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爭吵要不要蓋大巨蛋之前 先想看看台灣到底有沒有經營大型體育場館的能力

臺北市政府從2015年新市長上任至今,巨蛋大型體育場館的建造的爭議迄今仍是吵鬧不修,張大鐘也觀察到兩岸政府近年積極建設體育場館,但大型賽事活動結束後,主管單位除了需要長期分攤高昂的建設成本外,還要面對...

作者:領客體育

NOT GREEN

對於 因為意識形態
而被搞到殘廢的大巨蛋來說,
閣下的這篇"專業"文章,
如同廢文!!!

皓雲

台灣因為有政治人物會把興建場館當作政績,但沒人會把場館經營當作一回事,加上往往大家只看收入當作績效,而在OT時把運動的場地費拉到很高,然後又收入不足惡性循環下,只能拿去做其他用途

臺北市政府從2015年新市長上任至今,巨蛋大型體育場館的建造的爭議迄今仍是吵鬧不修,張大鐘也觀察到兩岸政府近年積極建設體育場館,但大型賽事活動結束後,主管單位除了需要長期分攤高昂的建設成本外,還要面對每年龐大的營運成本,而形成急於把這燙手山芋OT出去,丟給企業經營的窘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從高雄國家體育場,也就是原來的世運主場館,在2009年高雄世運會風光落幕後,接下來的就是高雄市政府無法支應每個月龐大的場館維護費用,在2013年世運主場館的營業收入總共新台幣401萬元,其中有71%是場地租借收入,但與當年營業成本及費用共3,682萬元相較,可以看出高雄國家體育場的營運大大出問題,換成建造成本及營運成本更貴的台北大巨蛋,可以預知絕對是更大的挑戰,這也是現在的臺北市政府與遠雄建設產生爭議的核心問題,面對可能會大大虧損賠錢的事業,遠雄本身也未有經營大型體育場館的能力,之前為何要積極爭取這門生意?如果不是從本業來提升經營及獲利能力,那就只能從其他地方把錢賺回來。

在大城市打造一個大型體育場館,本來就是大國才能做的事,台灣不是一個大國,硬要打造一個大巨蛋,或許我們可以從對岸中國大陸的角度,來進一步思考台灣在未來體育產業的發展脈絡中,我們是否該擁有一個大巨蛋?我們該如何來成功地經營好一個大型體育場館?

 

隸屬阿里巴巴集團的阿里體育,在2015年9月才開始跨入體育產業,然而在2016年初即把北京五棵松體育場館總經理韓立鋒挖角加入阿里體育擔任副總裁,大大提高阿里體育在巨蛋等大型專業體育場館的經營專業實力,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到底有什麼樣的重要性,我們先來帶大家認識北京五棵松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籃球項目的比賽場館,可容納觀眾18,000人,可作為球類比賽和大型團體的表演會場,同時擁有NBA標準的籃球計分系統及先進燈光音響系統,我們可以說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在中國如同美國NBA紐約尼克隊及冰上曲棍球(NHL)紐約遊騎兵隊的主場- 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的地位一樣著名。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阿里體育CEO張大鐘與領客體育提出台灣經營大型運動場館的觀點,他分享大型體育場館的經營主要收入來自職業運動比賽及演藝演唱活動舉辦租金收入,台灣舉辦國際體育比賽的機會較少,同時職業運動也只有職棒賽,最後只能靠舉辦大型演唱會來增加收入,但是大型演唱會又往往取決於明星卡司的等級,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台灣市場相對較小,再加上大型體育場館建造的決策多是以政策及公益需求為前提,也因此臺北大巨蛋要完全商業化同時擁有高利潤的機會是不可能的!

阿里體育跨入中國體育產業,體育場館的經營絕對是未來的主要目標項目,張大鐘表示在未來十年的時間,希望能納入10萬個各種不同等級的體育場館,包含學校等級、區域等級、省市等級及國家等級的體育場館,作為阿里體育未來在體育場館的經營目標。阿里體育的策略是運用在互聯網工具與經驗,將場館的經營智能化,不是用簡單的政府管理模式,而是讓運動場館可以得到充分的運用。

他分享幾個例子,比如市民想要辦一場小型的羽毛聯誼賽,在阿里體育的網站資源就可以找到合適的運動場館資訊,透過手機就可以預訂場地,同時從雲端資料庫可以找到合適的專業教練及裁判提供現場服務,讓民眾原本要舉辦一場市民運動比賽的繁雜動作,因為網路整合服務變得更簡單不複雜。張大鐘強調,阿里體育的宗旨就是讓運動可以變的更簡單。

張大鐘表示運動原本的特性,就是大家在同一個場地一起參與、一起投入,透過互聯網的服務提高大家運動的參與度,再進而提升互動交流的樂趣,才能讓全民運動能夠更有效的推廣,這也是許多民眾家中都有健身器材,但大家還是願意付費前去健身中心運動的原因。民眾在持續投入運動後,會開始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來提高原本運動的動力,也因此好的體育場管服務,需要搭配活動賽事的舉辦,透過互聯網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提供多樣服務及宣傳管道。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