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10/29

看影片學動作? 看似簡單的訓練過程中,你所不知道的兩件事

突然來的有感而發,本來只是想分享個貼文,怎知打著打著就成了一篇專欄。 在開始之前 我們來看看一個影片 (原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rpolyache...

作者:2ingLai

woonine

有人回饋會更有動力寫下去,所以我決定辦個帳號來留言了XDDDD

突然來的有感而發,本來只是想分享個貼文,怎知打著打著就成了一篇專欄。

在開始之前 我們來看看一個影片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rpolyachenko/posts/10101859289645902)

 

大家看到的是一個短短30秒的影片,一個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在安全的場地下訓練,SF似乎並不是那麼難,但是還有兩個非常重要,而影片中無法看見的東西—時間與指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間

這影片耗時30秒,大家都能輕易看見這個SF的訓練過程一共8個步驟,但沒人知道每個動作所需要的次數跟熟練程度是否到達可以往下練的標準,舉例來說,前兩個動作只要接觸啦啦隊一些時間應該都能操作,在一個選手具備後空翻這項技能的前提下,動作1與動作2照理說不需要花太多次數就能做出來,但做出來之後,該馬上挑戰下一個動作嗎?標準又在哪裡呢?

在練騰翻動作的過程當中,許多較高階的動作會拆成幾項輔助動作來幫助身體記憶,待各個輔助動作熟練之後,再開始嘗試操作主要的騰翻動作,例如將後空翻拆成垂直跳、TUCK跳、後滾翻、落地等四項輔助動作,並在分別熟練後再操作後空翻來達到較高的教學效益,而對於輔助動作該怎麼定義“熟練“呢,我認為至少要不用思考連續做五次都達到教練要求的標準,沒有絲毫偏差,才算是熟練,意思是這些輔助項目其實也要花費相當大量的時間來堆積次數讓身體記憶,當然也不是說輔助動作尚未熟練就完全不能練主要項目,但如果連相對較簡單的輔助項目都做的差強人意或不太穩定,那主要項目就可想而知的跟完美或是穩定沾不上邊,大家知道要循序漸進,但真的太少人願意花大量的時間來堆積所謂的基本功或輔助動作熟練度,成功一次或有幾次做得不錯就開始嘗試難度動作,一開始似乎看起來還不錯,但後面越做越怪卻也不願意退一步來看看是不是要加強輔助動作的熟練度,幾次下來之後,之後呢? 沒有之後了,這時候大部分的人會認為”這方法不適合我“、”我已經循序漸進了,或許是我沒有天份“、”這一定是他們從小練才能這樣“,以上這些言論出現在我生活周遭不下百次,我想提醒大家一件事情,『永遠不要小看基本動作的次數累積』,如果真的想把眼前的動作練好,試著好好花點精力在加強輔助動作上吧!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喔!

請繼續往下閱讀

 

指導

看影片學技術學專業是現在很多人的一項新的習慣,YOUTUBE的普及,IG的#搜尋功能,都能給想學習各項技術的新手一些入門的空間,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用影片學習,當一個人沒有足夠的先備知識,就算觀看了該領域的專家拍的超級教學影片,也還是沒辦法參透其中所有的道理與意義,拿廚藝教學影片來舉例,如果一個連瓦斯爐都不會開的人,拿到一本阿基師食譜並躍躍欲試,這時候你只會祈禱他別把房子燒了,一樣意思,今天看到這個影片,若是連後空翻都需要保護,或是根本還不了解怎麼樣是一個好的後空翻,那我只會祈禱大家別看這影片依樣畫葫蘆,就算有墊子,插頭還是不太舒服的。

在台灣啦啦隊界耕耘多年觀察下來,即使現在大家普遍的體操觀念已較十幾年前我剛開始練的時候好了很多,但SF動作對許多教練而言仍然是一個不太好教的動作,而對於選手更是如此,如果真的很願意花時間練,但卻沒有一個看得懂的人在旁指導協助,這時候除非自己很有決心,自己錄影自己研究與影片中的差別,不然要靠一己之力或是沒有經驗的眾人七嘴八舌討論,是很難討論出一個正確方向的,就好比一群人要登山但在山林中找不到往山頂的路,這時候或許經過一番討論得出幾個可行的方向,一一嘗試後有機會找到正確的路,但若是同行的人中有一個在這片山林中長大的當地人,大家就能夠少走一些冤望路,能準確而有效率的往攻頂的道路前進,這就是教練的價值所在,找到一個對於該領域專精的專家指導,能夠大幅提高練會動作的機率,但要切記,SF是座頑強險峻的高山,有時儘管有專業地陪帶路,有時也會因為氣候、身體狀況等因素而被迫放棄攻頂,就像是練著練著畢業了該工作沒時間練了、沒多餘的時間需要生活費而去打工,或是不小心受傷了等等的狀況,雖然可惜,但也要必須知道一件事,並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會得到收穫,旅途中獲得的經驗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距離我第一篇SF文章上架也接近兩年了,這次更新這篇也是剛好在臉書上看到朋友分享影片的有感而發,在這段時間裡也不斷的更新、嘗試了許多方式來讓自己的教學內容更有效率、更能幫助想把翻練好的人,或許以這個圈子來說,把我的文章仔細看完並持續練習或是思考的人不算太多,但只要有一個人還在看,我就會在我有能力的情況下繼續寫下去,為了我對騰翻的熱愛,也希望能藉此影響一些人,讓大家都能盡可能地為了所愛的運動付出,共同打造更好的啦啦隊環境,謝謝大家。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