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能,台灣呢?
說嘴總是最簡單,他們人好少也可以踢世界盃,我們為什麼不行?不行的原因太多太多,也不是罵罵政府、假裝自己很愛足球就可以解決。筆者最後稍微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觀察及淺見,但自己不是專業足球迷,如有錯誤懇請大家指教。
政府總是大家第一個攻擊的目標。你看他們都可以,我們的政府在幹嘛?從冰島的案例來看,政府的政策必然是冰島成功的核心關鍵。決心發展足球後,從場地的興建,到鼓勵教練的措施,都是政府及協會必須努力的方向。如果總是過幾年就大聲高呼要職業化,或來個振興XX的10年計畫,我們就還是永遠原地踏步。除了硬體設施的配合,同時也必須注意軟體的相關配套。包括吸引企業投入建立球隊的誘因,或是基層體系及球會青年隊之間的合作等等。
筆者認為第一要務,就是發展基層的足球培訓機制。基層足球的發展好處多多,除了能夠讓更小的孩子們先接觸這項運動,建力紮實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未來,就算不能成為職業球員,但因為小時候興趣的養成,也會成為一個忠實的球迷。如此一來,擴大了球迷的母體,更多人願意關注,也更有可能成功邁向職業化。其實現在台灣已經有好多球隊建立了青年隊,除了培育年輕人,也能讓更多人接觸這項運動。這些努力都值得我們的鼓勵和關注!
當然,政府的政策牽扯太廣,或許太多太多我們接觸不到,也沒有著力點,本篇文章更想著重的是我們的文化層面問題。
首先,要有好的職業環境,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球迷,要有一定的商機,球隊才有可能存活。但現實狀況就是,大家嘴上說說自己很愛看足球,也很喜歡籃球,但一次又一次的都是使用盜版連結,從非法網站上觀看。要看世足、要看歐冠或其他各級賽事,總是不選擇正當的收視管道,自然而然讓花大錢取得轉播權的電視台卻步。如此一來,總是希望帶給我們更多內容的體育頻道就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未來如果台灣足球走向職業化,哪裡還有電視台願意轉播呢?
再者,大聲說著「為什麼台灣不能?」的人裡面,有多少人真的進場看過一場足球賽呢?不管是中華隊的賽事、企業甲級足球聯賽或是木蘭足球聯賽,如果你從來也不會選擇進場,也不會關注,那又如何能期盼台灣能建立好的足球發展環境,真的有一天前進世界盃呢?
最後,身為家長的每一個人,是不是願意讓孩子從事各項運動、投入各項運動訓練呢?如果還是抱持著唯有讀書高的思維,真的能走在體育路上的人將永遠都是少數。如果社會能接受從小讓孩子接受各種運動訓練,學習團隊精神也培養運動習慣,除了能成功建立廣大的球迷群體,接受訓練的人變多,也更有機會培育出更優秀的運動員。
結語
別在夢幻的期待冰島奇蹟出現在台灣了,因為沒有努力不可能會有奇蹟。雖然我們可能不是運動員也不是運動教練,但我們可以從自身開始努力,一起支持台灣的運動發展。能進場多看幾場球,能多關注幾個運動,就是我們能做的。一個完善職業運動體制的建立,除了運動員,更重要的是願意參與、願意投入的球迷。期待在有生之年,台灣真的能前進世界盃阿!
p.s. 1.筆者在看到左盃下面這篇文章前,不小心相信了眾多媒體的報導。趕緊做了功課彌補自己的無知。
2.不是專業的足球迷,如有錯誤懇請指教,會馬上更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