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The Great Mekong Bike Ride的賽事中,發現有超過半數的選手使用Hutchinson Fusion 5的外胎,回到台灣,剛好練習輪上的外胎以磨耗完畢,可以來試看看Hutchinson Fusion 5的迷人之處!

阿耕認識Hutchinson是從騎越野車開始,當時的經典登山車外胎Hutchinson Python,即便6-7年已經過去,這條登山車外胎仍然是很多越野賽選手的首選。也因為這樣,開始接觸公路車外胎Fusion 3等產品。
Hutchinson Fusion 5 All Season
考量從6~9月沒有重要比賽,騎乘以訓練為主,但又有一些小型的練習賽,因此選用了綜合表現最均衡的Hutchinson Fusion 5 All Season。外包裝與過去Fusion 3等包裝風格沒有太大的差異,而正面直接看到支援無內胎,這也是阿耕未來想體驗的部分!
許多車友買了頂級的外胎,卻沒有良好的胎壓設定,實在非常可惜,設定不良的胎壓大概就像不準確的功率計一樣,砸了錢卻無法得到期望的效果,Hutchinson在外包裝背面,除了安裝注意細節之外,更貼心的直接將不同體重範圍的建議胎壓設定標示在上!(胎壓打高騎乘阻力就小?別搞錯了!)
時間安裝後包含東進武嶺、汐平公路、日月潭等等路線,累積大約500~600公里左右的騎乘,剛開始目前體重59KG的阿耕,其實對原廠建議的80psi有些存疑,過去使用的幾款胎,大約都設定在95~105psi的胎壓區間,因此每次騎乘,都會從105psi每次降10psi的方式去感受不同的路感差異!

只能說原廠的胎壓設定真的有道理,雖然使用105psi的胎壓,可以騎出很棒表現,過彎時的安定感仍然很好,但80psi的胎壓,不僅不會有軟的感覺,更讓踩踏不再因為路面狀況不佳對車身產生的彈跳,而造成巡航時的不適感。整體調性上有種非常舒服、會愛上踩踏、貼地飛翔的幻覺,相信車友對於胎壓低的設定,主要都是擔心爬坡、抽車時會有像騎避震車一樣的耗損,但實際上卻不會!選了一條3公里的緩坡,以相同功率完成,時間上沒有太大的差異

Fusion 5 All Season的實際表現方面,原本擔心全天候這類型外胎,為了增加極端環境的穩定性,可能會犧牲騎乘路感和表現,但實際騎乘上發現這完全可以是一條競賽胎,交替和不同品牌外胎使用幾次之後,騎乘感受竟有點類似倍耐力的P ZERO velo!
在Fusion 5系列外胎當中,All Season被原廠定位屬於「六育均衡」的全能胎,另外還有講求輕量的GALACTIK,以及耐久防刺的Performance,均衡的All Season都有這麼好的表現,相信在另外兩款外胎所設定的使用環境下,一定也有更優異的表現!綜合以上的使用心得,阿耕認為若是一組輪組兼顧訓練和比賽的騎士,All Season一定可以滿足你在各方面騎乘的需要!

另外Fusion 5全系列外胎都做到胎寬28C的規格,對目前Road Disc、Gravel等車系的車主來說,會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