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賽季除了補進雙向合約的新秀與迎回「雙老隊魂」Wade 與 Haslem 回歸的動作,南灘大軍並沒有在陣容上有太大的變動,主幹陣容如同西區的拓荒者,彼此已經配合了好幾個球季,不過令熱火迷感到擔憂的是,人家拓荒者開季可是繳出了A級的成績單,反觀熱火卻是不如預期,原先喊著挑戰東區前四的願景,看起來是越來越不實際。
比賽內容穩定性不足
有持續追蹤近年熱火的比賽的話,可以發現兩件事真實存在,走過了風光的四年二冠三王時期,熱火的陣容也趨向平庸,陣中缺乏有爆發性得分的人手,導致比賽風格走向焦土戰居多,雖然這兩季加快了進攻節奏,但實質上因為球員的硬體條件,並沒有辦法打出過往的夾擊防守引導反快攻,得分方式更多倚賴的是球員當天的外圍手感,舉例來說本季續約的 Wayne Ellington 的表現常常決定了熱火的勝負走向,並不是說他就是熱火核心,而是熱火目前的打法非常需要外線攻擊手,而 Ellington 正是最會投的那個人,去年他投進了227顆三分球,是生涯最高的進球數,足足比過往最高的一年(上上季)多了78顆,有趣的是僅投進58個兩分,三分比兩分多169個,這一差值排在歷史第一。
回歸原本要說的,這樣的 Ellington 卻是在開季傷病回歸後沒有上場的機會,原因是熱火的後衛爆滿了,直到最近 Wade 告假去當奶爸才讓 Ellington 開始進入輪值,也就是說當我們將熱火的球員名單攤開,會發現每個人實力並沒有太大的落差,說好聽點是兼具各種功能性的球員,實際上是沒有一個穩定核心主幹來帶動,團隊的穩定性與爆發力都不足。
球權主軸的轉移
提到穩定的核心主幹,有些人可能會想說熱火不是有去年是明星賽成員的 Goran Dragic 嗎?
Dragic 並沒有打得不好,數據顯示當他在場上時熱火的進攻效率獲得不小的提升,不過以比賽內容來看,實際上他與隊友的連結並不高,持球比24.4%與往年相差不大,助攻4.7次、失誤2.5次卻是往年比較略差的成績,比較需要擔心的本季的投籃手感,4成16的FG%與3成23的3P%,Dragic 是屬於慢熱的球員,以上問題相信賽程延續下會有所調整,不過開季以來已經累積了腳趾與膝蓋積水的傷勢,年齡上升後就要更注意身體的傷況了,最近球團也讓他休兵進行保養。
當 Dragic 手感低迷時熱火的主軸可以說是完全交付給了 Josh Richardson,休賽季球團對這位四年級生的期望是進攻端有更好的貢獻,現在看起來不只更好了,JRich 完全取得在場上隨時的開火權,可以從圖表看到不管是上場時間與其他各層面的統計,數據都是直線的上升,雖然夏天苦練的持球三分有顯卓的表現,不過整體的命中率並沒有成長。
以「球隊主軸的標準」來說,場均投射的次數並沒有換來相對的分數,JRich 已經打出可以競爭進步獎的表現,但不管是對抗性與進攻手段都還有不少可以增強的地方,也許球團願意犧牲戰績來看到他蛻變成更好的球員,但對球迷來說,只怕他的發展性已經到頂,不如讓他做好擅長的事來幫助球隊。
天賦與硬體設備不足
說到球員的培養與定位,與 JRich 同期的 Justise Winslow 絕對是熱火球迷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存在,季前與球隊達成了提前續約,三年39M,最後一年球隊選項,如此一來也讓陣中未來將有8名球員達到千萬年薪以上,諷刺的是馬上被稱為一群千萬綠葉戰隊,但面對現實,近年在自由市場與交易談判不斷踢到鐵板的熱火,確實只能進行一連串的B配套方案,自己的小孩總是會給予最大的耐心與期待,Winslow 有著厚實身材與中上的持球能力,傳導視野也具有開發潛質,簡明的說,JRich 缺少的部分是 Winslow 擁有的,而 JRich 強勢的特點,包含最重要的上籃手感卻是 Winslow 直到現在都沒有成長的缺陷。
不過防守確實是 Winslow 最可以有實質貢獻的地方,也是熱火提前綁約他的原因之一,在對位上他可以從1號守到4號,在團隊最弱的擋拆跟防上也是做得最好的一位,不過在熱火體系下常常讓他打到4號位的位置,經驗與臂展的不足讓他常常就是直接被對手長人輾過,並沒有發揮期待的防守特性,這也跟熱火的配置有所關聯,後衛太多,所以前鋒必須往上扛一個位置,如果身高足夠就算了,熱火的前鋒不論是 Winslow 還是 McGruder,甚至 Jones Jr.,身材都不是正規的條件,直到 J. Johnson 的回歸這個問題才比較舒緩一點。
ignativslin
熱火的陣容不知道是不是油頭故意的,要坦很難要往上爬更難,主要原因「8名球員達到千萬年薪以上」,就算傷兵累累還是會有不錯的球員補上,導致熱火戰績很難墊底。最好補救方式就是用這些千萬合約換一支S球員,但這些球員大多數溢價沒吸引力。也造成這幾年熱火最慘的狀況「不上不下」。
克朗
熱火的薪資攤開來也是滿嚇人的
重點是還要延續到明年下個賽季
補強不順的情況下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先換些到期約來增加彈性
王信雄
我想熱火要從重整中補強向上的方法應該是徹底失敗了。
隨著補強不利只能用千萬合約簽下自家培養的球星,甚至要跟進籃網開出的合約。
讓自己整個球隊薪資卡死,原本還想說可以維持在季後賽名單中,但看起來應該是無緣季後賽。
這應該是管理階層的判斷錯誤,卡在這邊不上不下。既然重整向上不可行。是時候當機立斷直接重建了。
把隊中明星拿去換幾位可能可以培養的潛力新秀(首輪應該是不用想了)。留下幾位想培養的,剩下用雙向合約(就是學76人)來補齊名單。直接坦到底,才有可能在三五年後再次叩關季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