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額的合約配上退化的身手,Matt Kemp過去幾年都被認為是球隊的累贅而非資產。上個冬天,他以救世主之姿(壓低團隊薪資方面)重返伴他成長的道奇隊,沒想到搖身一變,在Justin Turner缺席後成為打線的中流砥柱。
Kemp也曾經是一位超級巨星。2003年選秀會第6輪被道奇隊挑中,年僅21歲便升上大聯盟,生涯前15場比賽就敲出7發全壘打。隔年在小聯盟與傷兵名單待了一段時間,出賽僅剩98場,但打擊三圍.342/.373/.521、OPS+高達127相當駭人。2008年他接下主戰中外野手大位,兩年合計44發全壘打、69次盜壘、8.9 WAR,幫助道奇隊兩度挺進NLCS,還拿下2009年的中外野手金手套獎。
2010年,Kemp似乎沒有將心思放在打球上面,隨性的打擊、輕浮的態度、亂七八糟的跑壘惹怒了Joe Torre為首的教練團。他在2011年馬上脫胎換骨,繳出39轟、40盜,差點完成史上第五次「40/40」的球季,最後在國聯MVP票選以第二名作收。該年11月,他與道奇隊簽下一張8年1億6000萬美元的合約,是當時國聯第一大約。
簽下大約後,等著他的是一連串的傷痛、手術,遍及腿筋、肩膀、腳踝,2012、2013這兩年僅出賽179場。2014年雖然以25轟、141 wRC+的成績強勢回歸,但守備端嚴重的退化讓他的WAR僅剩2.5的水準。該年冬天,新任高層Andrew Friedman、Farhan Zaidi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他交易到教士隊,從此開啟轉隊生涯。
離開道奇隊這三年,他打擊三圍.269/.310/.470、107 wRC+、1.4 WAR,與他6450萬美元的薪水相比真是慘不忍睹。另外,他在防守端的表現可說是全大聯盟最差,-50 DRS、-33 UZR對球隊來說都是嚴重的傷害。
2018年,道奇隊又從勇士隊將Kemp給迎回來,大家都認為這只是壓低薪資的過渡手段,隨時會找機會把他送到有DH制度的美聯球隊。不過春訓時,他以較去年少40磅的輕盈體態向球團報到,熱身賽的出色表現也幫助他搶下先發左外野的位置。今年球季他的打擊三圍為.321/.361/.536、150 wRC+,在隊上僅次於當年交易案的另一位主角Yasmani Grandal。
細看他的打擊數據,Kemp今年的BABIP高達.417,遠超聯盟平均.300。有鑑於BABIP含有運氣成分,許多人認為他這樣高端的打擊表現無法維持整季,但如果回去看Kemp生涯前九年(2006-2014)的數據,他4496個打席仍有.351 BABIP,而且每一年都高於聯盟平均,如此龐大的樣本數應該能有效隔絕運氣因素。
那麼是什麼造就他異於常人的BABIP呢?除了精準的擊球能力,他的速度也是很重要的原因。2006-2014年這段期間,他的內野安打率高於聯盟80%的球員,這也反映在他的進攻數據上面。今年球季他以輕盈的體態回歸老東家,根據STATCAST系統追蹤,他的跑壘速度為每秒26.6英呎,較過去三年最顛峰的2015年還多出1.7英呎,看得出擺脫傷勢、擁腫的Kemp有重返榮耀的趨勢。
除了失而復得的速度,他的擊球仰角從過去三年平均11.8度提升到今年的16.9度,讓他擊出barrel(容易形成安打的球,也就是俗稱的「阿達力」)的機率大幅上升,同樣高居全聯盟前20%的位置,.353 xwOBA也在水準之上。Kemp今年的拉打率為25.6%,較去年減少13.5%,意味著他更頻繁地往中、右外野進行攻擊,降低被對手針對佈陣的可能性。
儘管有上述原因加持,Kemp仍難以重拾過去MVP等級的身手,誇張的BABIP也會隨著球季進行而逐漸下修,但目前來看,他擺脫前幾年「薪水小偷」的惡名指日可待。誰想得到在Turner缺席、全隊低潮的2018年,會是大家認為已經放棄治療的Kemp跑出來支撐全局呢?
------
原文:
https://www.fangraphs.com/blogs/matt-kemp-has-actually-been-an-asset/
圖片來源:
http://www.zimbio.com/
https://www.fangraphs.com/
歡迎參觀粉絲專頁藍血球、MLB 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