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積弱不振的後段棒次,可能成為紅襪隊的絆腳石?

提及今年的紅襪隊,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都跟「他們的進攻火力很強」有關。這個印象並非空穴來風 — 他們今年攻下全MLB最多的876分、領先榜眼的洋基25分、領先第三名印地安人58分,差距非常...

作者:JK47

fb - Charlés Chang

破牛棚才是 QQ

Redsniper

10/7這篇文章出來,10/8休兵日,10/9洋基在主場被血洗,後段棒次Holt完成完全打擊,史上季後賽第一人。

#為了洋基好
#閣下封筆吧

ignativslin

沒想到Brock Holt完全打擊,短期比賽數據真的只能參考。

Joseph1972tw

G3 G4後段班馬上打版主臉,季後賽實在不能用數據來看待!

JK47

季後賽本來就是隨機性很高的比賽啊

不然季後賽之前有正常人會猜Holt打得比Betts好?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評估大家的實力而已,至於隨機性和運氣本來就沒辦法猜,所以短期系列賽的結果和預期的不同本來就是正常的

去抽隨便連續四場例行賽的期間,我敢跟你打賭一堆板凳打者都可以打得比Mike Trout還要好

但你季後賽會讓板凳打者還是Mike Trout先發?你還是會選Trout

所以例行賽的數據沒有用嗎?我不這麼認為

Joseph1972tw

感謝版主特地回覆!
凡是數據必有其根據與參考~
英雄還是狗熊就在一瞬間!
且讓我們好好欣賞季後賽吧!

Pier Yang

球賽打完了, 紅襪也如願拿下冠軍, 但文中所謂的後段棒次好像打的比前段棒次好....棒球好看就在這個地方,充滿不確定性, 愈不確定的比賽愈令人激賞, 不然, 每位出場球員, 只看到他從頭到腳的數據, 數據, 數據, 有點失去棒球原本的味道

提及今年的紅襪隊,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都跟「他們的進攻火力很強」有關。這個印象並非空穴來風 — 他們今年攻下全MLB最多的876分、領先榜眼的洋基25分、領先第三名印地安人58分,差距非常明顯。然而,即使「紅襪的打擊很好」不是什麼錯誤印象,他們其實也沒有這麼特別 — 首先,紅襪本季的團隊進攻產能是110wRC+、確實優秀,但聯盟中有四支球隊(道奇118wRC+、洋基111wRC+、運動家110wRC+、印地安人110wRC+)表現得和他們差不多甚至更好。紅襪確實是一支擅於進攻的隊伍,但沒有像帳面上(總得分)顯示的這麼獨特。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個原因是他們擁有容易得分的主場 — 根據進階數據網站FanGraphs提供的資料,芬威球場的得分環境在聯盟中前五有利於打者、wRC+則是有針對球場做校正。第二個原因是紅襪這季在關鍵時刻、或是容易得分(例如得點圈有人)的情況下,打線的效率就會更上一層樓 — 今年該隊打者的「Clutch值」高達+6.16、排聯盟榜首。簡單來說就是,若將紅襪本季的進攻產能平均分配、假設任何時刻都有一樣的表現,他們可能會少贏將近六場比賽;但事實上是他們這季的好表現,多半發生在關鍵時刻(或有利於得分的情況)、讓打線的效率看起來更可怕。

「jd martinez betts」的圖片搜尋結果

 

不過,國外的棒球數據派並不認為「關鍵時刻的成績」是一項有預測價值、或反映球員能力的指標 — 相反地,其隨機性根本和丟銅板猜正反面的概念差不多。美國作家Jeff Sullivan今年八月底在網路上發表一篇文章,指出「Clutch值」是一項毫無預測能力的數據 — 以紅襪隊為例,即便他們今年的Clutch值很優秀,但這個現象能維持下去的機率仍然只有一半一半、也不能將功勞歸於球員的「能力」。無論是年與年之間、或上下半季之間,Clutch值都沒有什麼相關性 — 以下是團隊打擊Clutch值相關性的圖表,取樣自1974至2016年間所有隊伍: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我們剛才提到的團隊wRC+是整個賽季的數據,但大家都知道,球隊的季後賽名單(以及上場時間的分配)與不斷變動更換的例行賽肯定有落差;交易、釋出、升降、簽約......等等,都會不斷調動打線的進攻實力。而我們想知道的是,球隊「現在」擁有多少攻擊能量、所以應該只看現有名單上的球員。若只看Active Roster(目前有被登錄在名單上的選手),紅襪的111wRC+只能排聯盟第五 — 道奇隊的124wRC+、季後賽首輪對手洋基的115wRC+、太空人的113wRC+、運動家的112wRC+都不比紅襪差;當然,這並不是說紅襪打線不強,而是沒那麼特別。

請繼續往下閱讀

 

「頭重腳輕」是這條打線非常顯著的特點。在紅襪隊的季後賽前瞻分析文中,我就有強調此現象— Mookie Betts、J.D.Martinez是當今地表上最強的打者,而Xander Bogaerts、Andrew Benintendi這季也分別有133、122wRC+的打擊表現;以他們為首的前四棒無庸置疑的兇悍。但過了前四棒之後......

話雖如此,明顯頭重腳輕的紅襪打線仍有一些明顯的弱點。今年他們所有捕手的進攻產能加總僅有43wRC+、遙遙落後聯盟倒數第二(響尾蛇的55wRC+);即便是以捕手標準檢視,0.198/0.249/0.295的打擊三圍依舊非常難看。此外,幾名主力內野手Kinsler、Devers、Moreland、Nunez今年的wRC+都沒有跨過聯盟平均;其他鎮守中線的打者如Holt、Bradley也只能做到不成為自殺棒的程度。

 

雖然除了兩位捕手(Swihart、Leon)之外,上述幾名選手的賽季打擊成績還不算太爛;但季後賽的對手實力只會更高、投手更強,屆時紅襪的中後段打線就可能成為隱憂。消息是,Betts、JDM、Bogaerts、Benintendi、Pearce可能是全MLB最恐怖的打線五人組;理論上,當一條打線能擺五位wRC+破120的打者,整體戰力再差也不會爛到哪去。

 

更何況,Betts、JDM可都是當今地表上前幾強的攻擊者之一,紅襪顯然不缺幾拳之內就放倒對手的武器;然而偏弱的中後段打線,也說明上述這些主將並沒有太多當機或低潮的空間。整體而言,這條打線依舊算是頗有競爭力、但相對比較不平衡,進攻產能得嚴重依賴那幾位年輕強打者。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