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這是現今每位NBA籃球員都在追逐的數字,因為這個數字將決定他們是否能成為籃球歷史上的不朽傳奇或是飲憾而歸。儘管每名球員的榮耀之路不盡相同,但他們的目標卻全然一致,那就是拿下16場至關重要的季後賽勝利。在追逐神奇數字「16」的過程中,總會給球迷們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回憶。對一些人來說,那或許只是比賽的某一個瞬間,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意味著整整48分鐘的奮戰。
以下呈現了Nike集團品牌所參與的籃球精彩時刻(排序不分先後),雖然不是每一個時刻都直接通往總冠軍,但每一個都是球員們在走向榮耀過程中的代表作。而這14個片段更真實地詮釋16場季後賽勝利的意義。
Nike Kobe 1 Protro “Final Seconds” 致敬Kobe Bryant在2006年季後賽第4場的表現。此鞋款將於4月14日開始發售。
2006年4月30日,Kobe Bryant在季後賽首輪對陣太陽的第4場比賽中完全展現他的曼巴精神以及在關鍵時刻的殺手本能。穿著Kobe 1輸球是不可接受的,所以Kobe Bryant一個人扛起了整支湖人隊。讀秒階段落後兩分的情況下,Kobe Bryant用一次踉蹌的快攻上籃將比賽帶進延長賽。而在延長賽最後時刻,球隊仍落後1分,Kobe Bryant在跳球後救回球權,向右突破之後在兩名防守球員面前投進了致命的絕殺球。
Converse Fastbreak Hi “No Easy Buckets”源自Kevin McHale在1984年的表現。此鞋款將於5月17日開始發售。
1984年6月6日,在NBA總決賽第4場比賽中,身穿Converse Fastbreak的Kevin McHale面對湖人隊Kurt Rambis準備快攻灌籃時祭出強硬防守,直接撂倒對手,以此向隊友和對手宣告:在爭奪冠軍的戰鬥中,沒有任何輕鬆得分的機會。這次板凳清空的關鍵防守也同時展現了80年代籃球強硬的球風特色。
Nike Air Maestro II “Trifecta”靈感源自Scottie Pippen在1993年總決賽的大三元表現。此鞋款將於5月10日開始發售。
1993年6月11日,Scottie Pippen在對陣太陽隊的第2場比賽中穿著Air Maestro II “Trifecta”上場。當時的他不再只是活在傳奇隊友Michael Jordan影子下,而是成為總決賽歷史上第12名砍下大三元的球員。除了15分12籃板12助攻的數據之外,Scottie Pippen在關鍵時刻拍掉了Danny Ainge手中的球並拿回球權,讓後者可能投進追平比分的三分球的希望化為泡影。所有人都尊敬Michael Jordan,但如果沒有Scottie Pippen,公牛也不可能達成三連霸。
Rasheed Wallace在場上的主宰力成為Nike Air Force 1 High Retro “Rude Awakening” 的靈感來源。此鞋款將於4月26日開始發售。
2004年6月13日,在總決賽的第四場比賽中,Rasheed Wallace的胸口遭遇了一次蓄意肘擊,為了回應對手,Rasheed Wallace用傑出的表現鎖死了當時較被看好的湖人隊。當時,Rasheed Wallace穿著他經典的AF1 High球鞋,在下半場以狂暴而不失優雅的表現主宰全場。更讓對手明白,如果激怒了Rasheed Wallace,迎接他們的會是何等嚴酷的懲罰。
Converse Chuck 70 Ox “30 and 40” 重溫了Bill Russell在1962年總決賽第7場時的驚人數據。此鞋款將於5月3日開始發售。
1962年5月2日,即使是打進延長賽,Bill Russell在總決賽第七場寫下的30分、40個籃板紀錄仍是不可質疑的王者表現,這個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印刷錯誤的驚人數據,幫助波士頓拿下了四連霸,並將賽爾提克隊跟湖人隊間的戰爭推向白熱化。即使用上“傳奇”兩字也無法完全顯示這位賽爾提克超級中鋒的偉大成就。
Air Jordan XI Low “Rook to Queen” 致敬Maya Moore在短時間內主宰職業賽場的傑出表現。此鞋款將於5月24日開始發售。
2011年10月7日,Maya Moore在康乃狄克大學就讀時就已名滿天下,而加入職業女子籃球聯賽後,她也立即成為聯盟的主宰者。2011年WNBA選秀中,山貓隊在首輪用狀元籤選中她,6個月後,這位新秀前鋒便在總決賽第三場比賽中幫助明尼蘇達獲得隊史第一座總冠軍,也是她目前所擁有的四個總冠軍中的第一個。當時Maya Moore接到隊友傳球並晃過對方防守球員後,她冷靜地沿三分線運了一步球,用輕鬆寫意的方式投進了這顆決定整個系列賽的三分絕殺,而這一步也代表Maya Moore從新秀晉身傳奇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