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Quincy Davis 戴維斯:「我有一個台灣夢」

2013 年 7 月 9 日,台灣籃球圈傳來了一則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璞園建築籃球隊的洋將 Quincy Davis,在各方單位的協助之下,順利歸化台灣成功,成為了「我國史上第一位歸化球員」。...

跛腳人

我也很驕傲,我是台灣人。

跟著安迪聊運動

High five!

JHLiu

感動的一篇文章。謝謝你,謝謝Davis!

跟著安迪聊運動

謝謝你!很榮幸我們能找到 Davis 這樣的一個歸化球員

Melody Huang

謝謝Q戴
可是台灣已經幾乎確定不可能請到下一個Q戴了

跟著安迪聊運動

真的很難.. 這樣的認同感是幾乎不可能用錢就可以買到的

2013 年 7 月 9 日,台灣籃球圈傳來了一則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璞園建築籃球隊的洋將 Quincy Davis,在各方單位的協助之下,順利歸化台灣成功,成為了「我國史上第一位歸化球員」。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走進 AIT 時,承辦人員問我:你確定要這麼做嗎?沒有人拿槍指著你的頭?你沒有要逃漏稅吧?」他們繼續問我:「為什麼要放棄世界上最偉大國家的國籍?」我當時心想:「你沒看到我的膚色嗎?你沒看到電視和新聞裡都是怎麼說的嗎?」

 

後來承辦人員回我:「好吧,我明白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故事就是從這段對話後這麼開始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Quincy Davis 身披中華男籃戰袍的第一場國際大賽,就是 2013 年的亞洲男籃錦標賽。有了 Davis 的加入,中華男籃的禁區不再是座空城。從預賽到複賽,中華隊面對菲律賓、約旦、日本等強敵一路過關斬將,打出 5 勝 1 敗的佳績挺進到最終 8 強。但來到 8 強賽,阻擋在我們面前的高牆是衛冕軍中國隊...

 

在這場比賽之前,中華隊已經吞下在亞錦賽對戰中國的 10 連敗。面對平均身高 202.4 公分的中國隊,190.4 公分的中華隊確實不見任何優勢。但是這場比賽中華隊全隊將士用命,搭配 Davis 全場 26 分 10 籃板 3 火鍋有效牽制住中國隊的三塔,中華隊最終以 96:78 打出一場令全台灣球迷感動的逆轉勝,完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黃金世代」為人所稱道的經典戰役莫過於 2013 年的亞洲男籃錦標賽,這屆的中華隊達成了自 1999 年後首度重返亞錦賽四強的榮耀。而歸化為台灣人的戴維斯絕對是當中的功臣之一,他甚至成為了中華隊多年下來始終無解的「懼高症」的一劑良藥。

 

戴維斯不僅僅只是披上國家隊戰袍,他也用他的方式深愛著台灣。

 

無論是穿上中華民國的特製國旗衣歡慶雙十節

還是戴上安全帽騎著機車,體驗最道地的台灣文化

甚至以「台灣人的身份」勇敢地向世界發聲,戴維斯都展現出他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與「熱愛」。

 

用全新的角度看待台灣

 

在洛杉磯出生、阿拉巴馬州長大,從小到大都身處於「種族歧視」環境中的戴維斯,在台灣找到了渴望已久的溫暖和安定感。

 

而戴維斯口中的 Safety,卻是許多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不曾真正察覺到,甚至被認為是理所當然。

 

「當我走在路上,或者半夜兩點想去個便利商店,我都不會感到恐懼或怕遇到麻煩。」「不會有人突然開槍要射我搶劫甚至傷害我。」Davis 笑著說道。

 

“I have a dream thay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 Martin Luther King, Jr.

 

美國民權運動的已故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曾說過:「我有一個夢,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四個小孩能夠住在一個國度,那裡的人們不會用膚色來衡量你,而是真正的你。」

 

戴維斯引用了馬丁路德的觀點並說道:「台灣是真正的想擁抱我且真誠相待的,他們會說『那個叫做戴維斯的人,是個黑人,也是個好人。』」

 

無可否認的,世界上仍有許多人渴望獲得綠卡,成為美國的正式公民,儘管那是個仍充滿種族議題的環境。但戴維斯放棄了眾人所羨慕的身份,成為了台灣人,你問他曾後悔嗎?他說:「我覺得歸化成為中華民國的一份子是正確的決定。」

 

在稱讚其他國家時,我們或許能先回頭看看自己的國家。

 

「也許你會發現台灣真的是很棒的一個地方呢!」雖然台灣內部有許多不同的價值觀與立場,但大家愛台灣的心應該都是一樣的,在互相攻擊、羨慕別人時,不妨先看看我們自己所擁有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