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足球的發展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足球為全世界最風靡的運動之一,約32億人口收視的運動,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主辦國俄羅斯約花費118 億美元,預估淨賺60億美元的營收。

2017年10月10日,我國足球代表隊參加2019年亞洲杯會外賽,擊敗世界排名約113名(2018/7月截止)強敵巴林以2:1獲勝,前一場作客以5:0慘敗給巴林隊後,本場勝利號稱國慶之夜,贏的勝利新的篇章,讓我國足球世界排行提升至122名,歷年最高,可惜的是也是英國籍總教練Gray White最後一次執教中華隊。知名教授陳子軒也做出相當的評論,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然而,勝利之夜後,沒有帶給台灣足球有穩定發展,而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台灣男子足球一場未勝,最終世界排名為124名, 但回想2014年台灣足球卻還是180名的慘狀。而Grary White 教練遭到中國香港的招募,進而離開中華隊,目前香港隊的世界排名為144名,奇妙的是2018/11/11日中華隊主場七連勝的紀錄在今天被破,破的就是Gary 教練本人香港隊最後以2:1獲勝。在這個尷尬的時間點就是剛好台灣足協成為全台灣改選最有效率最有時間觀念的協會,經過一路的戰鬥與協調終於誕生了新的理事長,知名球評左盃也評論了不少足協的故事,我相信google不會騙你的。

時間倒轉2006年花蓮美崙高中足球隊體育班學生備戰全國中等學校的過程拍成紀錄片奇蹟的夏天,創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獎,如今現今只剩下4名球員持續踢球,不論繼續選擇升學、踢職業隊對於他們而言現實的考量才是最為巨大的,上了大學教授說的我都聽不懂;想繼續踢球諷刺的是台灣沒有一個真正職業的職業隊,點出台灣現今面對的各種窘境。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歷年所提的足球計畫而言,2002年推動足球具體行動方案;2006 年十年一圓足球夢提供公費進入巴西最好的足球學校訓練10年目標為2018年世足賽進32強; 2010-2013年推動大足球計畫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增加足球相關的教學,輔導成立社會女子足球隊辦理足球聯賽;2014-2017年推動台灣足球中程計畫興建北部及六縣市足球場地作為足球場館,每年至少培育教練50人。這些過往的經驗有的真的有確實執行;有的只是講講,但台灣足球的進步卻是有目共睹的,也謝謝世大運,台灣足球場地也興建新的人工草皮的球場,不論練習場,還是比賽場地,例如,國體大、竹北台大校區或是長庚大學等,未來台中也將會興建新的足球場地,我們期待著!

2017年7月教育部體育署實施足球六年計畫,計畫年間從2018-2023年,目標為台灣足球前進百名內為目標,並且同時改善參與國際賽事如何取得積分的策略方案;增加職業隊或半職業隊;連結足球在地產業發展;興建足球專業足球場;提升學校代表對數量,目標為提高我國足球運動發展之願景,預估將投入六年43億1,760萬元投入台灣足球運動,2020年目標為成立4支職業球隊。
看似體育署有開始正視足球的發展,反之台灣卻是在台(邊緣化)四年一次的足球夢,無論歷史背景與文化,台灣人普遍喜歡國球-棒球與籃球,4年一次世界杯足球賽的陌生感對於名眾而言,世界杯後的冷漠,足球對於台灣人民而言卻是多麽不熟悉的感覺。
常有人說為什麼冰島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行,看一下冰島所做出的運動行銷與國族認同,再想想為什麼我們不行...
即使出了再多的錢,台灣足球始終還是只有4年一次的熱情嗎?到底問題出在哪?
從教練、場地、基層球隊數量、職業化、升學、在地經營、行銷面、資金、球迷、球員旅外等議題。
這些問題才是真的問題或許會因為提升名次而有所改善,但是提升世界排名之餘,這些才是台灣足球發展中最最重要的一環,解決問題否則被問題解決。我們應該給體育署一點決心、新足協團隊一點信心,按部就班的一年一年達到目標,並且相信未來台灣足球會更好。PEACE
fb - Victor Yang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