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全民運動發展已有10年以上的經驗,自從2006年開始的自行車騎行風潮,到2014年超過500場以上的路跑賽事,2015年更成長到740場,甚至還有再向上成長的空間,以平均單場賽事報名約1000人次,每人報名費以新台幣800元來計算,台灣全年路跑活動報名費總收入約在新台幣6億元,依台灣最高運動主管機關體育署所做的『城市運動調查』推估,台灣因路跑賽事活動的舉辦產生的直、間接商機高達新台幣170億,龐大的報名費及相關費用,台灣的跑者是如何支付呢?我們來看看台灣民眾在參與運動賽事的報名流程。
◎ 加入領客體育粉絲專頁,設定「搶先看」掌握最新體育資訊!
以台灣目前賽事報名及代收最大網站伊貝特報名網上所見,大部分賽事主辦單位的報名繳費方式,多透過7-ELEVEN超商的ibon機進行繳費,報名運動賽事的民眾需透過報名網站登錄填寫個人資料後,會取得ibon繳費代碼(訂單編號),再憑此代碼至附近的便利超商的ibon機器輸入訂單編號後列印繳費單,再去櫃檯繳費,民眾透過ibon繳費需付每筆18元手續費。
除了最主要的ibon繳費方式,部份賽事主辦單位會提供主辦單位的收款銀行帳號,民眾可以透過銀行轉帳、網路ATM繳費或線上信用卡刷卡付款。但為何看起來流程最長且最麻煩的超商的ibon繳費方式反而為最多人使用呢?主要是台灣的路跑或自行車賽事活動在發展初期,民眾報名透過線上刷卡會擔心個人資料安全性的問題,再加上台灣便利商店非常普及,民眾以個人資料安全優先、付款便利性其次的考量下,讓7-ELEVEN便利超商的ibon收費成為台灣近年運動活動報名費主要的代收管道。
在中國大陸民眾早已習慣透過手機進行付款及各式各樣的應用,手機第三方支付目前也是大陸民眾報名路跑賽事最主要的支付方式,反觀台灣賽事主辦單位為何不提供第三方支付方式呢?台灣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針對「網路交易之第三方支付服務」的定義,特別強調其中的風險,如成為駭客覬覦對象,造成消費者損失,同時消費者資金遭不肖業者挪用或惡意倒閉,衍生索償窘境,主管機關更在意可能會淪為犯罪洗錢温床,成為洗錢防制漏洞。另外目前台灣經呵核准可辦理第三方支付服務的銀行業者有中信銀、一銀、玉山銀、永豐銀及中華郵政公司等5家,未來將持續增加。非金融機構可在網路平台上辦理第三方支付服務的業者,包含支付連、歐付寶、第e支付、財付通等。
2013年官方正式公告後直到2015年5月才通過「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也因此對岸在第三方支付發展已逐漸成熟並且衍生出各式各樣的新金融交易服務的同時,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已整整慢了8年才開始發展,除了錯過電子商務發展對第三方支付的需求,在此時期同時成長的運動賽事衍生的付款需求,因第三方支付未同步發展,也因此台灣民眾在既有的付款工具中選擇較不方便的方式來解決,但長期則影響到其他國家民眾有意前來台灣參加路跑運動賽事,因為繳交報名費用的不便,導致錯失發展國外旅客來台進行運動旅遊的機會。
沒有更便利的第三方付款機制,影響最關鍵不只是報名費用的繳交,還包括對台灣體育產業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出門參加一場路跑賽事,經常需要跨縣市提前一天前往比賽場地附近,因此會有住宿、餐飲、購物、交通、購買紀念品等等交易需求,此外選手下場比賽,身上所有的裝備往往都會放在賽事主辦單位安排的寄物服務,把現金及信用卡等貴重用品放在保管條件不佳的比賽現場,也因此導致台灣民眾參加路跑賽事時身上不會攜帶過多現金,也相對降低在活動現場購買紀念品及消費的動機。台灣的路跑等相關體育賽事主辦單位如果能提供三方支付方式,對參加的民眾來除了多一種選擇,對於來來台參加體育賽事的國外遊客來說,更可以減少攜帶大量現金的風險及換幣的不便。
台灣路跑賽事活動在主題周邊商品開發設計觀念,近年越來越多民眾出國參加其他國家運動賽事後,也逐漸發現到活動紀念商品及週邊產品銷售對賽事營收的幫助,台灣在文創設計能力有一定的水準,也有越來越多賽事與地方單位密切合作,藉由地方民眾的動員參與並與選手友善互動,大大地提升對運動活動的認同,也可提高民眾對當地特產的採購意願,不過因為付款及託運不便等問題,往往讓原本可以創造地方消費經濟的機會白白流失。另外目前大型國際馬拉松,都會搭配舉辦馬拉松主題博覽會,主要目的也是要讓參加民眾能藉由領取賽事號碼牌及紀念衫的機會,吸引民眾進行更多樣的消費,因此贊助廠商如果能在當下大大吸引這些目標消費者的購物慾望,剩下的就是身上帶的錢夠不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