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六) 平昌冬奧-50KM越野滑雪賽
今天從原州搭車到橫溪,橫溪巴士站距離平昌奧林匹克公園僅800公尺。至奧運公園後,再轉接駁車前往滑雪中心,入口處已大排長龍,這是我首場冬季奧運的觀賽體驗。
當初會選擇買這張票,第一因為離閉幕只剩下兩天,比賽項目所剩不多;第二比賽在下午進行,結束後要返回住宿地有充裕時間;第三票價相對便宜,同行友人買站票每張只要20000韓元,我則買了70000元的座位票(站票已賣完),約台幣1950元。
冬季奧運的滑雪運動可概分為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北歐混合式滑雪、冬季兩項等。
高山滑雪是利用地形垂降過彎速度賽、越野滑雪是比體力與上下坡滑雪技巧、跳台比的是距離、自由式滑雪比的是動作的順暢與完成度、單板滑雪則是使用雪板的不同、北歐混合式與冬季兩項則是綜合競技。
起跑
今天來看的越野滑雪因起源於北歐,又稱北歐滑雪,兩腳踩著兩支約腳掌寬的雪板,兩手持著滑雪杖前進,50KM的越野滑雪相當於是雪地馬拉松比賽;選手同時出發(許多雪上競賽都是一位一位進行的),繞著賽道滑行前進,賽道設計規定有1/3上坡、1/3波動式路段(上下坡或左右轉彎)與1/3下坡。
上坡路段
觀眾席分布圖
賽道上還設有更換區,比賽過程選手可至所屬的更換區更換雪板,50KM比賽至多可更換五次。
設在起點旁的更換區
戶外觀賽真的是超級冷,坐在觀眾席上半小時就受不了,一定得起身走動走動。發現大會設有觀眾庇護所,提供室內暖氣空間,讓觀眾可以暫時躲一下。
就如觀看馬拉松比賽一樣,當選手起跑後,要等2個小時後才知道結果,中間過程雖然偶有拉鋸,但因我對於滑雪選手的認知有限,加上天氣實在太冷,看著選手從面前滑過兩圈&拍完足夠照片後,我就決定撤退了。
包成這樣還是冷
比賽結果由芬蘭選手尼斯卡寧以2小時8分22秒奪金,出乎我意外地,越野滑雪竟比在平地跑步快這麼多,也許是1/3的下坡路段節省了不少時間,要不然很難想像在平地滑雪+上坡能比在柏油路面上跑步還快呀!
在這園區還可遠眺包含了雪板與高台跳雪等場地,高台跳雪因電影"飛越奇蹟"這部片而讓大眾認識,可惜這次來的時間賽程已經結束,現場看那高速騰空飛躍著地的連串動作,應該是很享受的一件事。
離開比賽場後,上半天的好天氣突然變了,天色陰、起風、下起了雪,不想放棄多一次參訪奧林匹克公園的機會,憑著今日比賽的票根,不須購買公園通票即可進入公園。
平昌奧林匹克公園
這次平昌冬奧設有兩處奧林匹克公園,一在江陵,一在平昌;平昌這座也是開閉幕會場的所在地,平昌奧運公園區域內並沒有比賽場,但仍有著各主要贊助商展館與超級商店(Super Store)。我個人非常喜歡逛這些位於園區內的贊助商館,雖然它們總是大排長龍,等待的時間很長,但能體驗集合了品牌最佳人員與最新科技所規劃出的活動,加上又常有限量免費紀念品可拿,是奧運觀賽之餘很好的搭配。但今天氣候不佳,又是園區開放的最後一天(隔天是閉幕日,僅限持有閉幕門票者進場),爆滿的人潮,光是要排隊進入超級商店就花了超過半小時;超級商店顧名思義就是奧運商品最齊全的賣場,一般比賽場的賣店樣式較少,加上這裡有退稅的服務,是一定不能錯過。
在超級商店內經過一番掙扎,考量價錢與行李空間後,最後買了可比愛心的手套、吉祥物、賽事磁鐵,結完帳退完稅,也接近五點了;天上持續下著雪,雖說公園一直開放到晚上9:00,但因還得搭一個多小時車回住宿地原州,我們決定還是早點離開了。依依不捨揮別奧運公園,走回今早下車的巴士站。
民俗舞蹈
下雪了
現代汽車館
三星館
買好車票,小鎮的巴士站湧入了爆滿的人潮;今天是星期日,加上冬奧明天要閉幕,許多志工已經結束了服務工作準備返家。巴士售票無法事先劃位,所有購票乘客得依序排隊補位上車,但因上車處在戶外,為了能夠早些排上車,大家依序排成人龍,等著巴士進站。橫溪站並非巴士的起站,屬於停站較多之慢車的中繼站,巴士大多由江陵開出,抵達橫溪站後,視車上空位補位上車,再往西開往原州或首爾。
原先以為就等一會吧!哪知周日、加上天候、加上閉幕前一日,原定的班車時間已亂,巴士塞在高速路上,我們在戶外久候不到車,很冷,非常冷,又不能放棄人龍列上的位置,只得不斷地原地跳動暖暖身,最後竟在持續下雪的氣候下,在戶外等了近兩個小時才上車,是從小在台灣長大的我從來沒有過的寒冷體驗。
回到原州,冬奧賽事初體驗,在天寒地凍中,順利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