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的猛人軍團 ─ 塞爾維亞
一、國家隊結構與本屆狀態
說到塞爾維亞,自然要提到其前身,南斯拉夫,全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成員國包含現在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蒙特內哥羅(黑山) ,馬其頓,科索沃共七個國家。
有個說法,在80到90年代時期,南斯拉夫被稱為歐洲的巴西,這說法既正確也不能算對,以當時歐洲足球的狀態來看,甚至對比現在這前南斯拉成員的七個國家,你會發現這七國所出產的球員加一加,其身價跟戰鬥能力絕對是世界杯四強等級,現在與當時而言都是如此,從來都沒變過。
但不幸的是,南斯拉夫本身就是一個政治性國家而非單一民族國家,幾個成員國之間的政治與民族問題延伸到了國家隊中,南斯拉夫受此影響,始終就沒有辦法踢出自己的身價,幾乎都在大賽前段就遭到淘汰,最後在令人遺憾的情況下,南斯拉夫逐漸分裂,成為了現在的七國,反而是克羅埃西亞在獨立之後首次參加1998世界杯,竟然奪得季軍,證明了克羅埃西亞的足球事實上在南斯拉夫七國內是最強者。
這些前南斯拉夫成員國,有些小小的特性很有趣,像是克羅埃西亞專門出產中場10號與鋼鐵後腰,而塞爾維亞則是出中後衛與剛猛型的邊鋒,塞爾維亞或許是因為民族性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是相當兇悍的,踢球風格也是如此。
本屆世界杯會外賽,塞爾維亞分在一個實力相當平均的小組,其主要對手是北愛爾蘭與威爾士,而晉級的過程與最後的結果,這三國也都互相咬住積分,最後才由塞爾維亞晉級,而後其主教練Muslin與足協不愉快而離開,於是改由塞爾維亞傳奇後衛Krstajic接任國家隊,如果說他是前曼聯後衛Vidic的隊友可能球迷會比較知道,他們一起在2006世界杯會外賽創造出「四大鐵衛」10場小組賽只失1球的超級傳說。
Krstajic現年才44歲,這個狀況下接手塞爾維亞國家隊,完全就是生嫩的少帥,還是臨陣救火,這也讓塞爾維亞的前景變得不明。
二、球隊陣型分析
Krstajic接任塞爾維亞國家隊以後,改打四二三一,是偏向穩定的足球陣型,由於原教頭Muslin習慣使用三四三的攻擊陣型,因此變陣後的改變不小,後衛群是最穩定的,由Ivanovic做為中後衛,左右後衛也是防守好的Rukavina與擅於助攻的突擊手Kolarov擔任,他很可能會是整個左路的進攻關鍵,另一名中後衛目前看來還不確定,大致上來說防線上算是年齡偏大的老將組合,這承襲塞爾維亞一貫的鋼鐵後衛風格。
中前場會由曼聯的後腰Matic與南安普敦的主力中場Tadic做為軸線,已經是世界級後腰的Matic在中場防守上站位紮實,對抗性也很高,算是很穩定的中場核心,至於Tadic則是具備高度突擊力,十分擅於衝鋒,也是承襲塞爾維亞一貫的邊路高衝擊力的球風,至於前鋒則是由23歲的Mitrovic,即便年輕,但已在國家隊出戰37場攻進16球,場均進球0.4,已經是非常高效的射手,其類型也是高大兇猛的衝鋒型前鋒。
三、關鍵人物
Ivanovic(伊萬諾維奇)
在切爾西時期家喻戶曉的傳奇後衛,可以說是塞爾維亞近20年來最好的中後衛,發揮穩定,很少受傷,判斷與攔截都相當優異,而且具備一定的速度,這讓他在切爾西時期都打過右後衛與中後衛,在塞爾維亞國家隊裡也是如此,這個判斷能力與速度,讓他可以不止在中後衛上,在傾向右邊的防守裡,他的覆蓋範圍也是很大的,本次大會應該是34歲的他最後一次出場,他將會做為防線核心鎮守後場。
Matic(馬蒂奇)
做為後腰的Matic,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級後腰,其特點就是「穩定」與「全面」,有Matic在陣的比賽裡,對方通常難以在進攻時自由傳導,因為他是屬於在站位與判斷上非常穩健的球員,而194公分的高大身材也成為他在與對方對抗時的武器,後衛與中場可以很放心的將球傳給他並開始組織攻勢,身體極度高大強壯又具備相當程度的傳球技術,加上踢球十分聰明,對於隊友的位置掌握非常清楚,Matic一旦持球,代表塞爾維亞可以讓攻擊陣的五人外加左後衛的Kolarov全部上前而無須擔心遭到反擊,因為他不會掉球,而且他的遠射功力也不俗,以後場壓上球員來說是非常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