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較忙,很久沒好好在這個平台上和各位球迷分享網球的三兩事,但因為這個曾經的英國希望,我覺得這篇文章,不寫出來,實在愧對這位一代名將。
---------------------------------------------------------------進入正文-----------------------------------------------------------
Andy Murray,曾經的英國希望,曾經背負著祖國人民無限的期盼,多少英國球迷曾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將溫布頓冠軍獎盃留在大不列顛,多少英國球迷曾翹首盼望他能成為英國史上第一個年終球王。
職業生涯幾乎活在當今男子網壇三至尊(Roger Federer, Rafael Nadal, Novak Djokovic)的陰影下的他,明知這些來自球迷的希望,極度艱困,甚至可能得犧牲自身的身體健康,他還是做到了,先是在2012年美國網球公開賽決賽擊敗Djokovic奪下生涯首座大滿貫,最後終於在隔年,溫布頓決賽再度以三盤擊敗當時世界球王Djokovic,成功為英國留下第一座溫布頓冠軍,當然為了這座冠軍,他犧牲了自己的健康。
該年年底,身體不堪負荷的他宣布進行背部手術。隔年經歷手術後不是太順利的復出之路後,2015年開始,我們又看到了過去底線有如鐵壁,腳程驚人的Andy Murray,憑藉著紮實的防守功力,搭配其絕對堪稱網壇頂尖的雙手反拍,外加鐵一般的意志,終於在2016年,成為英國網壇首位年終球王。
從2008年首度打進大滿貫決賽,耗時8年,突破了層層阻礙,他沒有辜負英國球迷的期望,但也因為2016年下半球季為了競逐年終球王展開馬拉松式的瘋狂參賽(美網-中國公開賽-上海大師賽-維也納公開賽-巴黎大師賽-倫敦年終賽)並場場打滿,也為隔年完全斷送職業生涯的重傷害埋下伏筆。但這就是Andy Murray何以偉大,為了英國球迷,為了自尊,為了向世界證明,即使有其他三巨頭的存在,他也能成為貨真價實的世界球王,成為英國人永遠的驕傲。
(PC to Daily Express)
筆者第一次知道Andy Murray這號人物,其實緣由有些尷尬,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當時我們台灣的盧一哥爆冷擊敗當時世界第六的Murray,因為新聞報章大肆報導,而讓筆者了解原來網壇有這號人物,後來再次看到Andy Murray,是在2010年澳洲網球公開賽決賽,當時他面對的是如日中天的網壇傳奇Roger Federer。
原本前兩盤幾乎是被壓著打的Murray,在第三盤展現出頑強的韌性,率先破了Federer的發球局,在比分5-2的情況下幾乎要拿下第三盤反轉氣勢時,Federer靠著較為優異的球技和經驗,硬是扭轉情勢,反倒在搶七時讓Murray輸掉比賽,從那時開始,Andy Murray這個名字,在我心裡留下了難以抹滅的烙印,原因其實很簡單,當時筆者看網球的時間不過才一年餘,2010年球季初的Federer實在就是英文所謂的"Unbeatable" 所以當時就只是很單純的希望能有個挑戰者給他一些衝擊,也就是為何Murray能給我如此深的印象。
最後時間推移到2012年溫布頓,Murray繼2011年澳網後再度打進大滿貫決賽,對手又是Roger Federer,只是戰場轉換到綠茵球場,歷經歲月與多場激烈賽事的洗禮,我看到的是球技心態完全進化的Andy Murray,這場決賽打得更為膠著,Murray面對擁有六座溫布頓冠軍的Federer思毫不遜色,在全場英國球迷的期待下打出一記又一記精彩的好球,任何人都知道,他為了這一座英國睽違已久的溫布頓獎杯,付出多大的努力。
只可惜現實總是殘酷,面對草地上的至尊,狀況非凡的Federer,Murray終究只能低頭,四盤的激烈鏖戰,Murray在亞軍頒獎上不禁哽咽,全體英國人也為他心痛,但是我們都知道他是不知何謂放棄的Andy Murray,這次的失敗經驗,也成為他在隔年終能笑擁溫布頓金杯的養分,讓他不再只是英國希望,而是英國驕傲。
Andy Murray2013初奪溫布頓(PC to CBS New York)
Andy Murray十四年的網球生涯,始終是以一個挑戰者的身分在網壇取得一席之地,為了擺脫長年在三巨頭下的陰影,他犧牲了自己的健康,犧牲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比起其他三人,他必須要花更加倍的心力,才能追上他們的腳步,但,即使成就遠不及這三位當代網壇傳奇,Andy Murray在球迷心中永遠是個球王,我們所愛的Andy Murray,不是他在球場上成績的好壞,而是他無比的拼勁和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