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注 Domantas Sabonis 的球迷,對比新秀年在奧克拉荷馬雷霆的表現,肯定會對這兩年他在溜馬的成長大吃一驚。
生涯第二年,Sabonis 開始嶄露頭角。從 20 歲開始,他跟在使用率創下生涯巔峰的 Russell Westbrook 身邊。當接獲傳球,你最好有所貢獻,否則球隊還比較希望 Westbrook 自己來。Sabonis 花了整季在習慣特定的定點出手投籃,那是 Westbrook 所打造的出手區域,而非 Sabonis 本來擅長的位置。
以數據來看,一名兼具智慧與技術的年輕大學中鋒,生涯首季使用率只有 15.4%,最終還因為技術缺口,被踢出先發陣容。其中的原因很多:例如不是名強悍的籃板手,球風偏軟不愛禁區衝撞,無法與外圍射手對抗,進入季後賽甚至被教練直接冷藏。
雷霆為了獲得 Paul George,最終將 Sabonis 送往溜馬。轉眼間,Sabonis 成為最佳進步獎的強力競爭者。他鮮少是球迷的話題焦點,成長幅度驚人。從名不見經傳的替補,瞬間躍升為合格的先發球員,若非 Victor Oladipo 的明星光環太過耀眼,Sabonis 絕對有機會奪下最佳進步獎。比起普通球員成長為明星選手,綠葉要站穩先發,同樣實屬不易。
本賽季,Sabonis 再次成為最佳進步獎的候選人,同時間要競爭最佳第六人。兩年間成長太驚人了,從下列圖表來看,紅色代表生涯最糟的成績,綠色則為生涯新高。可以簡單發現,新秀賽季都是紅色的,而本賽季都是綠色的,代表著全方位的成長。
某些數據更非常誇張。22 歲的 Sabonis 目前場均 14.5 分 9.6 籃板 2.9 助攻,是聯盟史上第 37 位,能在 22 歲以下的年紀,達成如此成績的球員。這排名很湊巧?不如換個角度來看,考慮到上場時間,將數據轉換為 Per 36 Mins,Sabonis 是在唯一 22 歲以下,能有如此數據的選手。相同效率的球員,只能找到名人堂的 Kareem Abdul-Jabbar、Elgin Baylor。
Sabonis 不再畏懼接球,更有信心。以自己的方式,壓入禁區取分。有 78% 的出手來自於離籃框 3 呎內,是名優異的進攻終結者,肌肉碰撞不算難題。即便沒有進球,也能買到犯規,獲得犯規的比例為 41%。低位進攻的破壞力同樣嚇人,有 53.3% 的命中率,幾乎與 Kevin Durant、Giannis Antetokounmpo 相當。提供溜馬第二陣容的可靠得分支援,沒有太多人可以擋下他。
從禁區來看,Sabonis 的影響力或許是史無前例。鮮少有人能單季進攻籃板率達 12%,同時保有 30% 的防守籃板率。儘管體能不出色,但 Sabonis 是非常聰明的卡位好手。與對方力拼卡位時,有 44% 機率可以自己搶下籃板球。根據官方數據,聯盟每場比賽籃板卡位次數超過 5 次的 47 名選手,只有六名球員能比 Sabonis 抓下更多籃板球。Sabonis 現在的防守籃板率,差一點就是新秀賽季兩倍之多。
傳球則是展現 Sabonis 智慧的方式,遞球助攻與小球分享,讓 Sabonis 得以作為溜馬的中央指揮塔,扮演核心進攻角色。只算各隊主要輪替的長人,Per 36Mins 的助功數(4.2)與助攻創造得分(9.5),Sabonis 都排名在聯盟前十名,與 Al Horford、Anthony Davis 有相同的水準。此外,更激發與 Oladipo 的化學效應,教練 Nate McMillan 願意放心把球交給 Sabonis,由他操刀進攻。
作為掩護設立者,Sabonis 能力相當出色。得以解放 Oladipo、Darren Collison、Cory Joseph、Aaron Holiday、Tyreke Evans、Bojan Bogdanovic 等後衛與鋒線的得分能力,聯盟只有 10 名球員場均掩護助攻高於 Sabonis。
防守端,天生短臂展限制 Sabonis 的防守天花板,藉由經驗累積與智慧,已經獲得巨大改善。能抓準時機出現在正確的位置,明白防守站位的用意,意識比起上季更加出色。本賽季 Sabonis 在場上時,溜馬的防守會略優於 Sabonis 下場休息時。儘管仍有許多缺陷,例如缺乏速度與禁區保護,甚至偶爾會陷入犯規麻煩,但已經不是名糟糕的防守球員。
Ivan Tsai
說真的當初在雷霆他打得其實也不差,到第二年應該也是會進步不少
只是我覺得雷霆球團應該也是逼不得已,畢竟不拿出這兩位,以雷霆陣中其他人想換PG應該是沒可能...
王信雄
所以還是需要對的陣型,對的用法才能讓球員發揮到最大效果。
這時候管理層的選材與教練的知人善任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