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亞運初體驗可能也是最終回!滑輪溜冰楊合貞要繼續讓世界看見台灣

去年的台北世大運,滑輪溜冰成為中華隊一大獎牌庫,狂掃包括十面金牌在內的23面獎牌,其中楊合貞一個人就狂拿五面金牌和一面銅牌,成為超級大贏家。之後也在滑輪溜冰世錦賽奪金,讓大家對於這位「五金天后」於接下...

去年的台北世大運,滑輪溜冰成為中華隊一大獎牌庫,狂掃包括十面金牌在內的23面獎牌,其中楊合貞一個人就狂拿五面金牌和一面銅牌,成為超級大贏家。之後也在滑輪溜冰世錦賽奪金,讓大家對於這位「五金天后」於接下來雅加達亞運的表現更加期待。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合貞)

 

與滑輪溜冰這項運動的接觸起源,主要是因為楊合貞家中是派報社的關係,楊合貞表示:「溜冰鞋是那時候報紙的贈品,這是我與溜冰鞋的第一次接觸,一開始是姊姊先溜,看著看著自己也想溜,甚至還會搶著溜,後來再拿到一雙,才讓我開始自己的溜冰生涯。」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合貞來自台南的大灣國小,當時學校剛成立了溜冰校隊,也讓楊合貞開始接受正式隊伍的訓練。楊合貞並不認為自己是特別有天份的選手,現在再回首當初的照片和影帶,對於自己的動作也覺得有趣,經過不斷的磨練和學習,才有現在的出色技巧。

 

隨著四處征戰,楊合貞的參賽成績也逐漸提升,更在2013年的比利時滑輪溜冰公開賽一萬公尺計點項目中跑出15分26秒970的出色成績打破世界紀錄,成為新任的世界紀錄保持人,接下來她也在2014年滑輪溜冰世錦賽拿下兩面金牌、2015年韓國滑輪溜冰公開賽等賽事奪冠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合貞)

 

不過在到2017年的台北世大運期間,其實楊合貞一度陷入低潮,參賽成績無法突破,也因此她相當看重去年的世大運,希望能在世大運一舉奮起,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溜冰實力。

 

近幾年,運動科學對於運動員的幫助可以說是有目共睹,不論是訓練、飲食,都可以透過科學化的數據檢測來幫助選手,特別是更重視「恢復」這件事,避免許多無謂的過度訓練、操練帶來的負面效應,雖然在國際上至少已經有20年的發展,但台灣直到近幾年才逐漸重視,不過至少在國家訓練中心裡面的選手已經可以開始透過這樣的科學化訓練來使自己進步,而不再只是接受盲目、土法煉鋼的訓練,傳統俗稱的「操就對了!」在菁英運動員身上的確是該走入歷史。

 

為了世大運提早進駐國訓中心,除了許多先進儀器和數據呈現可以更準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使訓練更有效率外,在中心內更看到許多不同項目的選手,彼此互相交流和學習,也使得楊合貞有更多成長,例如舉重國手郭婞淳的教練林敬能就特別將舉重的訓練方式教給楊合貞,融合不同的訓練,讓自己的瞬間爆發力更好,楊合貞也表示:「透過林教練的幫忙,自己的力量和技巧更好,也降低了受傷機率。」

 


(楊合貞在世大運期間勇奪五面金牌)

 

去年在世大運拿下五面金牌、一面銅牌,笑納592.5萬的國光獎金,也拿下106年體育運動精英獎,更在今年的荷蘭世錦賽再度奪金,楊合貞猶如宣告自己走出低潮般,她也說:「在低潮的時候就想一下自己的最終目標並努力去前進,讓全世界看到自己的實力就對了。」

 

接下來楊合貞的目標自然是雅加達亞運,八年前的她在廣州亞運的選拔中落選,今年是她生涯首度參加亞運會,對她來說,她也希望能拿下亞運金牌,把自己的夢想版圖填滿。而長年征戰下來也讓她身心俱疲,雖然是第一次參加亞運,但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萌生退意的她,可能在今年賽季結束後就高掛戰靴退役。

 

如果真的退役,楊合貞也希望能好好放鬆自己一下,可以到台灣、或是世界上四處走走,畢竟從投入運動訓練以來,不像其他小孩子可以在寒、暑假或平常假日跟家人一起出去玩,這也是在楊合貞心裡一直想要實現的願望。而她也希望,退休後能讓更多人投入滑輪溜冰運動,她也會將自己的所學經驗傳承給更多後輩,希望能讓台灣的滑輪溜冰實力更加提升。

 

 

談到現在的成功,不得不提一直互相陪伴的吳炯助教練,從國小擔任社團指導老師開始,師徒兩人已經一起征戰16個年頭,過程中自然有成功也有低潮,但不論面對怎麼樣的處境,兩人總是一起面對和奮鬥,楊合貞也說:「沒有教練,就沒有現在的我。」而吳炯助教練也說:「謝謝合貞願意相信我,也一直跟著一起吃苦,我也相信合貞。」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