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第一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冠軍隊伍的北京北方工業大學向台灣學生棒壇遞出橄欖枝,招收了八位台灣年輕好手前往對岸打拼。
明年春天,這八位球員即將畢業,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除了王浩亞及陽仲鴻可能回台挑戰業餘球隊外,其他選手應該都會留在大陸,不論是繼續打球、升學或是轉任教練,大家其實都各有盤算。
球員們普遍認為,前往對岸打球是拓展國際視野的好機會,可以接觸到比台灣多的東西,而統一在日語系就讀的他們,其中就有四位球員於去年獲得前往日本獨立聯盟兵庫藍砂隊訓練一個月的機會,對於球員們說是相當難得的經驗。
其中也有球員將會轉換跑道,棒球就是假日的閒暇興趣。對他們來說,棒球是個契機,因為棒球而有機會來到大陸,並了解當地產業和經濟生態發展,進而獲得更多機會也是截然不同的收穫。而多數人對於四年前決定來到大陸都表示沒有後悔過,也很鼓勵學弟妹繼續走跟他們一樣的路。他們認為,在台灣的運動是屬於菁英化政策,大部分球員都專注在球技上而無暇顧及課業,畢業如果沒有打職棒就不知道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但在這邊,除了打球之外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嘗試。
而北方工業大學今年又再度開出10名缺額,也成功吸引滿額人數西進,也讓兩岸之間的棒球交流再度出現不一樣的變化。
這一切的推手,就是中華職棒前兄弟象教練江仲豪。
現年60歲的江仲豪是兄弟象創隊元老,離開職棒圈後到台中市西苑中學任職教練近八年,也曾待過康寧大學及興大附農,近幾年主要擔任北方工業大學的棒球指導,也牽線讓更多台灣高中球員也另外不同的選擇。
當初會前往大陸,其實也是機緣與巧合。五年前,北方工業大學希望能夠發展棒球運動,並借鏡棒球環境較為成熟的台灣,計劃招收台灣球員,雖然原先預計招收12位球員,但最終只招收八位,當然以首年來說,這已經是前進了一大步。
當時想要招生時,大陸方面希望江仲豪能擔任中間牽線的角色,他自己就乾脆推薦自己擔任教練,也因此促進更多的兩岸棒球交流。
江仲豪認為,棒球運動目前在大陸並沒有獲得政府的全面重視,但其實大陸在近幾年的棒球實力已逐漸加緊腳步,今年的雅加達亞運就曾經在複賽首戰僅輸給台灣1分而已。
當然不只棒球運動,本身就是體育強國的大陸在各項運動發展都相當先進,江仲豪就表示,台灣學生來到大陸打球後就可以發現大陸的進步之處,值得去觀摩學習。他認為,現在雖然中央並沒有特別重視棒球,但一旦大陸要全力發展後,依照對岸的人口基數,可能甚至有機會能跟日韓等棒球強國一拼,而如果整個大環境改善,台灣球員在大陸也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促進兩邊的交流也可以有互惠進步的效果。
以大陸現階段的狀況來說,其實小學是有非常多人在打棒球的,但在極難擠進大學的情況下,許多人頂多到初中、高中就結束棒球生涯,而且目前大陸當然不像台灣有這麼多球隊,球隊以及賽事偏少仍然是一大問題,除了期盼政府支持外,也相信台灣有球員前往大陸發展,可以帶來莫大幫助。
在有球員和教練人才持續西進的情況下,兩岸的棒球交流持續發展已是不得不的趨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