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731交易大限,大聯盟各隊紛紛將能賣的球員賣掉、想買的球員買來,差別只在於哪些球隊是賣家哪些球隊是買家。而就7月打完,美東的形式已非常明確,紅襪、洋基處於競爭季後賽的球隊,故最近啟動交易換來的選手算是非常多,而光芒、藍鳥及金鶯則是處於重建球隊邁向未來的大賣家,在近期也時常看到這三支球隊兜售自家球員以換來潛力新秀的新聞。
以下為7月五支球隊的戰績
紅襪 19 W 6 L 0.76
洋基 15 W 10 L 0.6
光芒 13 W 12 L 0.52
藍鳥 9 W 15 L 0.375
金鶯 9 W 16 L 0.36
就從戰績上來看,紅襪確實是一支超級穩定的球隊,在25場比賽中贏下了19場,勝率高達七成六。也因為有著紅襪在前面,讓在7月也有六成勝率的洋基始終無法拉近勝差,甚至還被越拉越遠,這也是為什麼在731前洋基並沒有強烈補強的原因之一,或許洋基總管認為如果紅襪依舊維持高檔氣勢,想靠補強追上的可能性並不高,所以在補強方面改成以穩住外卡戰為優先,畢竟沒打贏外卡生死戰,就沒有接下來的分區系列賽可打。
接著看到屬於另一個區塊的光芒、藍鳥、金鶯的狀況,從戰績上其實沒有太多討論空間,畢竟都是處在練兵階段,戰績僅供參考。最主要要分析的是三支球隊的交易情況。
在交易補強方面,紅襪補進了先發右投Nathan Eovaldi及二壘手Ian Kinsler。送出去的則是小聯盟新秀Jalen Beeks、Ty Buttrey、Williams Jerez。出乎大家的意料,先前被人評斷牛棚戰力不足的紅襪竟然一個牛棚也沒補,反倒是補了先發投手和二壘手。不過我個人認為補進Nathan Eovaldi是不錯的選擇,剛好最近Chris Sale和Eduardo Rodriguez都相繼進入傷兵,不幸中的大幸是都是十天的小傷,這段期間有了Eovaldi的頂替可以減輕紅襪的負擔,而Eovaldi轉隊後的第一場先發也以7局無失分的強勢帶領球隊獲勝。
則Ian Kinsler的交易確實讓人很驚訝,但這也間接表示Dustin Pedroia在球季結束甚至季後賽開打後都無法如期歸隊的事實,在找來經驗豐富的老將二壘手Ian Kinsler後,二壘就可以比較令教練團放心了,雖說這樣我國旅美好手林子偉上場時間會被壓縮,但就整體內野防線來說是有增強的趨勢。
再來看到洋基,從七月開始就有傳聞洋基會補強先發投手深度,而且看上的均是有前段實力的投手像是光芒的Chris Archer、遊騎兵的Cole Hamels等等。結果最終洋基都與這些投手沒有緣分,但依舊交易來藍鳥的J.A. Happ,雖說Happ的名聲比不上上述兩位,但他的實力卻是不可否認的,有著出色的二縫及四縫速球,搭配還算可以的變化球,也有吃局數的能力,他的到來可以讓Sonny Gray的不穩定有了舒緩的空間。
另外洋基也補進了前金鶯終結者Zach Britton,這個補強堪稱是本季五大好交易之一,原本就有鐵牛棚的洋基在加進這位強力後援後,整體牛棚戰力再度提升,這也是在外卡割喉戰中的一大優勢。
最後時刻洋基還補進了先發投手Lance Lynn,在Happ加入後,Lynn的補強更是增加了洋基先發投手可調度的彈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交易中,洋基並沒有犧牲太多新秀,尤其是排名頂級的新秀,而且還把多餘的人手交易出去像是Brandon Drury、Billy McKinney、Chasen Shreve、Giovanny Gallegos、Adam Warren。整體來說,洋基的補強可說是為了短期戰力提升,但也有很大成分是在長期規劃,因為在這賽季後的自由市場有許多大咖在等著洋基出手。
坦帕灣光芒可說是清倉大拍賣的球隊之一,像是Jeremy Hazelbaker、Nathan Eovaldi、Matt Andriese、Johnny Venters、Chris Archer都被賣去其他有季後賽機會的球隊,連今年打出生涯年的明星捕手Wilson Ramos也被交易到費城費城人隊,唯一比較有可用性的是從紅雀換來Tommy Pham,這位實力中上的外野手領的卻是大聯盟底薪,這對屬於小市場球隊的光芒可說是一大利多,至少可以再多用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