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職業摔角,浮現在很多人腦中的第一個印象是,它是假的。因為職業摔角的劇本是先寫好的,比賽的結果賽前已經決定,而且對很多人來說,它並不是真正的比賽或是嗯…“戰鬥”,毋寧可說是一部較粗糙,沒有特效的英雄電影。有許多人甚至對職業摔角懷有強烈的厭惡情緒(但某方面來說,或許這也正是職業摔角想做的,意即激起人們的反應),說這種假的比賽連10分鐘也看不下去云云。
這些都是很真實的回應,然而對摔角迷來說,這種「假」才是最終極的「真」,我們隨著場上情節大呼小叫,對待那些摔角選手宛若神祇,那種會懊悔會犯錯的神祇,但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我們都在那場戲裡面,當我們在看比賽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好比說The Brain Heenan的詭計,我們的視角變得跟Heenan一樣,但其他場上的人沒有一個看得到,與之對戰的選手看不到,播報員看不到,裁判,當然也看不到!對不看摔角的人來說,這整件事看起來有點像個笑話,而摔角迷正是這個笑話的重要組成部份。然而離開現場,我們就回到了現實生活,我們了解Triple H不是真的想毀掉Mick Foley的職業生涯,我們也知道職業摔角的故事線與摔角手的私人生活無關。
職業摔角是現場(live)的,一鏡到底,而且選手們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能夠演練劇本,他們除了要照劇本演出外,更重要的是必須激起現場觀眾的情緒。很有趣的是,這世上好像有兩種人,一種是完全理解且對摔角十分狂熱的人;而另一種是對摔角完全無動於衷的人。第二種人可能會問第一種人:你知道摔角情節是事先計畫好的對吧?而第一種人會回:是的,但我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會怎麼演?
就好比1988年那場Hulk Hogan對上Andre The Giant的那場The Main Event。
Hulk Hogan是一則橫跨30年的摔角傳奇,鮮豔的三角褲、長靴、塗滿油的身體與無人可比的出場曲Real American。在這場比賽中Hulk Hogan的對手Andre The Giant從好人變成了壞人(在摔角世界中,好人角色會變成壞人角色,而壞人角色也會變成好人角色,甚至也有活死人如Undertaker),另一個摔角巨星John Cena主持了某年的ESPY頒獎典禮(沒有聽錯,摔角選手的脫口秀功力是很強的,Cena之前,The Rock也是另一位脫口秀摔角高手),他面對滿場球星與名流,就說你們球界常常說我們摔角裡常有好人角色會變成壞人角色,但我發現你們NBA也玩好人變成壞人這一套啊?接下來他身後就出現Kevin Durant穿著金洲勇士隊球衣的照片,惹得全場觀眾包括Durant日後的隊友Curry在內瘋狂搖頭大笑。
壞人Andre The Giant在這場比賽中和他的邪惡搭檔Ted DiBiase將WWF的冠軍腰帶從Hulk Hogan的身上“偷了”過來。因為他們將該場原本表定的裁判Dave Hebner調包了!他們用Dave的雙胞胎兄弟Earl Hebner來代替Dave上場(故事線中他們是付錢給Earl叫他去作變臉手術,讓他看起來像Dave),但實際上Earl Hebner真的是WWF的資深裁判,為了演這一齣,WWF官方還特地在The Main Event前雪藏了Earl一陣子,希望觀眾能夠忘記他的存在。
所以這場比賽,Hulk Hogan不斷遭受到裁判的阻撓,並因此痛失了冠軍腰帶,因為在故事線上,Andre The Giant是不可能單靠自己就徹底壓制Hulk Hogan的,而且他是壞人,可以想些有的沒的。
這就是職業摔角的美妙之處,它基本上就是靠著各式各樣的比賽來進行它的故事線,職業摔角不是武術,或拳擊或其他活動,它就是職業摔角。而透過職業摔角的總總不真實(unreality)之處,或許我們更可以看到真正的真實(reality),因為就如同佩特尼奧烏斯所講的一句話:這世界想要被騙,所以就讓它被騙吧…
(下回待續)