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大鬍子畢卡索才該是本季的MVP
5. Anthony Davis/紐澳良鵜鶘
Davis 是百大球星最棒的教材,生涯第二年就一舉搶進第 41 名,並且達成賽季平均 20 分 10 籃板的成績,同時奪下火鍋王。2015 年之後就不曾跌出前十名,爆發性成長說明在生涯早期,Davis 就具備主宰聯盟的實力。對比今年幾名超級新秀,Ben Simmons、Donovan Mitchell、Jayson Tatum 排名都比 Davis 當年還要高,但第二年開始能否和 Davis 一樣搶進前十名,就要看個人造化了。球迷到時也能比較一下,Davis 到底有多猛。
6. Giannis Antetokounmpo/密爾瓦基公鹿
「字母哥」則是另外一個有趣的案例,2016 年首次入榜剛好被排在最後一個,但接下來連年提高順位,上升速度只略遜色於 Davis,且別忘了,他是首輪中段才被選中的球員,今年更只有 23 歲,卻在前五名的門口外排隊等待。不少人質疑 Antetokounmpo 技術不夠成熟,例如投籃射程不足,也未能將數據轉換為公鹿的勝利場次,但考慮到他獨特的先天條件,足以勝任球場上五個位置,在 LeBron 西遷後,Antetokounmpo 將成為東區最佳球員。
7. Russell Westbrook/奧克拉荷馬雷霆
與前幾名球員不同,Westbrook 始終沒改善他的缺點,反倒是靠著優勢長期處於巔峰。擁有一流的體能與精神力,但在投籃選擇、外線準度、信任隊友,以及球權壟斷甚至防守專注力等層面,Westbrook 每年都在相同的問題間掙扎。邁入 29 歲,未來三年仍是前十名的熱門人選,但長期依賴體能的打法,與相對低效率的打球習慣,巔峰期相較於其他球星或許會短上一些。
8. Chris Paul/休士頓火箭
年紀、傷病以及 Curry 的崛起,三項因素將 CP3 擠出前三名的位置。離開快艇轉戰火箭,與 Harden 組成全新的搭檔,力拼生涯第一冠,現年滿 33 歲的前第一控,已經過了爭論排名的年紀。儘管如此,CP3 是小球時代的佼佼者,具有毀滅性的球技天賦,不論是傳球組織、無球跑位、三分投射,甚至當今最流行的擋拆,仍是寶刀未老。
9. Joel Embiid/費城七六人
圖表左側一片空白,那是「The Process」的陣痛期,Embiid 生涯早期都因傷未能上場,直到 2018 年開始迅速竄起,第一年就進入第 41 名,考量菜鳥球季的出賽率,榜單評估相當保守,但今年誰都不敢忽視 Embiid 的威力。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傳統中鋒(編註:以身材條件來說,運動畫刊將早期的 Davis 歸類於大前鋒),能在小球時代達成如此成就不容易,在球場上的數據與季後賽主宰力無庸置疑,未來將進一步樹立攻守兩端的名聲,並且有機會隨著 76人的崛起,搶進榜單的前五名。
延伸閱讀:《Joel Embiid 故事時間到》
10. Jimmy Butler/明尼蘇達灰狼
2015 年,Butler 藉由最佳進步獎一舉衝進榜單,或許是因 Paul George、Kawhi Leonard 排名下滑,憑著今年在灰狼出色的表現,Butler 首度搶進前十名,雖然沒有如同前幾位年輕球員暴衝排名,但每年都逐步攀升。倘若 Leonard 能夠恢復身手,很有可能再把 Butler 擠出前十名,雷霆少了 Carmelo Anthony 後,George 的排名也有機會回升。Butler 與灰狼之間的關係卻仍未下定論,能否捍衛排名,還有許多變數。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
千呼萬喚的新 GM 終於出爐!Elton Brand 的升官「過程」及展望
2018-19 賽季將是 Kyle Lowry 的最後一次機會
拒絕上場之後乏人問津!Rodney Hood 必須贖罪證明自己
【特約編輯 黃肇祥 編譯/責任編輯 徐立哲】
本文編譯自:SI's NBA Top 100 Players of 2019: Breaking Down the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