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兄弟在今年的季中選秀會以第一輪第三指名簽下了前旅美、旅日的"小李探花"李振昌選手。
而在他所目前的9場出賽中就奪下了5次救援成功,靠他145KM/H以上的速球和犀利無比的縱向滑球就吃定了中職的打者們,到了第七場才被統一獅打下了自責分。
但是,正如標題所示,筆者發現了李振昌的投球的一些小動作,就可以輕易的分辨出李振昌將會投出的是直球還是滑球。
關鍵就在於他把球拉出手套的時機點及動作的大小!
圖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6PIz-Wyxw 上傳者:TIGER HE
上圖為直球,下圖為滑球
李振昌的持球手,當他抬腳到最高點時,在他投直球持球手會在手套外面,而投滑球時手則是會在裡面點,當李振昌抬腳到最高點時,持球手感覺在手套外面不少時,配直球的機率大概超過8成。
反之,如果李振昌抬腳到最高點時,持球手幾乎是在手套裡面,或有露出手套外面但感覺並不明顯的話,李振昌會投滑球的機率同樣超過8成,這是筆者反覆觀察每場影片後所得出的結論。
再來就是把持球手拉出手套的時機點
影片截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6PIz-Wyxw 上傳者:TIGER HE
很明顯的,李振昌在投直球時,他的持球手在他抬腳,差不多在大腿與地面呈平行時就把持球手移出手套,而滑球則是到了抬腳最高點時,才微微的將持球手移出手套。
再用我逐格相片剪輯而成的影片來看李振昌投直球的動作
影片截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6PIz-Wyxw 上傳者:TIGER HE
李振昌的直球從第九張圖片開始就將持球手移出手套,到第十七張圖片時才又把持球手放進手套準備做敲手套的動作,李振昌持球手移出手套期間總共是九張圖片。
圖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6PIz-Wyxw 上傳者:TIGER HE
而這是逐格相片的滑球慢動作
影片截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6PIz-Wyxw 上傳者:TIGER HE
從逐格相片剪輯而成的影片來看,李振昌投滑球時,只有從第十張圖片~十三張圖片才有微微把持球手移出手套,之後便要開始要做敲手套的動作並投出球,期間只有四張相片,與直球差了五張相片。
圖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6PIz-Wyxw 上傳者:TIGER HE
或許大家會認為可能只是該場的小動作,但是習慣只要存在,如果沒有旁人提醒及沒有自覺改掉投球破綻的話,不會是只有一場的問題。
筆者做了不同比賽中的李振昌的直球和滑球慢動作影片,會發現到,李振昌確實會在不同比賽中都仍是有同樣的習慣。
影片截自: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w46ML76xk 上傳者Taiwan Baseball Notes
Redsniper
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沒有changeup/sff的他面對聯盟優質左打沒皮條吧
BHU
這幾場比賽看下來,他的滑球對左打沒有什麼威脅性,更直接明白的說,左打就是在等他的滑球來打,
以一顆滿有Stuff的直球來打左打天下的話,3A可能行得通,四隊馬上摸熟,練第三個武器覺得頂多就是用來混淆左打,但是也得看他能練到什麼程度,這年紀想再練出什麼變化球,最多就是能用。
Redsniper
我記得看過新聞說他以前會丟SFF,但是不知道這麼多年過去再拿出來丟還剩下幾成功力。再講個更現實的,如果他能練出來說不定現在也不會在CPBL了。
我個人是不喜歡放一個有明顯缺點可以被攻略的人在closer這個位置上(還要付他一個月六十萬),不過還是有人覺得第一輪第三順位選李政昌划算,我也不想多說什麼瞜。
DD-SUPER
明顯缺點?被打爆了嗎?
就算被打爆好了,李加入後除了比賽還有帶來正面積極的態度影響學弟們,經驗傳承,這些我覺得花60萬很值得呀,在中職一堆自以為是8+9,沒給學弟帶來好的反而讓中職素質越來越低,李振昌的態度讓兄弟的年輕選手可以不再掉入深淵中,有什麼好不喜歡的?
技術上的缺點誰沒有?到底是以為他有多差........??
Redsniper
對左打目前就是沒有有效球種可以壓制+被打擊率偏高啊,陳述事實而已齁你是在激動什麼- -? 你對他這麼有信心可以期待他明年春訓練一顆對左打的變化球出來嘛。
吳聿凱
紅狙擊就爪酸兼西西里酸加邦寶…不用跟他太認真
BHU
Baseball Savant的資料說,李振昌2014年有投出兩顆Split Finger,不過Brooks Baseball則說他投的是Changeup。
我覺得對兄弟來說補CCL確實是不錯的選擇,不然我還真想不出CL要給誰會比較好,沒有李振昌,兄弟現在穩定的牛棚只有鄭凱文,但前面的牛棚都爆了,也就不需要CL了。
兄弟目前似乎已經找到了他們的陣型,但就是找不到後援的陣型,所以兄弟以李振昌為主鄭凱文為副的重建後援我認為這是正確的路。
所以兄弟在李振昌加盟後開始一直在找能用的後援來試,抓了吳哲源和官大元上來試,只有官大元表現OK,然後又抓了謝榮豪上來,結果會怎樣還不知道。
林志勇
李振昌為主鄭凱文為副,缺點是這兩人類型太相似
a.sam803
其實兄弟是期待謝榮豪的...謝如果狀況正常,或許可以頂下來
BHU
謝榮豪就是傷太多,他就是個優秀佈局的料。
吳聿凱
現在鋼鐵人回來,我認為可以把凱文往前調,負擔第七局,鋼鐵人第八局,西西里關門前後有個不同出手點的投手交錯,打者一下子要適應有困難,連續兩局都是右側投,打者視覺上習慣的很快,變成面對西西里只需要把啟動時機抓更早就好,對西西里來說比較吃虧,沒有發揮側投的天生優勢
吳聿凱
然後今天的比賽就這樣安排了XD
BHU
謝一直以來都是佈局料,這樣排不意外
BHU
而鄭凱文是可以吃長中繼的投手
lex.swithly.214
假設今天為了CCL而沒補到其他該補的洞,那第一輪第三順位的選擇就有討論空間
但以結果論來看,前三輪〝整體〞而言超級賺,這個豪賭是中信兄弟贏了
雖然只是漫畫,但是鑽石王牌裡面有一個橋段:教練會把高年級的投手留到最後一任才上場,因為高一新生在投手丘的時候,現在只剩我了、跟後面還有學長,這兩者的壓力是差很多的
而且CCL也還沒有真的爆開...不用這麼武斷。CPBL確實是對打者有利,年紀也不是那麼年輕了,但是看他如何調整克服去挑戰這些打者,也是一種樂趣
林志勇
有賺沒賺要等上場驗完貨才知道
愛情少尉
很棒的解析!
