列聯盟第八優的148wRC+。只是Pham的擊球型態為滾地球型打者(51.7%),因此全壘打產量有沒有辦法再度站上20轟的大關還是個未知的問號。另外,小聯盟時期豐富的傷病史,使得耐戰能力也成了Pham身上的疑慮之一。雖然擔心可能會有「一季行情」的狀況發生,可是Pham具有達成「單季全壘打/盜壘雙20」的身手(上季全聯盟僅8人達標),加上出類拔萃的選球能力(保送率13.4%、聯盟前20名),有能力於打擊傳統五項帶來全面貢獻,他可能會是今年選秀會前段,能夠勾起玩家興趣的外野手之一。
打者 | BA/OBP/SLG | HR | RBI | R | SB |
Andrew Benintendi | .280/.356/.447 | 19 | 95 | 90 | 21 |
Byron Buxton | .256/.319/.428 | 20 | 65 | 91 | 30 |
Nelson Cruz | .293/.372/.555 | 40 | 105 | 91 | 2 |
Khris Davis | .247/.326/.516 | 41 | 105 | 87 | 4 |
Billy Hamilton | .255/.307/.335 | 4 | 34 | 84 | 61 |
Tommy Pham | .280/.370/.465 | 23 | 81 | 97 | 25 |
A.J. Pollock | .278/.338/.459 | 16 | 60 | 94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