雖然我知道很困難,
如果單把四縫線改成卡特,
二縫線的掩護應該會更棒。
比起加練變速球或再用高中時的指叉,
4/3投球對卡特的加成效果應該會更棒。
吳聿凱
他的直球其實就自帶伸卡跟卡特的位移軌跡了!目前來說也只欠缺控制,還沒有辦法瞄哪丟哪,但丟進去有角度有控制的直球,目前好像還沒被打安打過!
四爺柏融等打過西西里安打的打者,我的印象都是被設定到的滑球,或是失投的直球
上禮拜日三振俊秀三顆就都是直球,而且是很有控制,位移幅度又好的直球
愛情少尉
三振陳俊秀的應該是二縫線直球,
但他的四縫線沒有之前在美國那種上竄效果。
他本身已經有快速下墜的V Slider,
像卡特是因為他4/3出手球的正常路徑,並不算真正的卡特。
如果李能投出像Chris Sale那種位移的卡特, 就威了。
吳聿凱
Sale 的卡特應該沒有人有辦法練出來…那種已經是天賦等級了!不過還是認真覺得第三球種是中職投手必練的…對戰太頻繁,兩種球路就算是李維拉也不太可能不被突破
愛情少尉
我每次看Chris Sale投球,
那種像舞蹈一樣的揮臂和噁心位移,
都期待有天中職也能出這樣的天才!
a.sam803
說到卡特怎麼可以不想到李維拉...同樣是李氏宗親會...不用到sale,李維拉就可以 XD
a.sam803
不過sale最有名的不是左投滑球嗎
吳聿凱
不過我傾向西西里的動作非常難判斷就是,筆者的角度通通是從中外野方向拍攝的,沒有本後拍攝影像,以我不專業打球的經驗看來,的確西西里的動作存在破綻,但那是從二壘三壘看過去才很明顯,對正面的打者西西里其實算藏的很好,畢竟他的提拉位置比較偏向水平移動,投直球時離手套稍遠,滑球稍近,可是對打者而言,看上去都是同一水平線其實很難判斷到底是甚麼球種
西西里出身字數據流發源地的美國職棒,如果動作真的很容易被抓包,應該早就改掉了!
達比修的例子是他在投變化球時手套會碎動,這是正面的打者仔細看就能體會到的動作,所以真的被抓,也很快的改掉,西西里沒有被抓,個人覺得原因就如同我上面所說,他的破綻對直面他的打者來說沒有甚麼參考價值…
這幾場看下來西西里的滑球被鎖定還是跟他本身的控制能力有關,他目前沒有能力將滑球丟到任何他想要的地方,只能依靠他滑球的大角度跟球威去挑戰打者,且套用草總的說法,他的滑球變化的角度太大很多時候一出手打者就能判斷出這是滑球,跟鄭凱文的狀況類似,上半季凱文投的跌撞很大原因也是滑球投的軌跡太大,變化的幅度很大沒錯,但右側投對付左打丟滑球必須是將球路壓低由好球帶紅往左打內角壞球跑,讓打者揮空,可是變化軌跡太大,打者很容易能選掉,下半季凱文修整了滑球的變化幅度,變得能大能小,打者不好判斷時,威力就出來了!
愛情少尉
目前CCL的速球控球滑球都還沒有到位,
但他畢竟是4A等級投手,
靠球威硬壓目前還能吃中職打者。
但隨著熟悉度增加,
兄弟投教伯納給予適當調整是必要的。
BHU
喔對了,我想做個澄清,我從來都沒有斷言說李振昌那幾天的失分是因為投球姿勢被破解,甚至我在內文提說:「不過這幾場比賽看下來,似乎中職的打者群目前還沒有抓到李振昌的這點投球破綻的問題」。
但因為本人沒有PTT帳號所以無法在那做出澄清,所以我在運動視界的留言串回覆。
https://www.ptt.cc/bbs/Baseb..
吳聿凱
破綻是有,但感覺上並不是打者視角能夠判斷出來的,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中職情蒐沒有專門團隊,數據動作等等的蒐集量都不足導致
Steve Liu
搞不好這就是MLB和CPBL打者水準的差別~~~識破與不識破,站穩與站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